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去除回转体机械零件棱边和毛刺的设备,该设备将金刚砂制成半流体状砂浆,当回转体机械零件在砂浆中高速旋转时,其上的棱边和毛刺与砂粒高速碰撞,将棱边磨成圆弧面,尖角磨成球面,而曲率半径大的表面磨削量极其微小.并与砂轮齿轮倒角技术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柔性研磨回转体去毛刺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给定毛刺及棱边质量检测多数的基础上,运用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精密零件毛刺及棱边质量自动检测的系统,并给出了毛刺质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磁力研磨法的工作原理,研制了阀芯棱边毛刺实验装置,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去毛刺效率、工件表面粗糙度以及工件形状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磁力研磨法能够有效地去除芯棱边毛刺,且保持适宜的棱边圆角半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齿轮棱边电解光饰新工艺,它综合了毛刺根部溶断的电解加工方式及齿轮展成原理,具有良好的丢毛刺及倒角效果,齿面杂散腐蚀范围小、节省电能.并且加工工具阴极通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机械零件去毛刺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毛刺危害与形成原因 ,毛刺的预防措施 ,去毛刺工艺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回转体零件,采用分布式、面向对象及数据库等技术,提出了构造高效CAPP系统的方法.该系统通过实用技术的集成,达到了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重型机械零件CAPP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提出的重型机械零件CAPP系统是以型多面广的重型基础件的工艺设计为对象,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和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如专家系统、优化设计等,在数据库支持下进行包括回转体零件和非回转体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与控制、逻辑模型以及主要设计方法等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推广与应用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求解回转体截交线的一般规律,提出将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应用于求截交线的基本方法中来分析回转体截交线的形状及其投影特性,从而提高作图效率和作图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磨料刷除毛刺设备的AVR单片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料刷除毛刺设备可实现对某型零件的去毛刺加工.工作头采用了直径为0.8~1.0mm尼龙丝制成的磨料刷,而工作液则由粒度约14μm的白刚玉磨料组成,通过磨料刷的高速旋转运动完成加工过程.磨料刷除毛刺设备的控制系统的CPU采用了标准嵌入式AT90S8515的AVR单片机,功率驱动电路采用MOC3041光电耦合器,可有效增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用AT90S1200;12编语言实现控制过程,整个运动状态和工作参数用液晶显示屏显示.试验结果表明,磨料刷除毛刺设备进行去毛刺加工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回转体局部空泡流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在回转体和空泡表面分布源汇的方法,建立了求解回转体局部空泡流场的数值方法。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对两种具有典型头部线型的回转体局部空泡绕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发现第一次迭代所得结果和最终的收敛结果相比误差仅为5%,并把计算结果与有关献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毛刺轮廓识别和坐标顺序实时生成下的机器人去毛刺效率优化

熊仁涛1,赖增亮1,管贻生1,杨宇峰2,蔡传武2

(1. 广东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2. 佛山博文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佛山 528237)

创新点说明:

1)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毛刺轮廓识别方法;

2) 将毛刺轮廓坐标按照标准工件闭环轮廓去毛刺加工顺序实时生成;

3) 通过调整去毛刺速度提高机器人去毛刺的效率。

研究目的:

提供一种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机器人自动化去毛刺技术和装备,解决现代机械制造行业中存在的加工精度差和去毛刺效率低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去毛刺、抛光打磨、焊缝处理、喷涂等机器人自动化作业。

研究方法:

1)基于局部可变形模板匹配算法,将标准工件轮廓与待加工工件轮廓进行配准;

2)计算两轮廓之间逐点像素距离,基于设定的距离阈值将毛刺大小划分为不同的量级;

3) 将毛刺轮廓坐标映射到标准工件轮廓中,实时生成机器人去毛刺闭环加工路径顺序;

4) 基于毛刺大小量化信息,实时调整机器人去毛刺的速度。

研究结果:

1)针对具有随机形变的工件,基于局部可变形模板匹配算法可以获得高的轮廓匹配度;

2) 在XY方向上,对毛刺轮廓坐标进行排序,可以生成与标准工件轮廓去毛刺路径一致的加工顺序;

3) 基于毛刺大小量化信息,可以实时调整机器人去毛刺的速度。

结 论:

基于视觉的提高机器人去毛刺效率的方法,相比传统离线编程去毛刺,去毛刺效率提高了13.53%。

关键词:机器人去毛刺;装配精度;轮廓识别;模板匹配;去毛刺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电解去内交叉孔毛刺过程的仿真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零件内部交叉孔相贯线处的毛刺去除困难的现状,利用电解加工的原理,采用插孔固定阴极式的电极布局形式,提出基于电流检测的自动电解去毛刺的方法.建立电解去毛刺的数学模型,用仿真和实验研究电解去毛刺过程中加工间隙、加工电压及加工时间对毛刺去除的影响,分析去毛刺过程中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该电极布局形式下,毛刺与工件间的平均电流随着毛刺的去除逐渐下降,且电流曲线的斜率在毛刺完全去除后趋近于0.以此作为去除过程是否完成的判断依据,研制了自动电解去毛刺的控制系统并完成了自动化去毛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毛刺大小进行判断,可以控制加工时间进行精确的毛刺去除,成本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高效去除汽车铝合金轮毂边缘的毛刺,利用2 k W光纤激光加工系统对铝合金轮毂进行去毛刺工艺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光学显微镜对轮毂横断面的宏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激光束从轮毂内侧进行扫描时,轮毂的毛刺完全被去除,原有尖边受激光处理后形成了R=0.5 mm的圆角.当激光束由外侧进行扫描且激光的入射角较小时,熔融区域的宽度较小.当离焦量为0 mm时,毛刺的去除效果较好.激光束的扫描速度对毛刺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相比激光的内侧扫描,激光在外侧扫描时熔融区域的宽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喷粉微加工技术是对硬脆材料进行微细加工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加工方法.喷粉加工是基于传统的喷砂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加工硬脆材料的新技术,具有环境好、无热影响区、无火花、成本低等优点,对硬脆材料的精密微细加工特别是对复杂的三维微细结构的加工非常有效.本文介绍了喷粉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工过程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calculations of high speed continuous impact force and tool notch surface temperature acted upon by burr and serrated chip edge, a notch wear model of low stress value and temperature impact fatigue was established. Saw-tooth-shaped burr and fin-shaped chip edge continuously impacts the rake face and flank face at high speed and high fre-quency, which results in a V-shaped notch wear. An experiment was done to validate that the saw-tooth-shaped burr does affect the n...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酸酯乳液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加入水泥砂浆后成为聚合物砂浆.介绍了聚合物砂浆的特点.原材料及技术指标要求,阐述了鹤岗市5#水库溢洪道应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整修加固的施工工艺及喷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切削加工中切削刃附近被加工材料的变形特性,指出几种典型的毛刺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这些规律并结合实际加工条件,对齿轮齿形切削加工中的毛刺生成机理及其形貌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齿轮毛刺去除加工及控制毛刺的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calculations of high speed continuous impact force and tool notch surface temperature acted upon by burr and serrated chip edge, a notch wear model of low stress value and temperature impact fatigue was established. Saw-tooth-shaped burr and fin-shaped chip edge continuously impacts the rake face and flank face at high speed and high frequency, which results in a V-shaped notch wear. An experiment was done to validate that the saw-tooth-shaped burr does affect the notch wear. This model can be utilized to solve reasonably many problems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any other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