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油田原油脱水工艺过程中各种立式、卧式罐的工艺特点,论述了应用液位、界面系列仪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及技术可行性,通过对油田近几年应用的液位、界面仪表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初步论述了典型仪表比较适合油田生产应用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并探讨了微机根据测量仪表在罐内液、界面的动态变化自动确定工况,并按仪表输出值自动优化控制监测对象变化的指导思想.讲述了油田原油脱水处理罐液、界面自动监控系统的组成、控制解耦模型的建立及软件设计,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构成图和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2.
纤维增强热塑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永  柴秀娟  艾罡 《炭素》2011,(2):43-45,14
界面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占有很大比例,界面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决定着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因此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结晶型热塑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和非结晶型热塑树脂复合材料界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阶段油水界面液位测量方法的测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雷达测量油水界面液位的方法,介绍了使用雷达测量油水界面液位的原理和设计方案。同时,对信噪比较低时,液位信号的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使用Rife结合Quinn的方法估计信号频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均方根误差较小,估计性能优于传统的Rife法和Quinn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介绍用于工业中物位(液位)测量、密度测量、重量测量、厚度测量、水份测量、硫测量等辐射式仪表的基本原理,技术性能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纳米SiO2改性树脂作为树脂基体,以连续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掺入树脂中百分含量对树脂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纤维浸润性、微脱粘、层间剪切强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常温下,基体树脂和增强体纤维浸润性能下降,单丝纤维与树脂微球的界面剪切强度和复合材料单向板层间剪切强度在某一含量范围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受力状况下对界面结合的要求 ,着重介绍了微量冲击和临界纤维断裂长度分析两种检测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及其研究成果。通过对单丝纤维断点周围基体树脂形态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判断优化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界面胶接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植物纤维(指植物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天然高分子,通过共混工艺生产的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简称PFRTP)复合材料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新途径。由于该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加工性能好及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因而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木粉就是植物纤维中的一种,由于植物纤维有较强的极性,使其与非极性树脂(如PP、PE等)间的界面润湿性、界面粘合作用极差,导致未经表面处理的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较低。因此解决好植物纤维与树脂的相容性,改善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界面胶接作用是提高PFRTP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进行了木粉填充改性PP、ABS树脂的实验研究,对如何改善植物纤维/热塑性树脂界面胶接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原油储罐多液位界面参数测量中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递归累积和序列数据拐点检测原理的界面参数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液位界面参数测量仪采集的序列数据,递归地调用基于累积和的序列拐点检测算法,利用拐点数据的特性作为储罐内部多种介质的分界点,从而判定多液位界面参数的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精密伺服界面计。界面变化时,浮子所受浮力也相应发生改变。基本原理是根据浮子浸入不同介质所受浮力不同,当测量系统包括伺服控制,界面位移测量和数据显示三个部分。利用浮力改变产生驱动电信号,该信号驱动伺服电机收放钢丝牵引的浮子。测量钢丝位移量与初始界面位置比较,得到当前界面位置送显示单元。测量误差主要由钢丝重量变化和介质黏性阻力产生。实验表明,借助经验公式计算补偿钢丝重量变化,改进浮子表面结构,是减少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油罐除水自动控制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晓航 《当代化工》2002,31(1):46-47
