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聚偏氟乙烯(PVDF)与纳米SiO2粉体的协同作用,初步制备出防污自洁面涂剂,并通过对PVC膜材面涂后与水的静态接触角的测试,详细分析了影响防污自洁面涂剂的各个因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这种PVC膜的涂层表面呈凹凸粗糙结构,测试与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50.2℃,滚动角为3°,用集灰试验表征,水滴能将撒在PVC膜材表面的炭黑带走,证明具有一定防污自洁性. 相似文献
2.
防污自洁建筑膜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PVDF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构筑出具有防污自洁功能的建筑膜材表层.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化学处理试剂和处理方式时膜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薄膜表面经氧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300s后再经G502与含氟丙烯酸酯复配溶液(1:2)进行化学处理,薄膜表面接触角可达132°,滚动角在6°以下;集灰实验证实其防污自洁效果良好,说明采用等离子-化学两步法制备防污自洁建筑膜材可行. 相似文献
3.
膜结构节点和边界处往往需要通过膜面开孔来实现关键部位的连接,孔洞边缘的应力集中会影响膜面的撕裂行为。为探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涂层织物类膜材中孔洞对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开展了含有裂纹-孔洞缺陷的PVC涂层织物类膜材的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裂纹扩展全过程和撕裂机理,提出了适用于含裂纹-孔洞多缺陷PVC涂层织物类膜材撕裂强度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含裂纹-孔洞缺陷的PVC涂层织物类膜材在中心撕裂过程中存在裂纹端扩展和孔端再扩展两阶段;定义了裂纹端临界撕裂荷载、裂纹端峰值撕裂荷载、孔端临界撕裂荷载和孔端峰值撕裂荷载4项撕裂特征指标,以衡量含裂纹-孔洞缺陷膜材的抗撕裂性能;孔洞的存在导致试样在孔端再扩展阶段的承载力提升,但随着孔洞尺寸增大,孔端的承载力提升效应减弱,裂纹端峰值撕裂荷载逐渐变为控制试样破坏的极限荷载;所提出的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应力场模型能有效地预测膜材的裂纹端临界撕裂应力和孔端临界撕裂应力。 相似文献
4.
气提升式减压膜蒸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的膜蒸馏过程-气提升式减压膜蒸馏(ALVMD).采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以自来水作为原料液,考察了鼓气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长度、装填密度、料液温度及冷侧真空度对ALVMD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装填密度增加,产水量增加,膜通量减小;组件长度增加,膜通量减小,产水量变化不明显;在低鼓气量下(<3 L/min)膜通量及产水量随气量变化明显,鼓气量为3 L/min时膜通量可以达到27 L/(m2.h);随着冷侧真空度和料液温度的增加,膜通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处理发酵液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清洗试验,用电镜与红外定性分析了污染物成分,复配两种表面活性剂作为渗透剂与氢氧化钠合用进行清洗,通过两组正交清洗实验对比,发现具有良好清洗效果,对清洗后的膜丝,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说明清洗前后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膜材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涤纶基材进行表面改性和对涂层浆添加剂的筛选,研究了涤纶基材的表面处理剂处理和PVC涂层浆中添加剂对膜材拉伸强度、剥离强度、撕破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处理剂质量分数为2.5%时,可以明显提高PVC膜材的拉伸强力性能;在涂层浆中加入1.0 g氯化聚乙烯可提高膜材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高效低阻、滤效耐久的纳米纤维空气滤材,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不同二氧化钛/氮化硅(TiO2/Si3N4)掺杂比例的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膜,再利用电晕充电的方式进行静电驻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静电测试仪、滤料综合性能测试仪对PVDF-TiO2/Si3N4电纺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疏水性、荷电性能以... 相似文献
8.
