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叙述了渭化大机组的3种开车方式:自动开车方式,半自动开车方式和手动开车方式;并对3种开车方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许刚 《川化》2007,(1):28-30
0前言川化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五套三聚氰胺装置于2005年底建成,第四套三聚氰胺生产装置2005年12月31日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第五套三聚氰胺生产装置2006年2月10日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两套三聚氰胺装置的尾气系统与第二化肥厂DA651汽提塔系统  相似文献   

3.
经历了一年多的建设,国内最大的年产10万t SSBR装置近日全线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这是一套完全由自己设计、施工、开车、运行,代表国际上最先进工艺技术,由中国石化集团独家投资、高桥石化管理的项目。年产10万t SSBR是上海化学工业区90万t乙烯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也是中国石化做强化工产业规模优势、发展与延伸化工产业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按照清洁生产的原则选择工艺,是一套真正能实现“吃光榨净”的装置。国内最大SBR装置开车成功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空分装置(或深冷装置)原始开车中的三个阶段的能耗情况;提出了可取消空分原始开车的加热过程(代之以干燥吸除方式);对三种冷开车前的干燥处理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比较;还对冷开车的操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刘圣金 《化肥设计》1998,36(1):31-31
我厂于1992年10月上了一套年产5000吨工业甲醛装置,氧化器规格为φ900/φ700×8×4965。氧化器运行5年之中,每次更换触媒后开车都要遇到氧化器强烈震动,并在开车后2~5小时被迫停车,塞一次触媒床环隙,然后再开车,方可转入正常生产。此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厂甲醛装置顺利开车。针对上述问题,尽管采取提高触媒质量,搞好触媒活化处理,把好触媒装填关、开车关等手段均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空分装置(或深冷装置)原始开车中的三个阶段的能耗情况;提出了可取消空分原始开车的加热过程(代之以干燥吸除方式);对三种冷开车前的干燥处理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比较;还对冷开车的操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生产动态     
兰州石化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装置开车3月27日,兰州石化公司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装置投料开车。总投资6.8亿元的年10万吨丁苯橡胶项目.是兰州石化年产70万吨乙烯装置的后续配套项目。这个项目以国产化设备为主,生产技术完全采用兰州石化多年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主要生产单元的聚合方法为连续乳液聚合,生产的主要原料苯乙烯、丁二烯由兰州石化自己供给,  相似文献   

8.
脱硫升温放空天然气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 《中氮肥》2010,(2):23-25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200kt/a合成氨装置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当时环保要求不高,设计时没有考虑系统开车时脱硫升温天然气放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因此没有设计脱硫升温放空天然气回收装置。据统计,1993-2007年的15a间,脱硫开车年放空次数最高为10次,  相似文献   

9.
鲁卫国  李强 《乙烯工业》2004,16(3):30-32
根据乙烯装置前脱丙烷流程的特点,探讨了单台裂解炉投料(10%负荷)开车步骤,并对投料开车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巴陵石化化肥事业部新建的年产10万t双氧水装置开始投氢运行,3月6日生产出质量分数27.5%的合格双氧水,这标志着此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新建的年产10万t双氧水项目是  相似文献   

11.
近日,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退城进园搬迁项目一期工程离子膜烧碱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车的烧碱装置只有10万t/a,为8台CEC电槽,另外还有8台电槽正准备安装,预计本月底也即将开车。  相似文献   

12.
新建炼油化工装置开车通常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业主自己组织开车.二是由总承包商组织开车,考核达到合同值后交给业主生产经营.两者各有优缺点.中国石化经过海南炼化、青岛炼化等几个大型项目开车管理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业主为主,总部组织开车队和专家组参与的联合开车的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汇丰石化集团公司新建10万吨/年硫磺回收综合装置经过20多天的运行调试,于2014年1月10日成功开车,所产首批产品检测合格。该项目主要由污水汽提、硫磺回收、污水处理等装置组成,能对上游装置产生的酸性气、酸性水进行处理回收并生产硫磺,处理后的清洁气体可用作制氢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炼油装置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0万芳烃抽提装置抽提塔塔盘改造,经过1个月的改造施工,于近日实现开车一次成功。装置的各项工艺指标均满足生产要求,解决了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瓶颈,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上海石化总厂于1973年从日本三菱油化公司引进的高压聚乙烯装置采用两点进料的管式反应器生产工艺(6×10~4t./a×2)。1976年9月投料试生产,1977年8月产品考核验收,1981年全面达到设计指标,产量达6.8×100~4t./a,超过设计能力13%,合格率达到设计指标的98%。上海石化总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安于现状,他们将本装置的枝术同国内外同类技术进行对比,找出本厂单程转化率低、能耗较高等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进行技术改造。下面仅就工艺和装备方面的技术改造情况作一简介,便予互相交流,以利促进。一化工工艺方面的技术改造 1.改开车时用乙烯吹扫为氮气吹扫日方规定的操作法要求,开车时先用氮气置换后,再用乙烯置换3~5次。由于系统流程长,乙烯  相似文献   

16.
周建国 《中国氯碱》2010,(12):40-42
介绍了新建离子膜烧碱装置开车应具备的条件。开车准备包括各岗位、各部门的准备、设备的调试,岗位人员的配备和开车时各组织机构密切配合,是新装置安全、平稳一次性开车成功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王有 《化肥设计》2013,(5):27-28
以某30万t/a尿素装置为例,分析了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时成品中缩二脲含量异常超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总结了尿素装置原始开车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相似文献   

18.
徐鹏  王瑶  谢春丽 《当代化工》2011,40(10):1013-1017
抚顺乙烯装置检修后开车过程中针对冷箱高温的情况,对丙烯制冷系统、乙烯制冷系统开车时各参数进行分析,结合丙烯制冷系统和乙烯制冷系统及甲烷-氢系统的复迭制冷关系,判断开车过程中冷箱温度过高的原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装置尽快恢复开车并开车成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贵州金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桐梓煤化工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8日生产出合格的精甲醇,2012年1月8日生产出合格的液氨,2012年1月10日生产出合格的尿素,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通过对装置原始开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出现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操作,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14,(6):65-67
通过对压缩机组运行情况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不同开车顺序的实际运行效果,并对压缩机开车程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本公司二氧化碳压缩机组相对合理的开车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