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8)
在小学语文的初步学习阶段中,基本的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字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学生才能够顺利地展开阅读并且学习其他的课程内容。因此,在低年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展开探讨,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同需求,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基于此,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与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传授正确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43)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进行后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但很多学生反映识字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学习体验不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确保识字教学达到既定的效果,就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前提下建构趣味识字课堂,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不断提升识字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为此,让学生对汉字学习产生兴趣至关重要。文章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展开探究,提出了几点具体策略,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4)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于识字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掌握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利用趣味阅读拿来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另外,教师还需要将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开展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这样才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8)
我国学生的阅读起步阶段比照母语是字母国家的儿童要晚很多,识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基础,只有认识足够多的字,学生的阅读效率才会有所提升。但是,从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普遍存在识字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并不浓,导致阅读教学也难以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探寻识字教学方式,提升识字教学效率。基于此,探究利用拓展阅读进行大量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最新改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识字量大、多认少写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使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推进识字教学的有效进展,教师在充分研究低年级识字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趣味识字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理解、记忆汉字,巩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9)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来讲,识字教学不仅有助于今后的语文阅读,还能提升其写作水准。但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基于这种情况,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逐步优化当前的识字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利于学生发展的识字教学。本文就以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研究课题,系统地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9)
<正>一个人的识字能力是其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能力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贯彻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这个说法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让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进而有利于他们尽早进行独立阅读。我在将近十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识字既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高效阅读与自主写作的奠基石。因此,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益也就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指导方法、搭建平台和拓宽渠道等三个方面,浅显论述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