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DF/PCL共混体系在不同配比和结晶温度下晶型结构、球晶和片晶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VDF在低温下形成α型球晶,在高温下形成γ型球晶;两种不同晶型的球晶尺寸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α型PVDF环带球晶的环带间距随着体系内PCL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此外,共混体系内γ型PVDF球晶的含量也随着PC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膜蒸馏渗透通量,以PVDF为成膜聚合物,在亲水无纺布表面涂覆PVDF铸膜液,通过溶液相转化(NIPS)法制得亲/疏水Janus PVDF复合膜;考察PVDF铸膜液中添加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含量对复合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将所得亲/疏水复合膜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采用倒相法,制备出复合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电解质PVDF-HFP-Si O2.复合电解质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分别用SEM、XRD和交流阻抗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 O2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的拉伸强度,同时有效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PVDF-HFP-Si O2分解电压为5.1V,离子迁移数为0.81,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25℃)为4.84×10-3S·cm-1. 相似文献
11.
通过涂层工艺使涂层表面具有拒水性能,再通过添加纳米二氧化硅提高涂层表面的粗糙度,从而使接触角增大,最终使涂层表面具有高度的拒水自洁性能.具体工艺为:将30g正硅酸乙酯和60gDMF在40℃下反应5h,然后加入改性剂KH-570再反应1.5h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发现用氟树脂FEVE-700、氟树脂FEVE-100、粘合促进剂PL-2、氟系高分子聚合物EX010与所得到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胶按10:1:3:1.5:10的比例做出来的拒水自洁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含氟单体含量、不同含氟单体及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对聚合物防水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了所合成的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05)用量占单体总用量为50%时,采用三阶段乳液聚合方法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防水性能;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60 g/L,浸置时间25min,轧余率75%)→预烘(100℃,3min)→烘焙(180℃,3min).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封端法,以聚醚二元醇(F6)、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为主要原料,以亚硫酸氢钠为封闭剂制备封端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探讨异氰酸酯指数(R值)、预聚温度、预聚时间、封端剂、封端温度和封端时间等多种因素对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影响,得到了合成封端型水性聚氨酯的最佳工艺:抽真空脱水温度130°左右,2h;预聚反应65°,3h;R值2.0;封端温度0~5℃;封端系数2.0;封端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浴回流法对中药材黄柏、姜黄、黄芩进行天然防紫外整理剂的提取,并对提取液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运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根据均匀配方设计表UM7(73)进行防紫外剂的复配,得到的复配液在200~400nm之间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效果.通过FeSO4预媒处理,丝织物经复配液整理后,丝织物的UPF值为42.13,UVA的透过率T(UVA)为2.45%,UVB的透过率T(UVB)为2.52%,达到了非常好的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建筑行业信息化的一种典型形式—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电子商务以及装饰行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具体的运行模式。指出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建立成熟可靠的安全机制,并在实验室设计一套信用认证体系,模拟实现了综合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证明是充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合成聚氨酯的基础上,以二溴新戊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扩链合成具有阻燃、热防护性能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DSC、TG及扫描电镜等表征水性聚氨酯,并通过涂层整理与浸轧整理的性质测试以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最后确定以聚丙二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预聚温度80℃,选择80℃为扩连温度,R值选择1.2,DMPA含量5%左右,TMP反应温度为70℃,中和度120%合成水性聚氨酯热防护整理剂.该条件下合成产物阻燃和热防护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将纳米级TiO2制备成悬浮液做为抗菌整理剂,通过浸轧工艺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测试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织物抗菌性能加强;在TiO2悬浮中添加黏合剂和分散剂,并经过160℃高温烘焙,有助于改善抗菌织物的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18.
PVC/PU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湿法相转化法,将PU与PVC进行共混制备PVC微孔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对PVC/PU共混膜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并测试了PVC/PU共混膜水通量和截留率.结果表明.加入PU后改变了铸膜液的分相过程,从共混膜SEM照片的断面结构可见其皮层厚度增加,指状孔尺寸减少,数量增加;PVC/PU(8/2)共混膜截留率维持不变,而水通量的增加了近50%.利用制备的PVC/PU膜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在COD和色度去除率相当的情形下,处理速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