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详细研究了染料中性红与亚硝酸盐在酸性介质中的亚硝化反应,亚硝化产物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位置在λmax=630nm处,并由此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实用、选择性好的比色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亚硝酸根据浓度在0~90μg/5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本法用于肉制品中微量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与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比色法[1]一致。  相似文献   

2.
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性物质,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由胺类前体物和亚硝化试剂反应形成。本文综述影响肉制品中亚硝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料肉、加工方式、食盐和亚硝酸盐的添加量、维生素及多酚类等,重点探讨在体内胃酸条件下植物多酚对亚硝胺形成的抑制和促进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在盐酸介质中利用生物染色素番红花红T与亚硝酸盐的显色反应测定亚硝酸盐浓度,显色产物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350nm,亚硝酸钠浓度在0~1.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度系数为6.03×10^4L/mol,建立了一个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紫外光度法。据此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以及VC对亚硝酸盐的阻断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亚硝胺是一类强化学致癌物,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可由亚硝化试剂和胺类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形成。本文综述了加工肉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进而从肉制品加工的角度着手,重点探讨了植物源天然提取物(天然果蔬提取物、天然香辛料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硝胺形成的阻断作用,为抑制规模化肉制品加工生产中的亚硝胺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腌肉制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腌肉中能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的生长繁殖、使腌肉产生典型的腌肉风味、使腌肉具有诱人的粉红色,还能产生抗氧化的作用,但是亚硝酸盐和硝盐能在肉中转化为亚硝化试剂和肉中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突、致癌性的N-亚硝基化合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制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资料,介绍了N-亚硝基化合物在腌肉制品中的发生、形成、影响因素及控制。  相似文献   

6.
肉制品中微量亚硝酸盐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制品中微量亚硝酸盐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杜斌,魏琴,朱明刚(山东建材学院应用化学系)肉制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生成,所以在食用前,肉制品中总含有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食入体内的亚硝酸盐能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生成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亚硝...  相似文献   

7.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亚硝酸盐替代品的研究进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肉制品低硝化或无硝化的关注会越来越多,寻找亚硝酸盐的替代品,尤其是既能够降低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使用量、又能够强化肉制品营养的添加剂,将成为肉品工业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功能性肉制品开发的又一途径,是未来肉制品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亚硝酸盐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加工,通过与肌红蛋白的反应有助于肉制品呈现特征性的粉红色,也有助于抑制过热味的产生,降低脂肪氧化以及呈现特有的腌制风味。亚硝酸盐还能够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已有研究表明,低水平含量的亚硝酸盐就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肠杆菌的生长,但是亚硝酸盐在高温或酸性环境下可能会生成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β-环糊精对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亚硝酸根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线性范围:0~20μg/L,加标回收率为96.20%~105.8%,6次测定的RSD小于4%。用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肉制品加工的常规添加剂,由于其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以及对肉制品颜色、味道和香气的贡献,在肉制品特征性品质呈现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也在亚硝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亚硝胺通常由亚硝化反应形成,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和N-二乙基亚硝胺(N-diethylnitrosamine,NDEA)列为可能致癌物,将N-二丁基亚硝胺(N-dibutyl nitrosamine,NDBA)、N-亚硝胺哌啶(N-nitrosaminepiperidine,NPIP)和N-亚硝胺  相似文献   

