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插花在表现上较为严谨简约,或表现自然,或阐述哲理,一花一叶都是相互关联、相互映衬的.插花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器皿的支撑,这是传统形式受到限制的地方.随着现代花艺的发展,许多传统形式得到了提升,插花表达也不再受到空间和形式上的限制,从而有了更多艺术创作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蔡俊清 《园林》2002,(7):4-5
适用于插花的花卉材料很多,无论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只要具有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形态、沁人的芳香,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都可以用于插花.然而世界上大约有30万种植物,而为人们熟知的却甚少,直接用于插花的植物材料更是屈指可数了.  相似文献   

3.
《园林》1998,(5)
花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精华。随着文明的进步,都市文化生活领域的拓展,插花这一古老而又永远充满神奇魅力的艺术,总是迎合着人们共同的审美追求而不断出新和发展。当今,流行于东西方的现代花艺设计,就是以插花艺术为基础的剪切植物的造型和装饰艺术。花艺设计也可谓广义的插花艺术,它包含有器具插花、无器具插花、花篮、花束、花车、桌花、环境花饰、人体花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大大小小的花艺工程无计其数,如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展馆布置、外国婚礼展等.但是,作为以"世博花艺秀"为正题,台上表演插花花艺,台后大屏幕宣传插花花艺的"世博花艺秀",是世博会内唯一的专场插花表演.在这里,插花花艺在世博舞台上作为主角呈现,让观众把插花艺术作为世博内容来观赏,堪称为中国花艺界的盛事.  相似文献   

5.
陈佳瀛  陈萱 《园林》2012,(10):84-87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有着近1600年的悠久历史,而改革开放后,1983年上海插花艺术研究会的诞生,成为现代海派插花花艺兴起的标志.随着大量新的科技与文化思想涌入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海派插花花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时期.通过"花之韵"上海国际插花花艺展览加强了国内外的交流;通过政府职业资格平台和国内外著名大师和培训机构的合作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插花花艺人材;通过艺术研究会和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凝聚起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共同奋斗目标的几千名插花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海派插花花艺融东西方文化于一炉,利用花卉和各种新型材料的有机结合进行艺术表现,有着广泛的艺术表现性和实用装饰性,展示出强烈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虫咬植物是自然界生物链的一个环节,十分正常也很自然。而在插花艺术中表现出来,却有它的难点和独到之处。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写道:“今以万物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草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自然,则韵致丰彩,自然生动  相似文献   

7.
《园林》2006,(1)
中国传统插花在表现上较为严谨简约,或表现自然,或阐述哲理,一花一叶都是相互关联、相互映衬的。插花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器皿的支撑,这是传统形式受到限制的地方。随着现代花艺的发展,许多传统形式得到了提升,插花表达也不再受到空间和形式上的限制,从而有了更多艺术创作的自由。此款花艺作品以竹筒为花器,运用了群环组合的花艺表现手法,既体现了东方传统的线条艺术美感和内涵意境,又展现出现代时尚与张扬的个性。带有民族气息的竹制花筒,虽然不够精美,却足能表达朴素的自然美。在传统插花中,竹筒一直受到青睐,《清异录》说:"李后主每春盛……并作隔筒,密插杂花……"。至宋代更为讲究,春季花展时,即以‘湘筒’贮花。作者在配置作品造型时,独辟蹊径,选择与竹筒色感相近的新西兰麻,构成环形联合体。叶芯群环是一种现代花艺的表现手法,以竹筒为支架平铺展示,如云雾在高矗的  相似文献   

8.
邬帆  刘飞鸣 《园林》2002,(6):4-5
剑叶是棕榈科植物的未展新叶,其姿态挺直细长,形似宝剑,故而得名.过去,插花中所用的各种叶材都是成熟的叶片,各类植物的新叶因柔软娇嫩,易失水萎蔫不为人们所用.  相似文献   

9.
春天是万木复苏、桃红柳绿的季节。此款插花采用直立造型来表现日田园的景色,红绿相映,春色满园。在深色的长方形花器中,二组直立交叉造型的插花既各自独立,又互交错,很好地表现出春天蓬勃旺盛的无限生机,给人喜悦、轻盈的感非常适合作春季的家庭花艺装饰。  相似文献   

10.
并列形直立式插花是由两组直立式插花组合而成的.并列形直立式插花有亭亭玉立、蓬勃向上的特点,比一般直立式插花体量更大,较适合酒店前台和宾馆大堂场所的装饰.  相似文献   

11.
蔡俊清 《园林》2002,(11):4-5
花艺之称最初始于欧美的传统花艺.14世纪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插花倾向于图案化而富有装饰之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水清 《园林》2005,(9):10-11
谢小华1986年参加由新加坡林宝莲家政学院主办的插花学校学习。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插花艺术理论,认真投入插花艺术实践,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的重大花卉赛事中获奖。198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插花协会会员,1994年成为江苏省插花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3.
蔡俊清 《园林》2000,(12):6-6
在传统插花艺术的表现中,架构的概念是较模糊的。尽管在有些传统形式的表现上,也有构架的形式出现,如采用几架作为插花的一个组合部分,来烘托和支撑花体。同时,几架所具有的形,蕴藏在其中生命的能量,让人意识到某种自然界生命的特质,为插花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佳瀛 《园林》2010,(12):82-84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内,大大小小的花艺工程无计其数,如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展馆布置、外国婚礼展等。但是,作为以"世博花艺秀"为正题,台上表演插花花艺,台后大屏幕宣传插花花艺的"世博花艺秀",是世博会内唯一的专场插花表演。在这里,插花花艺在世博舞台上作为主角呈现,让观众把插花艺术作为世博内容来观赏,堪称为中国花艺界的盛事。  相似文献   

15.
垂直型插花是垂直线条朝上伸展的造型,垂直形插法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手法. 传统插法通常花材用量较多,以混合方式插制.现代插法可选用木本,藤蔓等多种花材插制.垂直型插花适用于空间较高的场所,宜摆饰于立柱旁或墙角部位.  相似文献   

16.
椭圆形插花的外型像竖立着的一枚"蛋",是西方古典插花的代表造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组合式双球形插花是由两个球形插花组合而成的,具有外观流畅与圆满的感觉.双球形插花与其他设计混合搭配,可用于宴会厅及大厅场合的装饰.  相似文献   

18.
天一 《园林》2009,(7):76-77
玻璃器皿是家庭中用的插花容器,用来插花,不仅可赏璨然的花颜;而且,透过晶莹明澈的瓶身,鲜绿挺拔的茎干亦历历可数,若再随自己的喜好添加上各色饰品,更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9.
美国花艺设计师因受亚洲花艺的熏陶,在其作品中有较多的东方风格。他们将日本插花和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结合进欧洲的花艺设计中,便产生了一种融合的倾向。经两种风格嫁接产生的作品,美国人尤其偏爱。欧洲一些持独特见解(反常规作法)的花艺师,以自由联想,在以线条为特征的东方插花中揉合了原产欧洲的和热带的花卉(原本在传统的东方插花中是被禁止的),效果无疑是成功的。藤枝环绕披垂,构成遮蔽效果,这样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款以叶片叠加造型为主的插花作品,只用了寥寥两支石斛兰和少许新西兰麻叶,风格清逸隽秀,耐人欣赏.而且由于是以叶材为主,作品的市场成本价格非常低廉,普通的花艺爱好者均可在家庭装饰中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