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在新教材中,以人为本为根本理念,尤其是在人教版教材中特别突出。人教版教材是依据具体所需制定内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探究人教版教材对开展数学教学具有实用价值。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学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5)
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的吃力,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在探索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消除对数学的畏惧感,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此,主要对探索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之一,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7)
生本教育理念与传统应试理念相反,更为注重学生的体验,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需在高三数学中有效渗透。基于此,从高三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将生本教育内涵为基础,以人教版教材为案例,阐述高三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的策略,为高中数学教师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4)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集中思维教育,学生大都是按照常规性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这造成了学生思维模式单一、僵化。新课程理念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带来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逐渐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让学生有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从单方面传授教材知识变成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情境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生动,在实现教学知识性的同时还能具备趣味性与探究性。通过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来让学生置身其中,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遵循学以致用的基本教学理念,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更为全面性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对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4)
新课改的理论核心就是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改的理论也逐渐得到拓展和完善。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老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老师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小学基础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对抽象化的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老师要想深化学生的思维,可以借鉴素质教育理念中的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6)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非常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知识,找到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在分析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保证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30)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具备较好的数学能力和素质,提高他们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探究,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通过对教材和新课标理念的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科学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来使每一堂课都高效地完成,通过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内容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