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7,(12):143-147
冷油吸收法以其处理量大,压降小,轻烃收率弹性大等优点曾被广泛采用。随着轻烃回收工艺的创新,对于越来越贫的原料气气质,流程复杂、投资高、收率较低的传统冷油吸收法逐渐失去市场。本文主要是对传统的冷油吸收法轻烃回收工艺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建立冷油二次吸收工艺模型,流程简单,投资少,收率高。通过模拟计算,寻求经济运行最优点,指导实际生产,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浅冷-油吸收复合工艺是在现有的浅冷装置上嫁接油吸收工艺而形成的复合轻烃回收工艺装置,主要是为了回收干气中的C3、C4组份。2002年在萨中浅冷装置上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丙烷收率可达到61%-85%,比氨制冷、丙烷制冷回收工艺提高30—55个百分点,轻烃收率可提高30%-50%。  相似文献   

3.
根据冷油吸收法在油田伴生气的处理中多套装置的成功实践,提出冷油吸收工艺应用于炼油厂催化裂化富气的处理方案。用HYSYS软件对1.4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的常规油吸收法和冷冻油吸收法两种工艺进行了计算,用详实的计算数据证明,冷油吸收法用于炼厂气的处理具有简化流程、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提高C3收率的冷冻油吸收轻烃回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俊生  彭进 《石油规划设计》2006,17(6):22-23,26
根据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王南区轻烃回收装置原料气的特点,为了提高其产品收率、简化流程和节省投资,对轻烃回收装置采用了中压空冷不脱水外加冷冻油吸收的工艺方案.该工艺以装置自产的稳定轻油为吸收剂,工艺简单,操作灵活,C3收率高,一般可达75%~95%.  相似文献   

5.
冷剂制冷-油吸收复合凝液回收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凝液装置的产品收率,本文针对凝析气田中气源压力高,无压差可利用的工况条件,应用冷油吸收原理,通过工艺流程模拟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冷剂制冷一油吸收复合凝液回收工艺原理流程。通过流程模拟,分析了影响丙烷回收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实例研究表明:相同制冷温度下,冷剂制冷一油吸收复合工艺的丙烷回收率比原冷剂制冷工艺可提高23%~27%。适当提高吸收塔的压力,对增大丙烷回收率有利,但吸收塔压力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原料气压力和外输气压力的大小。吸收剂循环流量对丙烷回收率、两塔热负荷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吸收剂循环流量越大,丙烷收率越高,但吸收剂流量增大到一定值后,丙烷回收率增加量变缓,同时脱乙烷塔、塔冷凝器以及重沸器热负荷显著增加,吸收剂循环流量比控制在0.7~0.75之间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冷油吸收与DHX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界定在轻烃回收中冷油吸收工艺和DHX工艺的适用范围,以五种原料气用HYSYS软件在操作条件相同和C3收率相同两种情况下,对冷油吸收工艺和DHX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原料气中C3含量低于11%的情况下DHX工艺优于冷油吸收工艺,原料气中C3含量大于11%的情况下冷油吸收工艺优于DHX工艺。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庆喇萨杏油田伴生气甲烷含量为 73.4 %~ 88.1% ,采用氨制冷和丙烷制冷的 10套浅冷装置回收C3 + 轻烃组分 ,制冷深度为 - 2 0~ - 35℃ ,丙烷收率为 18.2 %~ 4 7.1% ,C2 + 组分的回收率只有 5 2 .72 % ,轻烃资源回收率低。在对大庆油田伴生气冷凝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浅冷—油吸收复合轻烃回收工艺 ,并在萨中30× 10 4m3 /d浅冷装置上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浅冷—油吸收复合轻烃回收工艺丙烷收率可达到 6 1%~ 85 % ,比氨制冷、丙烷制冷回收工艺提高 30~ 5 5个百分点 ,轻烃收率可提高 30 %~ 5 0 %。浅冷—油吸收复合轻烃回收工艺装置的试验成功 ,为我国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提供了新的工艺路线 ,特别适合于丙烷收率低于 6 0 %的轻烃回收装置改造和新建装置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8.
冷油吸收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冷油吸收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吸收剂的平均分子量太大,组成复杂,选择性差,吸收剂循环量大,造成能耗高,因而逐步被淘汰.改进后的冷油吸收工艺装置自产的稳定轻油其平均分子量约为80左右,具有选择性好、吸收能力强,吸收剂循环量低、节能效果好等优点,是理想的冷油吸收剂.经过几套装置的生产实践,证明不仅C3收率高(可轻而易举地使C3收率达到95%以上),且溶剂循环量较常规法大大降低,能耗也随之降低,因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国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的近况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我国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目前普遍采用冷凝分离法,并以冷剂预冷一透平膨胀机制冷为主。其中,还有不少装置设有重接触塔,丙烷收率可达90%(ω)。但是,近年来也有个别装置采用油吸收法。探讨了出现此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干气回收装置通常所采用的浅冷油吸收法和变压吸附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变压吸附与浅冷油吸收耦合回收干气中碳二的工艺技术。以某干气回收装置为例,对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做了介绍,从流程、能耗、占地等方面对干气回收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说明。与传统的干气回收方法相比,变压吸附与浅冷油吸收耦合工艺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能耗较低、大幅降低吸收剂用量、减少装置建设工程费等特点,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抽出油制取橡胶填充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糠醛为溶剂对抚顺石油一厂减五线馏分油溶剂精制的抽出油进行抽提,制备了橡胶填充油.考察了抽提温度和剂油质量比对产物收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剂油质量比一定时,温度升高,产物收率上升,芳烃含量下降;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剂油质量比的增大,产物收率上升,而芳烃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产物质量和收率,本实验范围内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0 ℃,剂油质量比3.0.在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63%,芳烃含量为58.84%.  相似文献   

