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
如何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双向互动的高效课堂,实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转变,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培养学习兴趣、设计导学案、课堂预习自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感悟出一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知识本位的高效课堂症结与危机在于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重知识本位轻情感培养、课堂教学方法重模式轻实质、课堂教学评价重知识掌握轻理解运用及情绪情感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鉴于此,分析核心素养对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理解、教学过程价值选择、教学方法价值回归、教学评价重构之价值与意义,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新路径在于"觉醒教学理念,引领高效课堂教学目标重塑;关注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通用学习能力;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达成度’"。期待素养本位的教育理念能够引领高效课堂产生质的飞跃,实现教学育人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0)
打造英语高效课堂除了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生角色等,还应该关注教师的爱心、学科教学管理、教师气质、专业素养、自我反思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等"课外工夫",多管齐下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8)
<正>"真学课堂"要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在愉快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通常先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和解答问题,对存在的疑问由任课教师辅导,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努力解答疑难,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推动"真学课堂"教学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加强师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1.创设教学情境,有效生成互动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将教学内容更为真实有效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互动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它是以"学导结合,自主探究,构建师生共同成长课堂"为课改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核心,积极探索课改新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使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初中生虽然已经形成了独立自主意识,但是自制力和自控力还有所欠缺,对外界的不良诱惑不能彻底抵制,再加上初中生还没有树立完善的是非观,初中阶段的德育任重道远。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开始大力倡导"三学合一"教学模式,运用"三学合一"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合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1)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课本为中心,迫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大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学课堂的教学要求,更无法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来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由于"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师生的素质有较高要求,因此,它的应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针对大学课堂的特点,对"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里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以及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5)
高效课堂,是众多教师热议与研究的话题,这也是新课改中"少教多学,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如何权衡"教"与"学"的课堂时间比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最好的学习状态,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难题。以"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8)
新课标要求教育者将眼光放在未来,打造人文学科,尊重学生情感。良好的师生互动正是帮助学生走进历史、学习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提高师生互动为主题,探讨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