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敏 《针织工业》2016,(9):30-32
分析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不同编织状态下的走针针路,提出其主要不足在于:每行只能一次选针,即只有两针道编织,编织效率较低,三角控制机构复杂。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经济型电脑横机新型三角结构,其具有二次选针,每行可进行三针道编织,三角控制方式简单。通过详细分析各种编织状态的针路,可知改装后的电脑横机编织效率提高,编织效果更好,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脑横机新型推针三角控制装置的设计及改进。该控制装置包括步进电机、齿轮、推针三角连杆以及推针三角导向座。通过对该装置重新设计,使得每个系统中的新型推针三角能够实现单独控制,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配合选针算法,得以实现电脑横机对织物的高效编织。  相似文献   

3.
将Z651(三级式)型横机起针三角、上挺针三角与下挺针三角的工作状态分为理想工作状态、常规工作状态与可调整工作状态,介绍了Z651横机的选针工作原理。探讨了各种类型织针在理想工作状态下编织可能性;分别阐述了在常规与可调整工作状态下可以编织的花型特点、排针方法及起针三角、上挺针三角与下挺针三角具体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济型电脑横机编织较紧密度单面织物时边缘织针不容易退圈的现象,研究分析退圈过程中织针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在编织单面织物时运用挡圈技术,可以对织物起到辅助牵拉的作用,结合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运行过程,详细介绍了挡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编织注意事项。该挡圈技术可以增大经济型电脑横机的编织范围,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经济型电脑横机编织较紧密度单面织物时边缘织针不容易退圈的现象,研究分析退圈过程中织针的受力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在编织单面织物时运用挡圈技术,可以对织物起到辅助牵拉的作用,结合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运行过程,详细介绍了挡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编织注意事项。该挡圈技术可以增大经济型电脑横机的编织范围,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电脑横机选针控制的提前量和保持量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脑横机的选针控制是整个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关键,选针不准确,不仅会使编织的花型错乱还可能引起机构的误动作而损坏机械结构。中在设计和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电脑横机选针控制中的选针提前量和选针保持量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此两量的确定方法,可供电脑横机选针系统改造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电脑横机产品的编织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由选针器、度目三角、翻针三角、挺针三角、接针压板、导纱器、机头、沉降片电动机、罗拉及摇床机构协调工作才能完成。通过研究电脑横机机头关键部件,即电磁式电子选针器、电磁铁和步进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和驱动原理,为机头中的各类执行元件设计详细的驱动电路,并简单说明了控制系统的控件信号需求。设计的电路板在横机上通过实际编织运行,各执行元件动作可靠,编织稳定,为电脑横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8.
影响电脑横机选针可靠性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横机的选针控制是整个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关键,选针不准确或者不稳定,不仅会使编织的花型错乱,还可能引起机构的误动作而损坏机械结构。本文讨论了影响选针器选针可靠性的几个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电脑横机的针床加工使用情况,及对编织的影响,要求电脑横机针床必须先跑合顺滑后再装配上机,据此提出整机的设计方案。其中主要部件为三角针道的设计,通过分析针床的工作状态,确定了需要磨合的两段部位,从而设计了利用专用的跑合针和选针片进行跑合的三角组件,并说明了整机装配时的注意事项。最后通过试制验证了经过跑合后的针床,织针的运动顺滑,改善了编织质量,提高了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0.
郑敏 《纺织机械》2015,2(2):74-77
本文通过对一款经济型电脑横机的三角结构及控制方式进行分析,针对其缺点对三角结构进行优化,并将原来的电磁铁控制改为步进电机和凸轮组合控制,提升了编织性能,降低了噪音和维修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现有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组织稀疏等问题,结合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工艺。阐述该工艺编织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床结构的布局、走针路径的设计、路径转换方式等,并以1+1筒状罗纹为例分析其编织工艺。同时对比分析双针床和多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型编织工艺,包括三角系统、罗纹间距、走针路径、织针使用等。该新型全成形工艺采用满针编织方式,提高组织密度,增加翻针路径,同时进行编织和移圈,并采用内、外走针轨道改进移圈三角以减小机头宽度,可以显著提高编织效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介绍了CK132E9电脑提花针织横机编织机构的配置关系和三角机件的结构设计及其计算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电脑横机的选针工作原理和编织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电脑横机编织过程复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成形电脑横机复合针结构;基于槽式织针结构,设计独特的针套,针套可以同时实现接圈或者移圈,优化成圈工艺,实现将翻针、接针动作简单化的目的;采用针板下方储纱针进行配合,织针在编织过程中具有更多位置方便线圈的暂存,实现了全成形及复杂结构花型组织的编织。采用针舌通过来回滑动的方式来闭合和打开针钩,在编织时无需毛刷或纱线驱动而动作,相比传统舌针,线圈退圈动程减小,结构简单且使用更加可靠。采用新型复合针技术可提高织物的编织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促进全成形技术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电脑针织横机技术快速发展,针织厂对机器的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编织的花样也越来越丰富,旧的结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使用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日新月异,电脑针织横机电控系统也在不断改进提升,本文对一种新型的电机控制的选针换向机构进行了特点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电脑横机选针提出了实时性、高速频率、可靠性和便捷替换的要求.介绍了传统电脑横机的控制方法、12段选针机构和PCI数字卡实现实时选针的过程,分析了选针数据的产生与传递以及选针的电路原理,阐述了选针频率的要求、选针器可靠性的保证和便捷的维修方法.该项研究通过了实验测试,在自发研制的NS-001型电脑横机上已经成功的编织出花型.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独特的无机头电脑横机,常规横机是以机头往复运动,使编织范围内的织针经三角推动上下运动完成编织动作,无机头电脑横机的织针则由线性电机直接推动完成编织。  相似文献   

17.
孙锋 《针织工业》2003,(4):50-52
FU2—45S型电脑横机是台湾制造的新一代电脑横机,文中在介绍该横机技术参数和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其选针原理。该机可编织多种纬编基本组织和花色组织,在编织双反面组织时,采用的是移圈方法,而不采用双头舌针,安装专用装置后,可编织添纱组织、嵌花组织等。文章举例说明了其编织稀密组织、罗纹提花组织和袋包组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机头电脑横机单针驱动模块控制要求,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8路并行单针驱动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硬件以FPGA为核心,通过定制的串、并总线驱动协议驱动,实现一个子控制器同时驱动15个基本织针驱动单元。本设计总线驱动时钟频率是200 kHz,单路刷新频率为1 kHz,可满足无机头电脑横机在等效机速1.6 m/s的编织速度下正常运行。本设计为无机头电脑横机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无机头编织技术、三维针织技术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全成形产品在多针距电脑横机上编织常规款式的可实现性,通过多针距技术的编织原理介绍,隔针技术的设计要点分析,线圈结构图和编织意匠图的绘制,设计了一款带有绞花组织的全成形自带领插肩款产品的工艺,并编织出成品。结果表明:不使用特殊的全成形四针板电脑横机,采用传统双针板电脑横机的多针距隔针技术也能够实现全成形产品的编织,且该工艺无需缝制、套合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双针板电脑横机编织全成形产品的一次创新,有助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郑敏 《针织工业》2014,(12):15-17
针对电脑横机传统针板磨合工艺占用机台、耗时长、制约机器批量生产的问题,提出电脑横机针板磨合的必要性,并设计了专用的磨合针和3系统磨合三角。利用现有库存零件组装机台,保证了织针的运动顺滑,提高了编织质量。同时介绍了针板磨合台使用的注意事项,通过使用磨合台改进了电脑横机的装配工艺,缩短了装配时间,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