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在5、10、15、20、25 L/(m2.h)5个膜通量下,考察了平板膜生物反应器(MBR)对餐饮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膜通量的提高,出水COD和NH3-N浓度稍有升高,但去除率都基本维持在90%以上;同时,MBR对TN、TP、BOD5、DOC、浊度、含油量、SS、UV254等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完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比进、出水中DOC的分子质量分布发现,进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测定不同膜通量下混合液的MLSS、SV30、污泥粒径、粘度等指标,发现MLSS和SV30与粘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运行结束时进行阻力分布测试,发现随着膜通量的增大,内部阻力比例逐渐增大,而滤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的比例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Fenton-微滤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Fenton试剂-微滤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配水而言,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9.5%,COD平均去除率为69.8%,效果基本保持稳定;膜比通量在最初的5个周期内有所上升,其后开始缓慢下降;氮气搅拌和空气搅拌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差别不大;Fe2+/H2O2主要通过*OH的强氧化作用直接攻击染料分子发色体中不饱和共轭键,从而破坏生色基团.对实际废水而言,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2.1%,COD平均去除率为53.5%;膜比通量开始时下降缓慢,而在后期加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板式MBR处理螺旋霉素废水的膜组件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BR处理螺旋霉素废水,通过120 d的试验比较了两种平板膜组件的性能。在试验前期(0~80 d)平板膜Ⅱ的通量和膜比通量均高于平板膜Ⅰ;在后期(81~120 d)膜Ⅱ发生了不可逆污染,膜通量和膜比通量均低于膜Ⅰ,且不稳定。平板膜Ⅰ对COD、蛋白质和多糖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30.50%、14.03%和39.51%,膜Ⅱ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29.81%、11.12%和37.36%,二者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这两种平板膜出水中的有机物表观分子质量分布及浊度亦无显著区别。对化学清洗后溶液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平板膜均以有机污染为主。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平板膜Ⅰ更适合于螺旋霉素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套处理工艺对洗浴废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流程一采用“气浮+纤维过滤”,流程二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膜滤”。试验表明,采用这两种工艺均能使出水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且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详细地介绍了这两套流程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纯硅粉配制含硅废水来模拟半导体工业含硅废水,分析了硅粉粒度及分布,考察了配水的稳定性、动态膜的形成情况及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模拟含硅废水的水质稳定、重现性好;较高浓度的模拟含硅废水形成动态膜约需23 h,动态膜形成时跨膜压差小(仅2.5 k Pa)、出水浊度低(0.57 NTU);通过曝气(0.8 L/min)和周期性排水(一个过滤周期约为3 d)可以控制动态膜维持低压(7.5 k Pa)过滤,不需要对基膜进行清洗,动态膜运行稳定,出水浊度接近于零。实际应用中可以对定期排出的浓缩含硅废水进行脱水,从而回收高纯硅。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制膜废液和制膜冲洗水,分别采用微电解氧化、芬顿氧化、微电解强化芬顿氧化技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芬顿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制膜废水效果最佳,在pH值为5,炭铁比为1∶1,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制膜废液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2.22%,制膜冲洗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6.67%。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给水厂反冲洗废水回用问题,对聚偏氟乙烯平板膜处理反冲洗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得最佳曝气量为1 L/min,最佳膜通量为25 L/(m2·h),此时膜反应装置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MBR工艺处理含7-ACA废水,考察了进水7-ACA浓度、DO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7-ACA浓度的升高,对7-ACA的去除效果先升高后下降,当进水7-ACA浓度为30 mg/L时,对7-ACA的去除率最高,为65.6%;另外,在进水7-ACA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MBR处理含7-ACA废水的最佳参数如下:DO浓度为2.5~3.5 mg/L、pH值为7~9、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9.
水解酸化/SMBR处理含PVA退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解酸4E/SMBR工艺处理含PVA退浆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000mg/L左右、BOD5/COD值为0.15~0.20时,该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在95%左右,其中SMBR的贡献为75%左右;当水解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16、10h时,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0%、18%和13%,其SMBR中最大COD有机负荷分别为0.33、0.29和0.20kgCOD/(kgVSS·d);采用水洗+酸洗+碱洗的方式对膜进行清洗,效果最好,可使膜通量恢复到新膜的92%。  相似文献   

10.
