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弹道──升力式载人飞船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轨道机动能力,并据此选取标准再入轨道,最后探讨了各种再入误差源对无制导再入落点的影响,这是飞船再入制导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载人飞船飞行试验过程中故障理论与决策特点和可能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的典型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在载人飞船故障诊断和决策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的一个系统模型框架,该框架对于建立飞船工程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综合利用GIS和GPS技术,研究解决了电子地图管理,三维地图的算法模型与生成方法,搜索救援最优路径选择模型与算法等技术难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飞船着陆救生的自动化指挥水平,以满足载人航天任务着陆救一的快速救援需要。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俄罗斯与欧空局将研发一艘载人飞船,用于飞往国际空间站、月球及火星。目前,双方已达成协议,组建一个工作组研发一种有人驾驶的运输系统,年底前将制定出一份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综合利用非线性系统和线性化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伺服系统特性的方法。建立了伺服系统非线性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工具进行了仿真;详细分析了仿真结果.并将非线性系统的仿真结果与传统的线性系统仿真结果相比较;最后利用传统线性系统定性的分析了伺服系统的频域特性。实践证明:该建模与仿真方法能够更准确的实现对运载火箭伺服系统的仿真,是对传统的单纯利用线性化系统进行仿真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并建立了运载火箭初始对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用多媒体手段对系统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完全满足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7.
1958年10月1日美国宇航局的成立确实振奋美国人心。6天后,它的第一任局长格伦楠为了更加振奋人心,宣称美国宇航局要把人类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太空。格伦楠宣称的事就是即将要进行的"水星"单人载人航天计划(Project  相似文献   

8.
在对目前国外载人飞船的设计与故障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载人飞船飞行试验复杂大系统的一般层次分析结构,建立了该大系统的简化模型和辅助决策框架,介绍了相应软件系统的组成.对故障分析、试验前仿真、试验中辅助决策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16日.搭载着3名宇航员的俄罗斯“联盟TMA-19”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6月18日和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成功对接.对接的整个过程以自动方式进行。对接后.“联盟”号宇航员对对接舱的密封性及压力进行一系列检查后进入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技术的运载火箭可视化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超联邦"的概念,实现了一种支持多联邦、多人同时操作的仿真控制平台,开发了OGRE_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适配器.实现了面向对象图形渲染引擎(object-oriented graphics rendering engine,OGRE)在HLA/RTI环境中的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11.
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单级入轨和两级入轨的运载性能出发,结合中国航天实际条件,提出研制以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为基础的两级入轨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途径,并提出一种小型两级入轨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了运载火箭测试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缩短测试发射周期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改进运载火箭测试技术和测试系统的途径和方法;结合航天工程实践讨论了测试发射流程设置原则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瞄准系统中的转换器、瞄准控制器及传输电缆部分是最容易受干扰的环节,也是瞄准系统可靠性的控制点。通过在光电经纬仪目镜后部加装电荷耦合装置(chargecoupleddevice,CCD)成像装置,并将成像装置采集的主、副光电经纬仪的图像,采集到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完成运载火箭瞄准信息显示系统的设计,解决运载火箭瞄准系统工作状态远程监测、显示的问题,从而提高瞄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运载火箭控制技术的仿真训练方法,并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和多媒体技术,提出了基于网络模型的训练系统设计方案。首先从控制系统原理的角度对运载火箭发射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从发射试验的角度对运载火箭的发射实际过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5.
“神六飞天”标志着世界栽人航天领域已经进入俄、美、中三足鼎立的新时代,也表明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起点高、跨越性大、首创性强、带动性好、成本低、协作性强为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十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平顺性进行分析.运用振动理论分析了车辆的传递函数和振动特性,并通过讨论选择了车身质心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相对动载荷、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等参量作为平顺性评价标准.通过Matlab/Simulink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仿真,讨论了轮胎刚度和动力总成悬置刚度对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的增加均导致汽车平顺性变差.通过仿真实例可见,该动力学模型可利用设计初期的车辆参数对汽车平顺性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样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7.
天地往返运输器气动力和气动热工程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高超声速面元法和热平衡参考温度法,给出了物体表面压强系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应用该方法对美国研制的天地往返运输器(X-33)进行了气动力和气动和加热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该方法简捷、计算工作量小,可供有关航天器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石英-长石的浮选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石英-长石浮选分离的工艺现状,并对各种浮选方法的机理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浮选工艺研究由氢氟酸法到无氟有酸法,虽然实现了氟离子危害环境这一技术突破,但是由于酸对日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对设备的腐蚀等,因此,无氟无酸法更具发展前途。虽然无氟无酸法已取得了实验和理论上的成绩,但是对于投入实际生产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降低或消除“温度极化”和“浓度极化”是改善膜分离性能的重要途径。微波已经被用于促进各种膜分离过程,例如,气体分离,超滤,渗透蒸发等。微波促进膜分离过程是基于微波热产生特殊的推动力来促进质量传递过程,因此,微波加热可望通过“球体”加热方式降低传质过程中的极化现象。综述了微波促进膜分离过程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微波集成的膜分离过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