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粉煤灰掺量和细度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莹  谢友均  刘宝举 《水泥》2003,(12):4-6
研究了不同掺量、不同细度的几种粉煤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水泥凝结时间有很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其延缓程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粉煤灰的细度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谢友均  黄莹  刘宝举 《粉煤灰》2003,15(6):9-10,41
对掺量0%~50%及六种不向细度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其延长程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粉煤灰的细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不显著,但粉煤灰磨细后,由于活性点增多,凝结时间略有缩短。  相似文献   

3.
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是水泥性能检验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也是考核各个检验单位检验水平的重要项目之一。GB/T1346-2011相比2001版,凝结时间检验方法的主要变化在于试样成型操作及凝结时间判断方法上。对比两个标准的成型操作手法可知,2011版标准更加注重操作的细节,强调轻轻拍打,不能过于压实试样,舍弃了原来的插捣和振动操作。在拍打过程中,由于水泥浆的黏性,使得拍打操作不易进行,且在拍打中,每个检测员的力度不同,造成了水泥浆充实试模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样的密实程度、孔隙率及含气量大小,进而影响了水泥水化进程。经比对试验发现,成型操作是影响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检验偏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1课题背景水泥凝结时间是水泥性能检验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长久以来已经有很多文章探讨过有关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1-3],然而如何才能够做好水泥凝结时间检验,至今仍旧是一个难题。在日常实验室水泥物理性能比对活动中,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往往是比对指标中数据离散最大的参数之一[4]。现行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标准GB/T 1346—2011[5]中,其水泥凝结时间检验大致可以分解为四个主要过程:一是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二是成型试模样;  相似文献   

5.
<正>1前言水泥性能检测是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综合鉴定方法。水泥检验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水泥检验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标号水泥的性能与强度属性等基本常识。目前,国内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混凝土生产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水泥试验技术人员与检测设备,在水泥检测中,经常遇到水泥凝结时间、强度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在水泥检验中,影响水泥凝结时间、强度的主要因素。2影响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的主要因素2.1水泥温度对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温度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水泥水化的诱导期,水泥浆体的可塑性基本不变,然后逐渐失去流动能力,开始凝结,到达“初凝”。接着就进入凝结阶段,继续变硬,待完全失去可塑性有一定结构强度,即为“终凝”。如果初凝时间过短,往往来不及施工;如凝结时间太长,又会妨碍工程进展,造成实际工作的困难。为此水泥生产厂应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予以研究。温度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JC/T453-1992〈自应力水泥物理检验方法〉标准是199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十多年来,该方法标准的实施对自应力水泥的检验及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次标准的修订,主要是用ISO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代替原强度检验方法,因此必须重新确定胶砂试件成型时用水量的加水系数K值及脱模强  相似文献   

8.
浅析水泥凝结时间检验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前水泥凝结时间检验过程中存在的操作差异进行比较,发现人员成型试模操作差异是造成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结果离散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发现量水法相比称水法,标准稠度用水量稍稍偏大,但未影响水泥标准稠度试验结果,对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试杆法比试锥法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反映更为敏感,在检验工作中应尽量采用试杆法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用试锥法测定的具有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用来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时,普遍比用试杆法的测定结果略短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采用试锥法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应选用试锥下沉深度在(29±1)mm的范围,具有这样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用来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才能够使其和用试杆法检测所得的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相对接近,才更加合理,减少实验误差,从而保征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邵长高 《水泥》1990,(12):31-33
一、前言我厂是一个年产4.4万吨,φ2.2×8米盘塔式机立窑生产的地方小水泥企业,自1985年以来,采用萤石-石膏作复合矿化剂煅烧水泥熟料新工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俊英  张妤 《水泥》2009,(6):56-56
1问题的提出 在我省对水泥企业化验室组织的“2007年全省水泥性能检测大对比”中凝结时间对比合格企业达90%,但仍有10%的企业凝结时间对比超差,有几个企业初凝时间出现过大误差,超差近1h。我省公路交通系统的化验室也参加了大对比.凝结时间对比合格率为70%多,较低。  相似文献   

