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过程,阐述了开设仪器分析计性实验对于拓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仪器分析各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化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光学、电化学、色谱等分析方法。针对长期以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的改革措施,加强了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仪器分析是高校化工、农学类、医学类和食品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测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仪器分析实验存在学时不足、大型仪器台套数不足、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困境。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实验内容的确定、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实验教学设计改革等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巧文  赵璐炜  任艳娇  刘淑琴 《广东化工》2013,(19):163-163,192
介绍了仪器分析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程内容讲解及实验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仪器分析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快速的学会仪器分析的知识,此外总结了仪器分析教学多年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通过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的优化设置、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赛促学以及发展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机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完善和建立了一套适合仪器分析实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大型仪器掌握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针对传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寓教于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改革,既培养了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检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仪器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合紧密的交叉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尚可改进。如果将计算机仿真模拟引入仪器分析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仪器分析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在仪器分析理论教学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预实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化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仪器分析实验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课程。本文结合应用型教学实践分析了我校海洋科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精选课程内容编写实验讲义、提高预习效率、探索项目教学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海洋科学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工、材料、食品、生物等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独立学院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将基础及综合层次的仪器分析实验相结合,将实验员引入教师队伍,规范实验过程考核管理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等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氨基咪唑接枝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包括聚合物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涉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内容。通过行该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聚合物电解质膜这一前沿领域,加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两大重要分支,对分析化学起着关键的作用。两者既有区别,也相互关联,且存在不可替代性。阐述和分析了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对比了两者的使用特征,以便于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两大分支的具体研究方法和使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Analysis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相似文献   

13.
杨成  胡松  王金南  罗少敏 《广州化工》2012,40(14):36-37
综述了热分析分析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详细讨论了熔点、纯度、多晶态、结晶水和吸附水的测定方法。并简述药物定量分析鉴定真伪及药品中原辅料之间相互作用的应用情况,由于操作简便、测量快、样品不需处理和费用低等特点以及仪器联用技术的开发,该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并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油品分析概述入手,分析了油品光谱法分析的重要性,之后注重探讨了基于仪器分析技术的油品分析,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近红外等,进一步促进仪器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电化学分析方法因具有灵敏度高、仪器设备便宜、成本低、耗量少、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微型化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在药物分析领域也显示出了自身优势。文章对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The Kubitschek Array Correction has been detected and measured in microsphere material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troduction of two new techniques made it possible to carry out the necessary length measurements at the 0.01 μm level by optical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18.
市场分析     
2006年,我国橡胶市场资源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多数月份增幅达到10%以上。预计今年的橡胶需求仍然坚实,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可能继续延续小幅震荡下行态势,二季度有可能出现小幅回升反弹,三季度小幅回落,四季度略有回升,恢复平稳运行。详情请看《2006年国内橡胶市场分析及2007年展望》。  相似文献   

19.
Six specimens of fused cast AZS 33#material were taken as samples,and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itial separating temperature o glass phase,corrosion amount in 24 h,glass phase seepage,and bulk density) were tested; low powered 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es of the samples( three for each sample) were taken by a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with a reinforced backscattering probe. Then,firstly,the images were processed,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s(relative contents of pores,matrix,alumina- zirconia eutectoid and primary baddeleyite) of the 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counting. Secondly,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al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indistinctive coefficients and unimportant variables were eliminated by F- test. Thirdly,the roadmap of the parameters was established and explained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0.
付靖春 《广东化工》2013,40(10):73-74,81
针对延迟焦化事故数据少、事故信息不完整等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延迟焦化事故与其事故原因间的关联矩阵,进行事故原因的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事故各原因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失误、制造缺陷和违章作业是导致延迟焦化事故的主要原因,而操作失误原因中工艺操作波动和阀门开关错误又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再从预防操作失误和违章作业等人为因素的角度,提出了防范事故的措施,为延迟焦化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