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
美术教育是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素质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真善美,逐步形成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其次要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3)
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对幼儿培养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德育占首要地位。因此,要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分析儿童对音乐教育的接受性,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法制教育对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李克坚,王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荣与辱、公正与偏私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信念维系人们的行为。法律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重要工具。道德与法律有着共同经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7)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爱国主义,可以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正确的道德品质意识并不了解,经常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中学生留守现象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摆在了广大中学教育者面前。本文站在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高度,深入分析了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探索途径,以促进留守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和报恩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家校联系并关注“特别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知恩、懂恩,学会感恩,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两字,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凸显了出来。关于语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夏丏尊先生曾有这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未来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出众才能,还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笔者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逐渐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培育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应是整合学科或跨学科教学资源,把"聚焦学科"的课堂升级为"聚焦素养"的课堂,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找到师生共鸣的节拍,形成灵动的教育和师生发展合力,达到"教学灵动、过程优化、素养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