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空间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一直沿用二维的方法和流程,不能完全、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勘探目标的进一步细化,这种方法已不能满足解释的需要。根据目前解释技术的现状,将常规剖面与三维所特有的切片资料紧密结合,以大网格的剖面为格架,用水平切片精细解释构造。初步总结出层位标定、骨架剖面建立、构造解释、数据拾取、网格化、平滑、时深转换、成图等一套较完整的三维资料解释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具有高效、直观、可检查的特点。该技术在滨东和宁海等地区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前期三堆地震资料不能满足精细构造解释的要求,对潜江凹陷拖谢地区进行了二次三维勘探。与老剖面相比,二次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明显改善,剖面具频率高、信噪比高、构造清晰、中深层资料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裂陷盆地中大量不同尺度的断裂构造的发育既是油气圈闭形成的有利条件,也为油田构造确证带来了难度。以板桥油田构造解释为例,讨论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相干切片图像在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中的应用;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剖面和相干切片图像的同时利用,可以提高复杂断块区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和精细程度,提高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层切片的地震沉积解释方法是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三维地震解释新方法。通过建立等时格架约束下的高密度地层切片,结合剖面精细构造解释,能够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视角互动解释地震资料。在高密度地层切片上进行沉积微相的解释,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全三维地震解释,同时平面和剖面的互动解释,解决了因为地震纵向分辨率低,在剖面上很难识别沉积微相的问题,降低了解释难度,大大提高了解释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降低了油气的钻探风险.但在三维地震资料未完全覆盖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区域,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构造圈闭,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些难点,综合应用时间切片技术、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技术、地质模式指导下的构造解释技术、精细构造成图技术,在锦州20 -A...  相似文献   

6.
全三维地震解释是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三度空间的立体解释,即从三维可视化的立体显示出发,以地质体为单元,采用点、线、面结合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可视化解释。它从三维地震数据体出发,面块切片解释技术,相干体切片解释技术,水平切片解释技术,垂直剖面、弯曲剖面及沿层切片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立体空间解释,大大提高了构造及地质目的体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复杂断块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复杂断块油藏已成为油气深化勘探的重要研究对象。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识别与描述十分困难。研究以泌阳凹陷新庄地区为例,从地震地质层位精细标定入手,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面块切片、地震属性提取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目的层段的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规律,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储层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查干凹陷高精度三维资料覆盖区为例,从地震精细标定入手,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相干体地层切片、变速成图、平衡剖面、岩性圈闭预测等技术手段,较清楚地认识了该区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解决了储集层描述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这对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拉东投影法三维叠前时间偏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地下地质构造正确成像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由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不可能都沿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进行,这就给地震资料的三维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将三维叠后拉东投影偏移思想应用于三维叠前处理,提出了三维叠前投影时间偏移算法。利用拉东投影变换的原理,将整个三维叠前数据体投影到各方向的径向线上,使各方位角的构造都包含在其中某条或多条径向剖面上。投影完成后,形成一系列独立的二维叠前径向线,然后采用各种标准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来实现各径向线的叠前时间偏移。当各径向剖面偏移完成后,在时间切片上进行反投影,从而最终形成三维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实际应用表明,用本方法进行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可明显提高剖面的信噪比,边界反射很弱,并且资料的中深层成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在构造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岩性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则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地震平面岩相解释,它在地震切片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属性融合成像、切片沉积相投影、平面岩相智能追踪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横向密集连续的特性,提高了地震—地质解释的效率和精度,对地下规模较小的地质体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情字井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针对大情字井地区“三小多断”(小构造、小断块、小断鼻、多断层)复杂构造、“薄、窄、多变”复杂储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方法的研究工作。应用三维可视化、相干数据体、水平切片和图分析等手段进行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勘探识别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及地震异常反射体的能力。应用精细地质预测、属性分析、多井约束反演技术对薄互层地质条件下的储层进行了综合岩性解释,定量预测和描述了单层砂岩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本套技术充分发挥了三维勘探的优势,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地震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分界面频率属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界面的频率属性分析是一项新的地震界面属性拾取和解释方法。与时间域反射波成像、地震振幅研究相比,地震信号频率域的研究较弱。本文系统分析了脉冲信号的各类频率意义,指出瞬时频率属性不能提供在到达时间位置上的准确的简谐成分频率信息;引用傅立叶积分的概念解释了时频分析方法原理,介绍了(俄罗斯)穆申教授的时频分析算法;给出了时频分析剖面、分频剖面、层位切片解释模型以及时频分析数据体的时间剖面显示方式(多频合成时间剖面、多频信息RGB三原色合成时间剖面);发展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层位地震数据时频分析技术。文后对三维数据体频率属性结果的应用给出了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13.
面块切片是一种新的三维数据显示、解释方法,将它应用于安棚油田地震资料解释中和BBT油田识别小断层中。与常规解释方法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解释效率,而且在识别小断层和小构造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物探角度出发,对邵伯次凹西部三维地震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解释,并对汉留断层下降盘E2d段的岩性圈闭进行反演,预测了各个砂体的厚度及其孔隙度,并利用地震属性提取、相干体切片以及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手段,从平面和空间对反演确定的岩性圈闭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5.
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在西湖凹陷HY71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地震解释的综合解释方法 ,它可以使解释人员从不同属性的三维数据体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本文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方法 ,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 ,对HY7 1油气藏的圈闭形态、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与评价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油田勘探储层解释对地震资料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手段已难以适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需要。为此,针对原始资料的特点,探讨了高分辨率处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研究出一套实用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重点阐述了合理利用叠前去噪、振幅保真、反褶积和剩余静校正处理等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问题。在大庆油田三维地震区块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成果剖面中各反射层位波组特征清楚,层间信息丰富,波形自然稳定,断层走向清晰,断点干脆,能够较好地满足地震资料解释的要求。该实验区的解释成果也表明,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流程设计正确、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在孤家子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明 《石油物探》2001,40(2):56-62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能够精细查明地下地质特征,同时也对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技术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对影响解释精度主要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常规方法,从层位标定、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构造解释等方面作改进,发展了一套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包括:小波变换合成地震记录、自适应横向非均匀分析、多尺度约束反演(MBCI)、真三维可视化解释。将这套分析解释技术运用于孤家子气田,对于预测气层取得了满意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