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要想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注意联系生活,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转变品社课教学方式方法与评分制度,利用社会热点,展开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应该如何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提出了几点有效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的基本属性,生活化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遵循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品德回归生活,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理念,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层面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实施"生活化"策略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生活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7)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中的"眼高手低"与"高分低能"情况,教师应该强化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改变生活。尤其是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进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可立足于生活情境,打造生活化数学知识学习模式;例题讲解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习题中的生活特质;设计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7)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品德塑造的重要阶段。当前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小学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多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故文章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品德课堂中,并重点提出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相应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新课程以生活化教学形式为学生的成长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采用了综合的生活化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并采用了以下几种综合的生活化教学激荡课堂:1.现实与虚拟结合的生活化教学,使课堂逼真2.生成与开放结合的生活化教学,使课堂精彩3.熟悉与陌生结合的生活化教学使课堂丰富4、普遍性与个性化结合的生活化教学,使课堂多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0)
在小学教学中设立品德与生活学科,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课堂回归生活。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进行思考论述。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7)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强调"要想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其关键是要让学生得到自由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的头脑"。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新的教学理念亦反复强调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对此,小学品德与社会,其本身作为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高度关联的学科,若能赋予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则势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继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所以,教师对于授课的形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更新,重视及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从自身的基础环境入手,推动教学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构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4)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主旨是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身边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品德与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会正确待人处事方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学习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设计许多教学活动,这样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一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讲解课本知识,不关心学生是否理解吸收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必须要把握教学的一个"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
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直接关系着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教师除了要重视教学方式,还要促进课堂讲授的"生活化"。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深入"生活化"问题进行了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