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五种不同表观形态、强度等级的页岩陶粒,建立配合比设计方案,通过试验结果选取了合适骨料;配制了强度等级约LC40-LC60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系统地分析了干表观密度、水胶比、骨料形态和粒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而,从微观结构出发,研究了碎石型页岩陶粒表观与内部形态,以及高强轻骨料混凝土骨料-水泥浆界面的微观结构特征,揭示了硅灰对骨料-水泥浆界面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900级碎石型页岩陶粒是制备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最优骨料;抗压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随水胶比的减小而提高,硅灰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抗压强度,但受粗骨料强度制约;轻骨料混凝土骨料-水泥浆界面区的黏结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好,适量的硅灰可以改善界面过渡区,增加骨料的三维受压作用,提高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同时,LC60级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破坏面不再光滑,与低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不同工况的混凝土断裂能,并就其中一个工况进行大样本试验。根据试验和收集文献中的数据建立断裂能基于混凝土强度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双因素统计模型,将该统计模型与其他统计模型对比发现,其预测能力更好。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AS针对选用工况的试验数据进行了4种概率分布、5种拟合优度检验,得到该工况断裂能最符合的概率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从而计算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断裂能标准值GFk=66.0 N/m。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子探针(EPXM)对骨科颗粒和水泥浆体界面过渡区(ITZ)进行了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化学元素在ITZ附近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Ca、K和Fe有不同程度地集中于界面过渡区的趋势,而Si的浓度在界面处相对比较低,但随着远离界面其浓度逐渐升高。Mg、Al等元素在ITZ的局部出现,且有不连续分布的特点。通过对老混凝土中ITZ元素分布的分析,可以部分地了解混凝土内部所发生的离子和物质迁移,骨科和水泥浆体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为评估混凝土的化学稳定性乃至其耐久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的干缩影响显著,尤其是再生细骨料。重点研究了高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缩特性,通过高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干缩率仅稍大于天然粗骨料混凝土,与其基本相当。在再生混凝土中掺膨胀剂具有很好的补偿收缩效果,达到高强再生混凝土微千缩的目的。研究表明,干燥环境养护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明显大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再生混凝土更需注意保湿养护。还从界面结构和骨料特性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机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试验结果,分析了粗骨料粒径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机理,并用分形理论对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对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与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处理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粗糙度下,粗骨料最大粒径对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无显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腐蚀钢绞线的断裂失效概率模型,需要研究基于某种断裂准则的断裂抗力分布模型。首先提出了以塑性理论中的Mises应变作为断裂参量的腐蚀钢绞线的断裂准则,然后通过对14根氯盐腐蚀钢绞线试样的拉伸试验获得了46根断裂钢丝以及它们在拉断时的平均拉应力及断口处蚀坑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了每根钢丝的断裂抗力值;以此作为腐蚀钢绞线断裂抗力分布的数据样本,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腐蚀钢绞线的断裂抗力不拒绝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并得到了这两种分布模式下腐蚀钢绞线断裂抗力的分布模型(概率密度函数)。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集料-浆体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表征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硬化混凝土由集料、界面过渡区和水泥浆体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集料一浆体界面过渡区被认为是混凝土中最薄弱的环节。界面的表征手段对界面研究极其重要,在理解界面的性质、特征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界面问题研究的深入,与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有密切关系。本文归纳了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具体的研究对象,对表征ITZ的试验技术进行了评述,指出界面研究的一些潜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混凝土质量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计算出了粗、细骨料及水泥浆体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并对水泥浆体的致密程度,孔结构及水化产物各类和形态进行了描述,为水泥混凝土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路面混凝土中抛填一定量的粗集料,制成粗集料嵌锁型路面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以及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抛填粗集料后,路面混凝土的7 d和28 d抗折强度有所提高,7 d和28 d抗压强度有显著提高,粗集料抛填量为8%~10%时强度达到最大值;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抛填骨料后强度有明显增加;抛填骨料路面混凝土的收缩率显著降低,弹性模量有所提高,显微硬度测试表明抛填骨料表面的界面过渡区比普通集料窄,且显微硬度更高。由此可见抛填干燥的骨料会吸收浆体水分,增强界面过渡区,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水泥基材料组分热变形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膨胀仪测得硬化水泥浆和粗集料热变形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即时线膨胀系数相差2倍左右;经过热循环(室温-75℃)作用,粗集料与水泥浆的界面可产生微裂纹,进一步的热循环将促进裂纹扩展;120次热循环后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下降超过30%。试验结果表明组分热变形差异的存在,对处于热疲劳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将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研究编织5D复合材料轴向压缩力学性能.分析了给定应变条件下,应力的统计分布特性;给定应力条件下,应变的统计分布特性.提出了描述编织5D复合材料轴向压缩应力—应变关系统计特性的随机变量方法.为编织5D复合材料可靠性分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t分布的极限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瓦里斯公式给出t分布的极限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一个初等证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正态分布和分形分布的主要特征,借助分形理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序列进行了实证研究,估计出分形分布的参数,绘制了分形分布的密度曲线,并对其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分形分布能较好地拟合中国股票的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智能配电网(SDG)建设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简要说明了建设智能配电网对智能电网的重要性;AMI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介绍了其概念、系统组成以及优点,并指出现在发展中的不足;高级配电自动化是配电网革命性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介绍了其概念、功能组成及特征;智能配电网与传统电网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的概念、优点以及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机械加工中直接得到的尺寸经检验剔除不合格的产品后,在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间接得到的尺寸的分布规律。推导出其概率密度函数,指出概率密度具有的性质,并给出了证明,最后给出其分布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贝叶斯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洪水频率分析的方法。它把单站信息和地区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去推求设计洪水。贝叶斯方法认为参数向量θ是具有密度函数 f″(θ)的随机向量。θ的数学期望即为贝叶斯点估计,由 f″(θ)加权的 f(×/θ)构成了 x 的贝叶斯分布。本文用贝叶斯方法对 Mundeni Rru 河上的 Nilobe 站进行洪水频率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风险系统作定量分析,并准确地估测风险事故的特征参数,最终获得处理风险事故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颗粒的标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泥石流由宽粒径颗粒组成,粒径介于10-3~102 mm.通常以个别特殊粒径(如D10、D30 、D50等)或其组合(如均匀系数、曲率系数等)来刻画颗分的性质,但这些都是经验性参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也不能确定颗分曲线的函数形式.选取蒋家沟典型黏性泥石流流体样本和国内各泥石流多发区泥石流堆积土体样本,通过粒度分析,运用Matlab和函数逼近方法,发现泥石流颗粒普遍满足一种标度分布:P(D)=CD-μexp(-D/Dc),因而颗分性质可以用自然参数μ和Dc来刻画.μ刻画了土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孔隙度,Dc是一个特征粒径,代表颗粒组成的范围.根据蒋家沟大量泥石流样本发现,μ<0.10,而对高容重泥石流,μ< 0.05.泥石流容重随Dc呈幂函数增长,Dc从而刻画了泥石流的输移能力.由此确立了分布参数与泥石流性质的关系,并将其用于汶川震区泥石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对区间长度为定值均匀分布位置参数的点估计量进行了研究,得到位置参数点估计量的渐近分布,讨论了渐近分布的相关性质,给出了位置参数的区间估计及其假设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销渠道变化对企业销售物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当前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变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分销渠道变化对企业销售物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销售物流应对分销渠道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