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本文从课堂教学环节、实验实践环节和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新体系,对非电专业该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强国战略的出台,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理念,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指明方向;随后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的工程专业认证理念,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气设备"课程建设的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习能力和电气知识为目标,以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设备选择、设备布置、识读电气一次二次图为主线,构建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从事电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国家的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给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转型正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也都明确指出新工科建设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结合风电产业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能方向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建立了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升学生的软硬综合技能,构建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风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实践教学环节多的特点,提出了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工科高等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阐述了电子技术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途径及实施方法。通过近两年的实施初见成效,证明该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子技术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工程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竟争力,为现代大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贯彻高校质量工程,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课题组结合塔里木大学工科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改革实践,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建设,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对工科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高校质量工程,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教学体系,课题组结合塔里木大学工科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通过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改革实践,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实验室开放的内涵建设,在培养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明显的成效,并对工科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倡导“零适应期”教育理念回归工程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热点,以工科教育的要求为依据,提出将"零适应期"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加强仿真教学与培训,激发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加强仿真教学与培训,激发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加强职业培训中的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人格塑造,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期望通过倡导"零适应期"教育理念,使工科教育回归工程与实践,体现工科教育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刘燕 《中国电力教育》2012,(27):81-82,84
卓越计划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高校应该联合符合本专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构建基于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现代工程实训平台。在论述了常熟理工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较为详尽的阐述了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建成的两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特点,指出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应将专业工程要素融入工程实践与实训项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应用科技大学中信息电气类专业的本科生为例,从鼓励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实践项目、加大企业在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的参与度、鼓励教师下企业和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践考评机制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通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提升,使之成长为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分别介绍了适应该专业背景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网站建设和考核体系。提出的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职业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实践教学中的实习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能直接满足"新工科"需求的机电类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本文将"新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机电类学生的实习环节中,创建一整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实习教学模式与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机械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当今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融有限元分析技术于专业认知教育、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改革活动中,达到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和熟练使用CAE软件进行工程实际分析的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土木工程建设迅速发展的人才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创建了“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实验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四结合”为原则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于2010年成立"电气工程专业综合实践基地"。从三方面探讨了基地建设措施:构建"阶梯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打造校内工程训练平台——电力系统三维全景动态模拟平台,再现真实的发、输、变、配全景过程;与重庆三峡水利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于2012年获批为重庆市"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证明该基地采取了切实措施打造了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工程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针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不足,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深化校企联合创新的机制,提出以"产业为方向,企业为载体,高校为平台,学生为主体"的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有创意、懂创新、能创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的迅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手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以“强化辩证思维、促进研究探索、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率先在2006年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成果第一完成人负责的6项国家质量工程等支撑下,实施“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的五位一体改革思路,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整体性,实践与研究体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金陵科技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基于校企联合理念,提出应将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形成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践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加快知识更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该课程需要在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对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