12.
烟气脱硫灰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亚硫酸钙含量较多的脱硫灰对C_3A和C_4AF含量不同的水泥熟料凝结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硫酸钙对C_4AF有缓凝作用,而对C_3A基本不具缓凝作用;对于中间相含量较多、C_3A含量较高,自身凝结时间短的熟料,在水泥中SO_3≤3.5%的条件下,亚硫酸钙不起缓凝作用;对于中间相含量较少、C_3A含量较低而C_4AF含量较高、自身凝结时间较长的熟料,亚硫酸钙有缓凝作用,但终凝时间比掺二水硫酸钙延长;含亚硫酸钙、碳酸钙、粉煤灰和氢氧化钙的脱硫灰与等量的亚硫酸钙对不同种类熟料的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类同,脱硫灰中所含的亚硫酸钙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春雪  李涛 《水泥》2004,(11):27-28
1存在的问题2004年初我公司在对出窑熟料例行物检时,发现按熟料95%、石膏5%配比磨制的样品出现急凝现象,且熟料fCaO上升,安定性不合格;同样出磨水泥凝结时间也变短,初凝在60~75min,终凝在100~115min,强度下降1~2MPa,严重影响水泥质量。2问题的分析2.1原燃材料的分析对所有进厂原燃材料重新取样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从分析数据看,除粘土中R2O的含量偏高超过公司内控标准(<2.5%)外,其余原燃材料的成分,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可见粘土中碱含量过高可能是造成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的因素之一。2.2生、熟料的化学分析项目LossSiO2Al2O3Fe2O…  相似文献   

14.
刘来宝  陈倛  严云  赵冬梅 《水泥》2009,(6):13-16
研究了磷渣细度及掺量对中热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磷渣掺量增加,磷渣水泥的凝结时间明显延长;随磷渣细度增加,磷渣水泥的凝结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磷渣的掺入未给水泥安定性带来不良影响。在没有添加激发剂的情况下,要使磷渣水泥在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同时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则有必要降低磷渣掺量至20%左右或更低。随磷渣细度的增加,磷渣水泥7d、14d后干缩率呈V形变化的趋势,且在14d后干缩基本恒定。通过XRD、SEM分析及对磷渣粉磨特性的分析研究了磷渣中热硅酸盐水泥的缓凝机理及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李晓峰  韩倩倩 《水泥》2012,(9):16-17
基于水泥中粗颗粒水化周期长的特点,通过制备粗颗粒水泥并按照一定比例掺入成品水泥,借助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开展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损伤自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水泥对混凝土损伤自修复起到积极作用,当粗颗粒水泥比表面积为250 m2/kg、掺量为15%时,抗压强度增长率最大,超声波波速的增长率最大,混凝土损伤自修复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球磨机制备出比表面积分别为280m2/kg、370m2/kg和670m2/kg的3种水泥熟料,与不同掺量的粉煤灰配制成不同颗粒级配的粉煤灰水泥,并测试了粉煤灰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自收缩、孔隙率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提高熟料细度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粉煤灰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并提高复合水泥浆体早期抗压强度;粉煤灰的掺入降低了水泥体系的自收缩,提高了粉煤灰水泥浆体的体积稳定性;粉煤灰水泥浆体背散射图像表明,提高熟料细度可显著减少粉煤灰水泥浆体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水化粉煤灰颗粒含量。  相似文献   

17.
肖军仓  卜建军 《水泥》2006,(1):16-18
在化验室小磨上磨制的不同比表面积的水泥中,掺入不同掺量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和氨基系高效减水剂,测定各试样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研究粉磨细度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比表面积小于400m2/kg,随比表面积增加,初始流动度及30min、60min经时流动度逐渐降低,水泥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变差,但变化不是十分显著,可以通过增大高效减水剂掺量进行改善;当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随比表面积增加,初始流动度及30min、60min经时流动度均十分明显降低,水泥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很差。因此,提出不宜通过过分粉磨来生产高等级水泥。  相似文献   

18.
The determination of setting time of portland cement by the vicat te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quick-setting cements, setting may occur, wholly or partly, within the four minutes of the specified mixing time. The resulting structure, however, is broken by the mixing operation and the cements exhibit a normal, or near normal, setting. Hence, the use of the Vicat test (BS 4550: Part 3) for determining setting times of quick setting cements is not always adequate and may give mislead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Effect of components fineness on strength of blast furnace slag c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of 1:1 mixes of clinker and blast furnace slag with varying fineness of components from 3000 to 6000 cm2/g has been studied. Overal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manufacturing blast furnace slag cement (BFSC), it is not only the fineness of the clinker-slag mix but also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which govern the choice of the mix composition for a desired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