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刘禹门  伍尚华 《金属学报》1988,24(5):325-330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了1.03%C铁合金中片状马氏体的一些特征。此合金中片状马氏体的惯习面接近{224}_f。观察了马氏体片的形貌和分布,马氏体片的聚合和弯曲,马氏体的亚结构,以及残留的过冷奥氏体的亚结构。讨论了马氏体的形核与长大机制。  相似文献   

2.
马氏体相变已研究一个世纪,但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理论。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展了马氏体组织形态、转变机制的新观察,新探讨,批驳了被认为是成熟“理论”的切变机制,提出了新理论。本讲座主要讲述马氏体相变组织学、晶体学、热力学、动力学以及形核一长大等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从实验上、理论上对错误的定义、观点、学说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12种市售钢中马氏体的表观形貌。结果发现,因惯习面不同,束状薄片马氏体应分成两类,即{111}型和{225}型。前者形成的碳含量范围约0.4%.0.9%,后者约1.0%~1.4%。分析了两者的显微组织特征和区别以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显微组织鉴别马氏体惯习面的金相法,可以对X射线和电子衍射的测量结果作出准确标定。  相似文献   

4.
朱祖昌  许雯  王洪 《热处理》2013,(3):1-11
5钢中板条马氏体的晶体学上述的表象理论已能很成功的预示计算许多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特征,包括钢中惯习面为(259)的片状马氏体在内,但不能很好说明钢中板条马氏体和{252}片状马氏体的晶体学特征[34,37]。对低碳低合金钢淬火至室温得到的板条马氏体而言,其相应的亚结构不是孪晶而是高密度位错。  相似文献   

5.
应用透射电镜分析方法,分层研究了经3.0 J/cm2、6 000次冲击磨料磨损后ZGMn8CrMo铸钢试样表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结果表明,在表面层深6 mm范围内,ZGMn8CrMo铸钢发生了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其相变机理为:随积累冲击能量的提高,材料的应变量增加,奥氏体基体依次发生位错、层错、孪晶并在孪晶表面形成马氏体晶胚并长大的马氏体相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2马氏体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马氏体虽为单相组织,但其组织形貌和亚结构却很复杂。20世纪后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尤其是60年代初,应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清楚地观察了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和精细亚结构,证实马氏体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组态、精细孪晶、层错等亚结构。低碳钢(0.3%C)淬火后得板条状马氏体;高  相似文献   

7.
1.41%C超高碳钢控轧后进行超细球化预处理,并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二次淬火。组织观察表明:热轧并球化预处理后超高碳钢获得了超细球化组织,经淬火后获得超细马氏体组织。随淬火温度升高,马氏体逐渐粗化,马氏体亚结构中位错对孪晶的比例先升后降,890℃时获得完全位错亚结构。并提出1.41%C超高碳钢获得大量板条马氏体的淬火温度为860~890℃。  相似文献   

8.
由TEM的电子衍射谱观察证实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中马氏体变态A和B之间实际上是二次孪晶关系,其孪生面(13 20 50)为A:C关系的孪生面(1 2 8)和A:D关系的孪生面(1 0 10)的线性组合。  相似文献   

9.
以淬火态马氏体钢为对象,观察了淬火态马氏体钢中板条马氏体和孪晶马氏体的明场相和暗场相,并对W相的存在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中较高含量的W相会降低材料的塑性,甚至会发生脆断。马氏体不同的组织形貌与W相和基体的位向有关。  相似文献   

10.
超高碳(1.58%C)钢中的马氏体相变产物除了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外,还发现枣核状马氏体.HRTEM观察表明,枣核状马氏体的亚结构是高密度位错,位错密度高达1013/cm2,未观察到孪晶.基于盘片状马氏体的理论分析表明,应变能与氏体片的临界厚度(2t0*)无关,而与其临界直径(2r0*)有关;临界形核功(相变能垒)△G*与马氏体晶核临界厚径比t0*/r0*的二次方成反比.t0*/r0* <1时,马氏体核呈圆片状;t0*/r0*>1时,晶核呈枣核状;当t0*/r0*>1时,晶核呈棒状.  相似文献   

11.
低碳马氏体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尽地探讨了铁合金中奥氏体发生"相内分解"的可能性,以及碳原子的集析在低碳马氏体相变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小角界面束状机制",以阐明低碳马氏体的形成。对低碳淬火钢中,为什么薄板晶的厚度相近,各薄板晶之间为何生成厚度基本相同的残留奥氏体薄膜,在块区内的板状晶为什么是K-S关系和N-W关系交替出现,各板状晶相互间的取向差为何是小角差,而相邻块区之间成孪晶关系,以及低碳马氏体的显微组织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释。论证了在低碳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确需要依靠"相内分解",在高碳奥氏体旁边形成低碳区,通过改变薄板晶的晶体取向来降低系统应变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含C量1.6%超高碳钢不同淬火条件下马氏体的形貌及其亚结构.结果表明,超高碳钢淬火组织随奥氏体化温度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奥氏体化温度较高时形成粗大孪晶马氏体;奥氏体化温度较低时淬火组织为位错亚结构的板条马氏体、枣核状马氏体和少量孪晶马氏体,以及未溶碳化物.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三维形态像枣核状的马氏体的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这是由于奥氏体化时碳化物分解比铁索体向奥氏体转变慢;碳化物分解过程中在碳化物原位形成位错堆积;淬火时马氏体优先在位错堆积处形核,并以位错滑移机制长大、增厚,最终形成板条马氏体或枣核状马氏体.  相似文献   

13.
为快速、准确地获得碳钢淬火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单元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并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检验,建立了碳钢淬火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碳钢淬火马氏体硬度与含碳量的定量分析与计算,从而可以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对82B盘条中马氏体产生区域进行了统计分析,得知其基本分布在1/2半径的盘条心部。利用有限元法对82B斯太尔摩冷却线进行了温度场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符合较好,风冷线上盘条心部和边部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冷速小于动态CCT曲线中测定的马氏体开始出现的最低冷速,排除了本次控冷工艺设置不合理导致马氏体的产生。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电子探针波谱仪对盘条心部马氏体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心部马氏体区域存在严重的Cr、Mn元素偏析,此为马氏体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等手段研究了Cu—25A1—3Mn形状记忆合金淬火态马氏体亚结构特征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实验合金淬火态马氏体内部亚结构为(121^-)2H孪晶,该合金马氏体中产生T谱的孪晶是一些具有不同厚度的、平行入射电子束的片状非相干散射体,孪晶亚结构中最薄孪晶片厚度小于2.02nm;在加热过程中,部分2H马氏体向18R马氏体转变,出现了层错亚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用金相法分析了高碳钢盘条脆断机理.结果表明,高碳钢盘条脆断主要因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磨擦,使盘条表面发生马氏体相变,使盘条脆断.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