11.
对胶体形态变化的测定研究表明,不论何种样品,粒径约为60nm至200nm的胶体粒子占有较多的数量,而粒径约为200nm至300nm的胶体粒子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混合汁中胶体粒子粒径的分布范围较广,粒径范围为900nm至1500nm的胶体粒子虽然数量较小,但由于粒径较大,故占有的体积分数也较大;浮清汁中粒径在600nm至1000nm的胶体粒子是体积和数量的主要部分,粒径在700nm以上的胶体粒子在气浮过程被大部分除去;由于固液接触时间长,浮渣滤汁中胶体粒子体积和数量的变化比较平缓;清汁中胶体粒子体积和胶体粒子数量的主要分布比较一致,约在粒径为600nm至1300nm,小颗粒胶体粒子被亚硫酸钙吸附除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宝石阴极发光仪,对不同种类翡翠的阴极发光及其阴极发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白色翡翠主要发暗蓝色、浅紫色和绿黄色光,与之对应的阴极发光谱峰位于370 nm或554 nm处;(2)浅绿色-绿色翡翠多发明亮的绿色-黄绿色荧光,当绿色较深时,会发紫红色光,其阴极发光谱峰位于554 nm和760 nm处;(3)深绿色翡翠通常发暗红色荧光,阴极发光谱峰位于760 nm(主)和693 nm(次)处;(4)粉紫色、紫色翡翠发较明亮的紫红色-红紫色荧光,其阴极发光谱峰位于370 nm(主)和680 nm(次)或者370 nm(次)和680 nm(主)处,取决于紫色调的深浅;(5)蓝紫色翡翠发蓝紫色荧光,阴极发光谱峰位于370 nm(次)和508 nm(主)处.对各类翡翠阴极发光的宝石学意义和机理予以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3.
鲜切荸荠中黄化物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鲜切荸荠中黄化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切荸荠中黄色类物质的甲醇提取液于波长200 nm~400 nm范围内呈现出3个明显的吸收峰,其中峰Ⅰ位于380nm左右,峰Ⅱ位于327nm~328.5nm左右,峰Ⅲ位于272nm~273 nm之间;化学鉴定结合对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表明鲜切荸荠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荧光光谱仪对多米尼加、墨西哥、缅甸三个产地蓝珀进行荧光光谱分析,旨在对比不同产地蓝珀的荧光光谱和发光特征.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了蓝珀样品的光谱曲线及最佳激发光源、测试范围,分析了不同产地蓝珀的峰形、峰位及荧光强度与光谱平滑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蓝珀强荧光发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的蓝色区域.(1)多米尼加蓝珀的峰形为两个主峰及一个肩峰,分别位于450、474和507 nm附近,其中荧光为蓝色系列的多米尼加蓝珀两个主峰等高,荧光为蓝绿色系列的多米尼加蓝珀样品位于474 nm处主峰强度高于450 nm处;(2)墨西哥蓝珀的最佳激发光源不定,为一个多峰叠加的宽峰,主峰位于439 nm附近.但当样品荧光很强时出现两个分离峰,分别位于415、435 nm;(3)缅甸蓝珀的峰形和峰位与多米尼加蓝珀相似,主峰及肩峰分别位于450、475和508 nm附近,且450 nm主峰强度高于475 nm处,但荧光变弱时,最佳激发光源为399 nm,主峰位于433、451 nm;(4)不同产地蓝珀在相同光源照射条件下所呈现的荧光颜色及强度不同,所表现出的荧光光谱亦有差异.因此,蓝珀的荧光光谱可作为分析其荧光特征的研究手段之一.产生蓝色、蓝绿色荧光的原因,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本文的测试数据验证,发现主要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产生,初步推测为蒽、二萘嵌苯或其衍生物,不同产地蓝珀的荧光光谱存在差异,可能与引起荧光物质的相对含量及品种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5.
o-Phosphate causes myoglobin solutions to change colour from brown to reddish-brown. The spectrum of myoglobin in the presence of o-phosphate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peaks, one at 540 nm and the other at 575 nm and also by a shift in the Soret band at 409 nm to 420 nm.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出不同大小(35~91nm,金核19nm;66~127nm,金核43nm)的金核银壳纳米粒子(Au-Ag NPs),对其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探究不同粒径和金银比例对亚胺硫磷检测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42nm Au-Ag NPs(金核19nm)和78nm Au-Ag NPs(金核43nm)对亚胺硫磷标准溶液具有最佳的SERS增强效果,最低检出浓度可低至0.05mg/L。但Au-Ag NPs基底应用于苹果汁中亚胺硫磷的SERS快速检测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以42,78nm Au-Ag NPs作为增强基底时,苹果汁中的亚胺硫磷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5.0,0.5 mg/L。研究表明通过筛选出合适的粒径及金银比例的Au-Ag NPs有望实现对果汁中亚胺硫磷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Zusammenfassung o-Phosphat bewirkt eine Farbverschiebung von Metmyoglobinlösungen von braun nach rotbraun. Das Metmyoglobinspektrum in Gegenwart von o-Phosphat ist durch zwei Maxima bei 540 und 575 nm und durch eine Verschiebung der Soret-Bande von 409 nach 420 nm charakterisiert.
Influence of o-phosphate on the spectrum of myoglobin
Summary o-Phosphate causes myoglobin solutions to change colour from brown to reddish-brown. The spectrum of myoglobin in the presence of o-phosphate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peaks, one at 540 nm and the other at 575 nm and also by a shift in the Soret band at 409 nm to 420 nm.
  相似文献   

18.
Using NIR spectroscopy allows quantifying the portion o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t chips and the mixing ratio of hardwood to softwoo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adiation absorption and solid resin portion or the mixing ratio of hardwood to softwood resp is higher with reflection values of several wave lengths applied than with only one applied. For urea resin detection wave lengths of 2020 nm, 1900 nm and 2110 nm turned out to be most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mixing ratio of hardwood to softwood wave lengths of 1300 nm, 1350 nm and 1410 nm can be used. By means of a modified IR moisture meter this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i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L-ascorbic acid and L-dehydroascorbic acid in milk, whey, and whey drinks by paired-ion reversed-phase HPLC using a C18-column. L-ascorbic acid is detected UV-spectrophotometrically at 248 nm, L-dehydroascorbic acid is determined spectrofluorometrically with excitation at 350 nm and emission at 430 nm, after derivatisation into a quinoxaline fluorophor.  相似文献   

20.
靳喜庆  殷红  谌松强  余冰  高燕  周进 《中国酿造》2023,42(1):203-208
采用Aqualog荧光光谱仪测定馥郁香型湘泉、酒鬼、内参酒三维荧光光谱,并分析其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激发波长在200~300 nm范围激发时,湘泉酒有3个荧光峰,分别在λex/λem(224 nm/305 nm)、λex/λem(242 nm/426 nm)和λex/λem(299 nm/408 nm)左右;酒鬼酒有2个荧光峰,分别在λex/λem(224 nm/305 nm)和λex/λem(242 nm/426 nm)左右;内参酒只有一个荧光峰,在λex/λem(227 nm/305 nm)左右。三种酒在激发波长305 nm左右的荧光峰强度逐渐降低。在激发波长300 nm以上激发时均出现了两个荧光峰,分别在λex/λem(359 nm/433 nm)和λex/λem(371 nm/436 nm)左右,是三种酒类的主荧光峰,反映多种微量风味物质与乙醇-水通过氢键形成团簇分子荧光峰特征,两个荧光峰强度随着白酒等级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体现着馥郁香型白酒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