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1)
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道什么是善良和正确,就一定会去实践它。在孩子的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要发挥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合力,通过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正确认识,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手段,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全面落实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孩子早期教育是当今社会上各个家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那孩子的"深度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在孩子早期日常的数学教育中,总结得出数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那么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是通往学习数学的桥梁。用孩子提出的问题引领孩子进行"深度学习",这个过程就是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9)
通过对"虎妈狼爸"在学习上严格要求、限制孩子自由、注重传统文化和多方面培养孩子等家庭教育表现的分析,揭示其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有着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从而有利于全面地对"虎妈狼爸"式教育进行评价,最终在家庭教育上进行反思,提出父母要做到学会相互沟通、制定家庭规矩、培养综合素质、建立惩罚制度和重视发展的阶段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
本文分析母亲教育与引导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指出母亲对孩子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良好家庭氛围和情感融合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指出母亲教育与引导中出现的与孩子的沟通低效、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够、对孩子保护过度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把握时机有效沟通,反复实践增强自信,恰当保护巧妙放手等策略。由此来较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
<正>教育,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老百姓关注最多的话题。教育是家庭、国家的希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作风。我想,教育的主要思想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品质和教授孩子知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孩子的长远发展,孩子的终生发展,孩子的实用发展。为了学生的长远未来着想,我们还应该教授学生的就是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后,可以更轻松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减少和教育转化学困生是当前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我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调查,分析发现其形成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自身经历和感受阐述学困生的成因,并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重视学困生转化的一些对策,巧用赏识,开启学困生成功之门,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让学困生在一种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7)
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可是对下一代的教育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让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我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因为孩子是我们的生命的延续,是社会的未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关乎家庭、社会甚至世界的大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父母的影响是最为关键和重大的。父母的素质、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只有重视家庭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未来才是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0)
<正>课堂英语教学是基础,家庭英语教学是补充,两者关系密切。家教英语对课堂英语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两者教学方式方法接近,目标一致,则相互促进,效果显著。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导入创造教育理论,设计教学方案,付于实施,经过实际观察,反复论证,分析研究后得出创造性英语教学方法和成功英语教学经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正式上学前已经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幼儿园就是孩子的一个过渡学校,而孩子上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6)
<正>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式,针对"421"家庭模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学校如何带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孩子成长教育,如何达到家校共赢,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完成的教育任务。一、健全组织,提升教育水平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2)
苏霍姆斯基曾说:"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是否一致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一致性较差,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空有其表的房子,一碰就会倒塌。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完善。家校共育,需要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家庭,需要家长走出家门加入学校管理,进而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后续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