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教育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认识、比较和选择,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并进一步发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与现实意义,始终不渝地坚持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境育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思考,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认真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人们内心坚定的信念,就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教育,而和谐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知荣辱的人才,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括总结,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分析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教育,贵在引导。要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契机。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来对广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身上出现了价值迷乱。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并探讨了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生中的消费主义现象,分析了导致消费主义产生的经济、文化和认识根源,并从思想观念和实践操作方面,提出了高校抵御消费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增效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切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要注重教育方法,增强践行荣辱观的主动性;要防止教育偏差,提高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内化为学生人格,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科学教育,更应该把道德教育摆在首位,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青少年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热潮,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也把如何实现荣辱观的教育作为一个课题来探讨,本文粗浅的介绍了笔者对大学教育的认识以及如何通过大学这个特殊的教育平台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践行的意旨就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以史为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之道,重在文化教育机理的健全,重在文化创新及其创新文化的诉求,重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繁荣,重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重在与时俱进造就和谐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其践行的意旨就在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以史为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之道,重在文化教育机理的健全,重在文化创新及其创新文化的诉求,重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繁荣,重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重在与时俱进造就和谐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强调奋发有为的动力作用、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整合中华民族凝聚力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这种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主体,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