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存在的不足,研究从城市总体层面出发,首先对现有工业建筑遗产进行调研和梳理,然后从历史赋予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保护与更新的相关价值两个方面建立双指标模型评价法对长沙现存工业建筑遗产进行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长沙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基本策略:建立分级保护体系;划定保护片区,建立分区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再利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遗产的保护思路与方法、发展历程和再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反思我国目前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上的欠缺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需要寻找城市区域发展与地块复兴需求的共通点与平衡点。苏州部分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过度商业化、空间封闭化及文化特色的缺失,导致地块实际运营情况并不理想,地块活力缺失,并没有在改造利用中得到发展。文章结合苏州工业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功能植入、空间优化及文化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法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对中法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遗产的保护思路与方法,发展历程和再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反思我国目前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上的欠缺与不足,提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唐斌  阳建强 《中国园林》2022,38(4):104-109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分析。从景观概况,运营、范围、目标、策略、经济和评估可持续方面对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国策和现实问题,从工业遗产景观保护的理论、制度、层级、目标、模式和主体等方面对我国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在我国建立面向可持续的,地区发展综合目标、整体系统规划管理、多元伙伴机制耦合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新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对工业遗产现有内涵界定和既定评定标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杭州市区工业遗产现状,并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构建杭州工业遗产评估与认定标准体系,提出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框架,以及分级、分类的保护措施与要求.主要划分为三个级别加以保护:一级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严格参照相应的文物保护法规执行;二级工业遗产保护遵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执行;三级工业遗产保护按照一般遗产建筑,保护其主体结构,特征及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做好保护性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遗产由于具备人类历史的物质承载性和城市发展的见证作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存量更新阶段中的重点改造对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价值认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为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998—2020年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梳理从事该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和作者信息,归纳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前沿热点,分析可持续性保护发展与适应性再利用的方法,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划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完善期、提升期等4个发展阶段;并通过关键词聚类量化分析提出当前“基于风险评估防控的预防性保护、基于多领域融合的补救性保护、基于可持续性的保护和管理、基于当代价值实现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等主要研究热点,最后从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科学体系、完善修复技术、重视棕地生态修复、创新再利用模式等方面指出未来适合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黄琪  亢智毅 《新建筑》2014,(2):78-81
以英国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等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为例,从工业遗产价值认知的社会基础、法规的引导与控制、新兴创意产业载体等方面,探讨英国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有机融入城市的更新进程,同时分析了上海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比较,以期为上海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施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目前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内相关研究数量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场合中,其主体设备埋置于地下,所以对这种形式遗存的保护和展示利用策略与常见的地上工业遗存大不相同,需采取独特的方法与技术。西安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批大型污水处理厂,以其遗址区再生利用改造研究为例,基于价值和特征的认知,从历史格局传承、现代功能植入、设施本质展示三方面,提出了该工业遗址区的活化再生利用设计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毅杉  夏健 《工业建筑》2008,38(4):27-31
城市工业遗产是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多元角度的研究,目前我国从城市整体角度研究,特别是从整合城市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相对比较匮乏。从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角度对其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提出城市工业遗产融入到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的整体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财富,但是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重视程度不高。本文以徐州市下淀片区老徐钢工业区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其现状自生条件,通过构建工业遗产价值保护体系、建立多级指标与权重,对老徐钢工业遗址进行价值评估与分析,试图通过对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策略的研究,找到正确对待工业遗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迅速展开,工业遗产再生时代已经来临。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对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探索,实施成效显著。本文从遗产管理、经营模式以及遗产与城市关系等方面,对澳大利亚三个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剖析,提炼出城市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三种模式,即法定机构主导的一体化模式、多方协力合作的微改造模式,以及政府持续引导的城市更新综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再利用模式的适用对象、范围、预期效果等进行比较和归纳,着力探寻"能用管用好用"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模式,以期为我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由工业型社会逐步向服务型社会过渡,工业遗产在城乡发展中的保护与再生问题面临巨大挑战。文章从工业遗产的含义和价值出发,整理了中外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研究的溯源与现状。通过分析工业遗产的特点,结合国外经典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案例,提出了四个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于磊 《华中建筑》2014,(12):124-128
目前国内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定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价值评估体系和价值认定标准,这对于工业遗产的认定分级、保护及后续的再利用带来诸多的不利。文章在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研究英国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从英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机构立法、保护的制度方式以及工业遗产价值的评定标准等方面加以研究介绍,以期对中国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定标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改造实践与研究的分析,梳理其保护再利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归纳不同类型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意义与适用范畴,进而把握相关实践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内涵和启示,为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后工业社会旧城更新中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的研究基于生物共生的理论,试图从生物学"共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改造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并阐述该策略常用的6种技术方法;最后结合案例对其中3种思想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产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济源市"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我国工业遗产的重要构成。本文通过对济源市"三线"工业遗产进行资料收集和实地测绘调研,梳理和分析济源市"三线"工业遗产现状。结合济源市"531"兵工厂改造为研究对象,进行保护再利用模式与改造策略探研,以期对"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青岛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润生  朱宁  高琦 《工业建筑》2013,43(1):14-16
通过介绍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分析青岛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并借鉴优秀改造实例,探讨工业遗产保护应以追溯城市记忆和提高工业遗产适应性为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作为目标;以强调工业遗产的"真实性"、合理制定保护和再利用方式及具体策略为主要内容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量实践项目的落地证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对于保留城市发展印记、延续城市发展文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经历了建筑设计方法角度的探索、产业功能更新角度的探索以及遗产综合评价体系角度的探索3个阶段,在理论层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即基于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策略,通过解析综合评价过程的各阶段性作用,并体现综合评价过程的设计作品进行整理和剖析,以便对未来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