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乔更香 《山西冶金》2004,27(2):31-32,34
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中板厂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2号加热炉进行了改造,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综述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临钢中板厂连续式加热炉的开发应用情况,介绍了蓄热式燃烧中的供风、煤气、换向控制等主要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蓄热式加热炉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热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及其在加热炉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蓄热式加热炉改造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彭红喜 《冶金能源》2004,23(6):33-34
介绍了河南济(源)钢棒材厂蓄热式加热炉的改造方案及应用情况,说明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加热炉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孙茂林  王敏 《首钢科技》2006,(5):27-30,36
介绍了高温空气蓄热式燃烧技术在中厚板轧钢厂2座加热炉上的应用情况。对采用不同蓄热体及燃烧方式的2座加热炉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温空气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实践经验,为进行大型板坯加热炉蓄热式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凤芹  胡伟 《冶金能源》2006,25(1):24-25,28
介绍了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唐钢二高线步进梁式加热炉上的应用,介绍了炉体结构、蓄热式燃烧系统、控制系统及改造后的效果,并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选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梁宝才  李文军 《工业炉》2003,25(4):38-40
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加热炉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并重点对蓄热燃烧系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型钢车间蓄热式加热炉改造情况及加热炉结构特点、技术性能等,详细介绍了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8.
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钢中板厂1^#、4^#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应用,对1^#、4^#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特点及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环形加热炉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环形加热炉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国内一些环形炉上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环形加热炉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彭红喜  白一峰 《河南冶金》2003,11(3):35-36,53
本文介绍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原理,通过在济钢高线厂加热炉上的开发应用情况,说明蓄热式燃烧技术在轧钢加热炉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我国冶金工业开发应用高温低氧燃烧(HTAC)技术的基本情况。从预热方式的选择、蓄热体的选用、蓄热室的布置以及燃烧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中需在炉型设计、开发经济实用的低NOx排放工程技术、拓宽燃料使用范围以及炉压与炉气成分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莹 《工业炉》2003,25(2):4-7
根据气化燃烧的实验研究结果 ,讨论了气化燃烧过程的主要特征 ,并针对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说明这一燃烧方式在环保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湍流流动及燃烧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湍流流动往往伴随着燃烧过程。湍流燃烧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诸多实际工程问题中,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相关理论及模型纷繁复杂。本文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分类总结、综合评述。可对全面了解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的发展前景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介绍韶钢第五轧钢厂采用高、焦、转三混气实现双预热蓄热式燃烧的应用,重点介绍对高温蓄热式燃烧器结构的改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燃烧合成与粉末冶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燃烧合成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制取新方法。其工艺过程与粉末冶金十分相似。在介绍燃烧合成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的同时,比较了燃烧合成与粉末冶金的异同。注意到这两项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粉末冶金工作者最适于开展燃烧合成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在镍精矿气流干燥工艺中 ,使用粉煤作为干燥热源的生产实践 ,探讨了粉煤燃烧状况对干燥系统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粉煤燃烧室的炉体改进措施 ,从而提高整个干燥工艺的热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丁丽萍  李成之 《冶金能源》1994,13(5):29-33,55
在循环流化床内物料浓度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循环内煤的燃烧数学模型的研究,并借助模型考察了几个重要因素对循环床燃烧过程的影响。模型对煤在循环床的密相区和稀相区的燃烧过程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石横特殊钢厂在铆焊车间下料工序中对液化石油气切割和乙炔切割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瓶液化石油气的切割量相当于1.8瓶乙炔的切割量;与乙炔切割相比,液化石油气切割具有切口表面光滑,清渣容易,便于贮存,安全可靠等优点,可降低生产成本约16.6万元/a,但其切割时预热时间长,耗氧量大,点火困难。  相似文献   

19.
蓄热式加热炉应用与热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威  于宏  秦文  赵连刚 《冶金能源》2005,24(3):30-31,38
蓄热燃烧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节能技术,鞍山热能研究院开发的蓄热燃烧系统,成功应用在加热炉上,本文对流体流动、燃烧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工艺参数对Ti-C-Ni体系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研究了Ni含量对Ti-C-Ni三元体系燃烧合成绝热温度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随着Ni含量、稀释剂含量和Ti颗粒尺寸的增加,Ti-C-Ni体系燃烧温度和燃烧速度呈下降趋势。Ni在Ti-C-Ni体系中参与了放热反应。最佳的预制块相对密度为50%~60%,此时Ti-C-Ni体系燃烧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