12.
以地沟油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裂解得到高酸值85mg(KOH)/g的裂解油,进而通过催化酯化反应降低热裂解油的酸值。讨论了催化剂种类、甲醇用量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自制的S2O8^2-/ZrO2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甲醇用量(以裂解油质量计)为30%时,酯化效果最好,可以使裂解油酸值降至2mg(KOH)/g。还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催化剂使用到第3次时,酯化率仍可达到84.8%。酯化后裂解油的燃料油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油品蒸发及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品的蒸发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宝贵能源,降低了油品质量,而且增加了火灾危险性,污染了自然环境。如何控制油品的蒸发及有效地回收油蒸气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分析了油品在运输、储存、收发、加注过程中蒸发损耗产生的方式和过程,重点介绍了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四种油气回收方法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和各自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性能特点,采用加氢基础油研制开发了DAH喷油螺杆压缩机油,介绍了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对选油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柴油储罐不清洁,全造成油品闪点降低,生成杂质,影响运动粘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成熟阶段的油页岩,提出了一种评价油页岩微小孔隙中含油率的方法.应用测井资料,定量求取油页岩各组分的体积含量,得到较为精确的油页岩孔隙度值和泥质含量.通过导电机理的分析,建立油页岩导电模型.利用测井资料确定方程中各参数,对油页岩含油率进行定量评价.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富含有机质、泥质含量较多的油页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钨合金油管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油田开发中油管腐蚀、结垢严重难题,利用国家“863”最新研究成果——钨基非晶态合金电镀技术,生产出镀渗钨基非晶态合金防腐耐磨油管——钨合金油管。分析了钨合金油管结构与耐磨蚀机理,从防腐、耐磨及防垢三方面考察了其应用性能,并成功在腐蚀、结垢严重的井开展现场试验。应用后油井平均免修期延长106天,油田吨液耗电量降低0.64kW·h。该钨合金油管的研制与成功应用,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原混合原油生产润滑油,从常减压蒸馏到溶剂脱蜡、酸碱精制及白土补充精制等生产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与川中原油生产润滑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地质状况复杂,产出液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产出液Cl-含量为3~11×104mg/L、矿化度为(7~22)×104 mg/L、HCO3-为50 ~ 400 mg/L、井底温度高迭130~150℃、pH值低(5.5左右)的特点,腐蚀性较强.通过对采油一厂10口油井腐蚀因素调查,摸清了腐蚀原因是产出液中Cl-,HCO3-等强腐蚀性离子含量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CO2,并含SRB,从而形成弱酸性腐蚀水体.经向套管中注入KY-2高效缓性剂(加药浓度100 μg/g)后,腐蚀速率由0.0913 mm/a降为0.0223 mm/a,总铁值由36.1 mg/L降为26.6 mg/L;治理后减少腐蚀作业14井次,防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微乳液在油砂洗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常规油砂开采能耗大,成本高,提出用微乳液洗油开采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OP-10微乳体系的形成及醇含量、盐含量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并对ABS微乳液体系在油砂洗油中洗油效率及ABS在油砂和净砂上的吸附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在ABS质量分数3.76%、正丁醇2.40%、氯化钠1.92%、油水体积比为1时形成的中相微乳液的洗油效率最好,可达88.9%。ABS微乳体系随醇、盐含量的增加,可发生WinsorⅠ→WinsorⅢ→WinsorⅡ连续相转变。体系的最佳盐含量为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