提出了用电阻法测量油罐内油水界面位置的方法 ,通过仪表将油水界面的过渡段电阻分拣出来 ,并换算成高度 ,从而指示出油水混合界面的上下范围。当混合界面的上界达到警戒位置时 ,仪表指令排水阀开 ;当混合界面的下界达到警戒位置时 ,仪表指令排水阀关。此方法为油罐除水操作的自动化控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从多尺度层次探明水泥基体与透明树脂界面以及偶联剂对界面的改性作用,利用硅烷偶联剂A-151和液体铝酸酯偶联剂处理水泥与树脂界面,采用抗拉和斜剪、显微硬度、FTIR和ESEM等测试手段从宏观、细观、微观尺度来表征界面的粘结强度、显微硬度、微观形貌和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宏观方面,硅烷偶联剂A-151和液体铝酸酯偶联剂能大幅提高树脂-水泥界面抗拉和斜剪强度,28 d强度至少提高73%和40%.在细观方面,偶联剂改善了透明树脂与水泥基体界面显微硬度,特别是在界面-10~10 μm区间内,且降低透明树脂"性能减弱区域"厚度达100 μm.在微观方面,硅烷偶联剂A-151、液体铝酸酯偶联剂与水化硅酸钙CSH中羟基OH反应分别生成Si-O-Si键和Al-O-Si键,偶联剂促使水泥净浆与透明树脂更好地融合,极大地改善了界面粘结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在锦州召开全国计量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计量局制订的贮罐液体计量系统采用称重法计量仪表的规程讨论稿,明确了今后我国的贮罐液体计量系统应采用称重式计量仪表。采用称重法计量液体的重量,可节省密度分析、温度测量、密度修正、液位测量等多道繁琐手续,减少积累误差,从而使计量过程更为合理。目前我国生产称重式的计量仪表的厂家只有上海自动化仪表五厂,该厂生产的GGY—01型贮罐液体称量仪和GGY—01X—G型贮罐液体称量仪显示仪表配套后,能用以计量贮罐内液体的重量。由于被测液体并不和仪表直接接触,仪表可适用于很多种工业液体(如有泡沫、波动、粘性、腐蚀等等)的计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碳纤维/PMR-15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破纤维表面采用了冷等离子体或冷等离子体接枝的处理,改善了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力,从而改进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等;论文工作中利用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波谱等方法对界面的形貌及组成份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计算机图象识别法使透视电镜的形貌图象变得更为直观与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氧水生产中界面测量系统的原理、特点以及传统的原始设计给测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仪表不改型的情况下,对负导压管的安装进行了改进,并将负压管风充入密度较稳定的脱盐水,在变送器加一定量的负迁移后,消除了工况和环境温度对取压的不良影响。为工艺生产提供准确、稳定的测量界面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油田多数原油罐油水界面监测还处于人工阶段,部分实现信息化,但存在测量误差较大,兼容性差,用户界面操作复杂等问题。基于ZGL双液位测量仪的原油罐油水界面监测系统采用三层模块结构设计。硬件测量模块通过ZGL双液位测量仪采集温度和矩阵点数据,数据通信模块采用MODBUS_RTU协议传递数据信息,监测统计模块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得出报表、图表和报警信息等,层次明确,易于部署,兼容性强,使用方便。提高了油田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为油田原油罐油水界面监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受力状况下对界面结合的要求,着重介绍了微量冲击和临界纤维断裂长度分析两种检测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及其研究成果.通过对单丝纤维断点周围基体树脂形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判断优化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当前在油-水两相介质界面测量方面经常采用的仪表,并通过分析仪表的原理和发展情况,总结了各类仪表的使用条件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李翠平 《小氮肥》2007,35(12):23-24
公司新安装的Ф1500mm合成氨系统中,氨分、冷交液位的测量使用了UYB-8005C物位仪表,它可将物位参数的变化转化为标准的电流信号,能真实地检测出高压容器中液位变化,而且使高压容器中液位计的安装大为简化。公司采用这种液位计配以高质量的调节阀组成合成氨高压液位检测白控系统,解决了氮肥行业长期使用同位素测液位所带来的射源折旧、废源处理及射线安全防护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Endress+Hauser公司推出全新的具有界面测量功能的导波雷达Leveltlex系列。该系列导波雷达可以同时测量界面和液位总高度,利用雷达的回波原理来检测总液面和界面的位置,并运用功能强大的TOF软件进行数据和图形分析。弥补了电容物位计不能同时测量总液位高度的缺陷,与传统的浮筒液位计相比,维护难度和费用大大降低。种类多样的型号FMP40,FMP45,FMP41C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化工、油气、制药、食品、采矿、水泥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将与E+H公司原有的电容物位计及GAMMA射线物位计一起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液位界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受力状况下对界面结合的要求,着重介绍了微量冲击和临界纤维断裂长度分析两种检测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方法及其研究成果.通过对单丝纤维断点周围基体树脂形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判断优化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