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市售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发现风险并提出合理监管建议,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等相应检测方法对市售490批9类化妆品相关质量风险项目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类化妆品的风险状况.结果从490批化妆品中共检出57批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主要来自于低端市场,产地集中在广东省,婴幼儿化妆品检出非法添加物质酮康...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相应的测定方法对市售518批烫发类化妆品进行巯基乙酸及pH值的检测,并对巯基乙酸检测结果、标签标识及批件配方一致性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烫发类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发现风险并提出合理监管建议。结果表明,总体不合格样品97批,不合格率18.73%,巯基乙酸测定值均未超出限度,但66批次不合格的样品是由于巯基乙酸测定结果与标签标识及批件配方比对不一致导致的,1批次pH值未达标,31批次不合格样品是单纯标签或批件问题。针对结果进行多维度比较及关键指标测定值的深入剖析,提出针对烫发类化妆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加强此类化妆品集中区域或标签标识及批件等不规范问题的专项抽检,尽早市场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广东省内生产领域化妆品安全形势,本文汇总了2020年广东省生产领域化妆品安全监督监测结果,对其不合格项目、问题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2020年共监测650批次化妆品,检验结果合格607批次,不合格5批次,总不合格率0.77%;发现问题产品39批次,问题发现率为6.00%。化妆品中染发剂超标、微生物超标仍是未来化妆品监督监测中需要重点监管的项目。标签不规范仍是导致防晒类和染发类化妆品成为问题项样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和《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中相应测定方法对市售的50批海藻面膜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及防腐剂的检测,并将防腐剂检测结果和标签标识比对,分析海藻面膜类化妆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发现风险并提出合理监管建议.结果表明,检出不合格样品17批,不合格率为34.0%,不合格项目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浙江省市售氧化型染发剂中染料的使用情况和染发剂的质量安全情况,对2018—2021年我省国家监督抽检的268批染发剂进行了32种染料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胺、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4种染料组分的检出率较高。总体问题样品125批,占比为46.6%,包括检出禁用组分5批及限用组分超限量添加6批,125批样品“检测结果与批件配方”不一致,125批样品“检测结果与标签标识”不一致,17批样品“批件配方与标签标识”不一致,分析了此类产品的风险点,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综上表明浙江省市售氧化型染发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呈稳中向好趋势,但该类产品包装标签的规范性及标签标识与批件配方信息的一致性仍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化《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21种防晒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体系获得分离度更好的21种对照品图谱,并对市售的174批防晒类化妆品中的防晒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74批样品中共检出16种防晒剂,其中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的使用频率最高,为92.40%,其次为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和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分别为50.88%和49.12%。所检防晒剂用量均未超过规定限值。其中,2.30%的化妆品标签标识防晒剂与实际检出结果不一致,且均来源于网络流通领域。因此,建议化妆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流通领域的防晒类化妆品的监管以及强化对化妆品标签标识的管理。此外发现新的风险点:部分产品中胡莫柳酯的含量超出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最新认定的安全浓度;二氧化钛添加率较高,但缺少纳米型二氧化钛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张静雅  刘红  李丽霞 《广东化工》2022,(11):203-205
为调查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添加情况,了解化妆品标签标识情况,按照2015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抽检的239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指标包括防腐剂、激素、金属元素等理化项目。重点关注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同时与产品标签标识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抽检产品全部合格,检出防腐剂的含量均未超出限值。防腐剂实际检出结果与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不一致的情况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王莉  曾浩洋 《广州化工》2023,(5):112-114
为了研究本地市售染发剂中染料使用情况,分析安全风险,为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相应的检测方法对市售28批染发剂进行检验并分析。研究结果中不合格率为29%,不合格主要体现在批件配方与标签标识及检测结果之间不符;染发剂成分多为混合使用,最常使用的三种染发剂为:对苯二胺,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研究提示染发剂使用情况及批件标识有待进一步规范,应持续进行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对苯二胺等32种组分的测定方法对市售25批氧化型染黑用途染发剂进行检测,并对组分检测结果、批件配方、标签标示三者进行比对,研究分析该类染发剂的生产和质量状况,发现风险点并提出合理的监管建议。结果表明,32种组分中涉及的8种禁用组分均未检出,24种准用染发剂组分中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有6批样品超限量添加,17批样品“检测结果与批件配方”不一致,16批样品“检测结果与标签标示”不一致,?5批样品“批件配方与标签标示不一致;总体问题样品17批,问题发现率为68%。