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8)
文章分析了学生应如何借助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教师应从抽象概念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动静结合,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运用数形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操作和想象并行,充分感知,促进空间观念的深化;由直观到抽象,动静结合,促进空间观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试析江南园林山池空间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池空间是江南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利用建筑空间感知理论中的正、负空间和空间领域的概念,分析山池空间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0)
空间感知素养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地理模块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初中生学习地理内容的困惑根源在于区域定位模糊、空间感知能力弱,对区域认知、人地关系理解存在较大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地图的另类用法——手绘地图提升空间感知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需经历"观察物体—初建模型—抽象出几何图形—获取表象—思维、概括"几个阶段。小学数学的几何与图形知识,有着丰富的现实原形,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让其通过感知体验、对比辨析、图形变换和迁移转化来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5.
邰杰 《建筑知识》2006,26(4):45-50
本文主要从艺术造型学和艺术形式问题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精致细腻、柔美隽永风格的代表——苏州古典园林,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空间艺术品,并对其景园空间与绘画空间、雕塑空间的相似性、类比性进行了些许思考,包括空间艺术营造规律、空间视觉感知、空间艺术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是城市防灾系统中重要的避难空间,其建设不仅要考虑平时要求,也应考虑灾时作为避难空间的要求.除达到各项指标之外,更应从避难者心理感受、行为习惯角度对其进行设计.空间视觉感知影响避难者的行为心理.文章结合避难空间、视觉感知、校园空间等研究,从灾前空间意象、灾时空间选择偏好、灾时空间引导、灾后空间疗愈四个角度,对大学校园避难空间的视觉感知进行分析,并从各空间层级出发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街景感知的城市空间品质对空间活力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关于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缺乏对人本导向下公众感知的街道空间品质等非物质层面因素的考虑.文章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空间活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公众街景感知的评分结果测度空间品质,并将POI丰富度、时间可达性、房屋租金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系统分析了空间品质与空间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局看,空间品...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迈向精细化转型的时代,探究城市空间对人的身心体验的影响是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分类主要基于空间的功能、形式或位置等客观物理属性,重点回应与城市相关的物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体验时代下公众的精神文化感知需求。文章通过梳理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感知体验以及感知体验下的城市空间意图,将公共性交往、不同人群的成长需求、人对空间的中高阶需求等作为感知维度城市空间营造的主要价值体系,最终划分了六种主观体验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类型,以期为“高感知”城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 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 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 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 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 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 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 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 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 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 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 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 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候诊空间是医疗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开放空间的品质特征,对塑造良好就诊环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尝试通过网络数据爬取,结合SD法探索候诊空间特质与空间感知的量化关系,阐述了人对不同候诊空间的认知差异,通过因子分析简要总结因子贡献累计度,整理出对空间感知影响较强的评价语素,提炼了评价候诊空间的三个主要因子:本能行为感受因子、美感感知因子,及情感反思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