MF与UF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0.8 μm微滤(MF)与50 nm超滤(UF)无机陶瓷膜组合工艺对造纸废水进行了处理,在温度为15 ℃、压力为0.1 MPa的操作条件下,0.8 μm膜对COD的去除率为30%~45%,50 nm膜对COD的去除率为55%~70%.最后对膜污染的成因及清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气扫式膜蒸馏工艺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扫式膜蒸馏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重点考察了料液初始pH值、料液流量和吹扫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料液的初始pH值可明显提高对氨氮的去除率、传质性能和分离效率;增大料液流量对氨氮去除率、传质系数和分离系数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且料液流量过大反而会使氨氮去除效果变差;增大吹扫气体流量可促进氨氮的去除,有利于氨氮的传质和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DMBR)处理城市污水,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反应器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1%,在稳定运行期间,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7%,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70%;两边侧向曝气的效果明显优于单边侧向曝气,它不仅能够加大膜片间的错流流速,而且还能使错向流更加均匀;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较恢复快,且恢复速度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出水水头、污泥浓度、膜通量、混合液粘度、膜面错流流速等对膜阻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膜生物反应器中UF膜过滤阻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PAN/PS共混超滤膜组件与活性污泥法组合的污水回用处理工艺,分析了影响超滤膜过滤水通量和过滤阻力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计算式,从而为该系统的工艺设计及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动态膜技术与悬浮填料工艺相结合而构建了复合式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该反应器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当悬浮填料的填充比为40%时,对浊度、COD、IJAS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95%、97%和94%以上。两边侧向曝气不仅能够加大膜面的错流流速,而且还使错向流分布得更加均匀,同时由于悬浮填料的摩擦作用,使得自生动态膜的增长较慢,保证了出水通量的稳定,延长了清洗周期。可见,该工艺适合于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织造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结果表明,非织造布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有利于动态膜的快速形成,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系统对SS的去除效果良好,大部分情况下未在出水中检出SS;系统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1%、89%、37.9%和2.9%;非织造布动态膜在污水处理中起到了泥水分离、提高MLSS的作用,其对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NH3-N、TN等则基本无去除作用,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除污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利用筛绢和钢丝网作为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材并进行了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钢丝网组件和筛绢组件的出水水质相差不大,出水COD分别为57.5 mg/L和50.4 mg/L,NH 4-N分别为1.39 mg/L和2.84 mg/L;在运行了25 min后出水浊度可降至5NTU以下并保持稳定;出水SS接近于零.钢丝网组件的平均通量为30.3 L/(m2·h),筛绢组件的平均通量为51.9 L/(m2·h),后者比前者高71%,但钢丝网的强度明显高于筛绢.  相似文献   

17.
在中试规模下采用超滤膜处理供水厂的沉淀池出水,考察了供水厂原水水质期、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膜通量以及过滤周期等因素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质期的膜污染速度顺序为:低温低浊期>常温常浊期>高温高藻期;混凝剂及助凝剂的种类和投量对膜污染有一定的影响;膜通量越小、过滤周期越短,则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和衰减速率越小,膜污染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8.
MAP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高氨氮废水,考察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镁盐和磷盐沉淀剂与氨氮的配比等因素对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10、Mg:N:P(物质的量之比)=1.1:1.0:1.3、温度为18~30 ℃的条件下,自动搅拌、反应并沉淀20 min,氨氮浓度可由1 000 mg/L降到76 mg/L,去除率高达92.4%,为后续生化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NaCl溶液结冰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提出了1种测定NaCl溶液结冰压力的新方法,并测定了约束条件、NaCl浓度、饱水度对NaCl溶液结冰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约束条件下水的结冰压非常高,约为40.3 MPa,但NaCl溶液结冰压随NaCl浓度的增加以及约束程度和饱水度的降低而减小.这些结果对分析和理解混凝土受冻破坏,特别是混凝土盐冻破坏机理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加工生产过程中,基质沥青、SBS、无机填料、胎基的选择,SBS与基质沥青的配比以及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温度、加工时间)等对卷材性能的影响;指出要确保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质量,必须合理选择基质沥青和SBS并控制其配比,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加工工艺和控制生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