针对结果提出加强对含苯基甲基吡唑啉酮组分染发剂的监督抽检,开展包装、标签标示专项整顿的监管建议,并对超限量添加苯基甲基吡唑啉酮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威海市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现状,强化化妆品经营环节的卫生监管,规范化妆品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方法对威海市化妆品批发市场、美容美发店、药店、大型商场、超市、个体经销商销售的化妆品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分类进行登记,并依据相关法规及规范进行判定。结果普通用途化妆品合格率高于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标识不合格,虚假、夸大宣传是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不合格的两个主要方面。结论应加大流通领域化妆品卫生监管力度,完善化妆品监督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2020年中国化妆品法规更新动态的情况,通过梳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以及配套文件并进行解读,帮助化妆品企业深入剖析化妆品监管政策变化并进一步了解法规要求,从而更顺利地应对化妆品法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通过对安徽省市售的防晒类、染发类等11类化妆品进行监督抽检,客观评价辖区内化妆品质量安全状况。结果发现抽检的11类500批化妆品中不合格样品为15批,不合格率为3.0%。由此可见,安徽省市售化妆品监督抽检结果总体尚好,但非法添加激素等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及指标范围,加强标准的制修订,提升化妆品检测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当前化妆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化妆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点,为今后化妆品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方向。对6209件化妆品进行了微生物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年份、检验指标、类别、包装类型、国别、适用人群的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得出质量安全风险点,并分析原因,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点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汇总2018~2021年梅州市化妆品监督抽样检测结果,从样品类别,被抽样单位、不合格(问题)项目等不同角度对近4年共296批化妆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妆”字号和“消”字号婴幼儿护肤品检测结果的明显差别,标签标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监管风险点,提出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宣称保湿滋润的国产非特殊用途护肤类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5批化妆品进行了12种防腐剂的测定,并对防腐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频率和使用量范围进行统计分析,比对标签标识与实际检出防腐剂种类的一致性.结果在25批样品中共检出5种防腐剂,其中4-羟基苯甲酸甲酯使用频率最高,为64.0%,其次为苯...  相似文献   

17.
王涛  李雪玲  农浚  朱斌 《广东化工》2022,(20):210-211+195
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验的供试液制备,参考《中国药典》使用标准菌株进行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含中和剂的SCDLP液体培养基、改良卵磷脂肉汤、D/E中和肉汤制备供试液,加菌计数回收试验结果及控制菌(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检出率,均优于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用生理盐水制备供试液。其中采用D/E中和肉汤进行样品制备,对样品中防腐剂的中和效果最好。为提高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准确性,建议样品的供试液制备应选用适宜的中和剂,以消除样品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化妆品卫生质量,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第四部分对123件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同时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菌,对此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结果显示抽验的化妆品卫生质量较好,合格率为100%。但采用常规方法,有48%的化妆品阳性对照大肠埃希菌未生长,有33%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生长,即使把培养基的量增大至500 mL,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未生长率依然有10%和5%,因此应该对化妆品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状况,对2021年广州市1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139间化妆品生产车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现场采样的检测方法,对广州市1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139间化妆品生产车间(包括配制间、灌装间、半成品储存间、清洁容器储存间、包装间)进行空气悬浮粒子、微生物指标、其他相关技术指标静态的现场检测及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动态的现场检测。结果:139间化妆品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要求的有132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合格的有133间,其中悬浮粒子的合格率为94%,浮游菌的合格率为100%,沉降菌的合格率为100%,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为95%。结论:广州市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车间环境卫生状况较好,但仍需加强生产车间风速、压差、空气中悬浮粒子、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2018—2019年我国染发类化妆品监督抽检结果以及注册情况,分析我国染发类化妆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监督抽检结果表明:染发类化妆品中添加禁用物质或者超限量使用染发剂的情况较少,但是擅自更改配方的问题较为严重.对染发类产品注册情况分析表明,在1773件染发类产品中使用的染发剂共有54种;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染发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