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轻工业》2016,(2):154-155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专业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但由于各方面复杂原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对比较缺乏。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前提,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应从自身意识上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地方本科院校也应从自身条件和优势出发,制定出有地方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创建"双一流"高校工作的推进,青年教师作为科研生力军,在高校教师的占比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剖析青年教师在以"新工科"为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的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6,(3):152-153
青年教师在高校专业教学活动中扮演了主力军角色。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系统梳理当前青年教师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普遍发生的问题,探讨依次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为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纺织教育》2009,24(1):16-16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培训部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承办,“高校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培训班”暨“全国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于2008年12月1~6日在东华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23所相关高校的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培训。该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新工科教育给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也向相关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将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创新方面提出应用化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策略,旨在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广西轻工业》2022,(1):151-153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工科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给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提出新挑战。本文重点分析此背景下高校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探讨通过改革人才培育模式,构建理念先进的就业课程,建设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以及加强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等几个方面,积极推动高校工科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陈丽丽 《毛纺科技》2022,50(2):后插3-后插4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纷纷兴起以新工科为发展背景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探索.新型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研究是在现有工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迎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各设立服装专业的高校,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构建起融合及交叉型的服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总结出合理科学的培养人才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工科服装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校工科专业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分析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增设企业课程、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举办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培养工科基础扎实、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9,(4):160-161
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为背景,据新工科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内燃机设计》课程设置或教学存在的较多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核心,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内燃机设计》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剖析后疫情时代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实践教学理念与新形势要求的匹配性、实践教学体系多环节之间的衔接性等关键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新工科建设理念,形成了“强+弱”实践环节分类培养体系、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理念、智能化实践教学平台等3大模式。通过后疫情时代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构建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新工科分析了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状况,说明了增设机器人工程新专业的必要性。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的设置、学时及教学方法的设置、校企协同育人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研究了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使机器人工程专业成为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特征之一,为新工科及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渤海大学食品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在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演变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提高、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造和升级原有理科优势专业,摸索和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技术性应用型的食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熊瑛  石亚丽 《轻工科技》2011,(6):172-173
目前,我国开办服装专业的高校还存在不少弊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服装人才培养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对高校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熊瑛  石亚丽 《广西轻工业》2011,27(6):172-173
目前,我国开办服装专业的高校还存在不少弊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服装人才培养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对高校服装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人才需求发展,尤其是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我校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产学研全面合作基础上,对纺织工程专业02级学生实行了“3 1”教学模式的教改,探索校企合作、加强工程实训、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一、校企合作开展工程实训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1.工科大学生的从业特征要求加强工程实训教学工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9,(11):184-186
如何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是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讨论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提出以现代工科专业理念为核心的"SER"课程思想,构建"项目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以适应我国工科专业发展的趋势,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的成长,推动地方高校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高校的广泛共识,如何构建高效的培养体系,确保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也是各高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解读,结合本校实际、特色和定位,提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介绍课程体系调整策略,希望对高校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实习实训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针对高校食品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和企业各自面临的困难,探索食品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新型合作模式,为高校工科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合作提供模式参考,助力高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纺织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推动了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从专业实验课程、创新实践课程、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4个实践环节,探讨切实可行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结合地方工科高校现阶段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要,初步探索地方工科高校多学科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