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室内大型模拟试验,对双塔楼非并列布置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筏基变形和基底反力分布特征,提出任意组合的多组塔楼共同作用于同一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上的结构体系,其地基基础的变形特征为:各塔楼独立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效应通过以各个塔楼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为沉降中心,各自沿径向向外围衰减,并在其共同的影响范围内相互叠加而形成;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为:各主塔楼荷载以其塔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大底盘框架厚筏变形特征及基底反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通过系统的室内大型模拟试验,对大底盘框架厚筏结构在高层建筑局部竖向荷载作用下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测了筏基变形及基底反力分布特征,初步认识了该结构在高层建筑局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简化方法,建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研究了裙房框架对大底盘框架厚筏板基础的变形、基底反力的分布的影响。计算表明,裙房不少于3层时,基础变形和基底反力的扩散范围为主楼外3跨;裙房为2层时,裙房顶层楼板的厚度应大于300mm。 相似文献
4.
室内大型模拟试验表明,给定几何尺寸的L形高层建筑下的筏基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是以L形的拐角附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但地基反力的扩散范围只有到裙房两跨的位置。两翼端部之间的裙房部分筏板受双向荷载的影响,局部倾斜较大,是容易发生破坏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型模型试验证明 ,高层框架及厚筏的刚度近似于箱型基础 ,当筏板厚度超过 1/ 6柱跨时 ,用倒梁法计算与整体分析法效果相近。利用局部荷载作用下计算筏板反力和沉降的方法按叠加原理 ,可近似求出多个塔楼作用下大面积厚筏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6.
刘朋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A01):3618-3626
基于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共同工作的理论,通过高低层复杂高层建筑大型模型试验,找出不同高层和低层在结构刚度和荷载差异下基础沉降、深层土变形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明确复杂高层建筑的变形控制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单体之间的基础反力和基础沉降的影响范围在3跨以内;高层建筑地基主要压缩层厚度为基础宽度的0.6倍;高层基础整体挠度主要由其本身的刚度和荷载决定;高层两侧差异荷载增加将引起高层本身倾斜线性增长,变形控制中应重点考虑差异荷载对高层倾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连接设计时基底反力和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简化计算方法 ,建立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计算模型 ,对多种裙房层数、跨数及多种主楼层数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计算 ,得出了在整体连接的情况下 ,高层建筑主楼荷载和变形可通过裙房基础向外扩散 ,扩散范围有限 ,基底反力与变形的扩散范围与裙房层数、主楼层数基本无关 ,在一般情况下扩散范围均为三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义上桩筏基础筏板的设计计算是采用桩筏分算方法确定筏板的厚度及配筋,没有考虑差异沉降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考虑差异沉降对筏板内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上部结构-筏板-弹簧支撑的弹性分析模型,根据塔楼和其他部分沉降等值线的比值调整弹簧刚度,通过不断的调整弹簧刚度调整基底的差异沉降,使基底沉降差异控制在0.01m以内.由于减少了基底的差异沉降,使得筏板的内力趋于均匀,从而达到优化筏板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计算得出,L形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地基反力分布与变形特征为:以L形主楼拐角附近为反力和沉降中心向四周扩散,高层部分反力分布比较均匀,两翼之间的裙房部位反力变化较大。主楼部分沉降比较均匀,具有刚性建筑特征,裙房部分沉降逐渐变小。实测表明,相邻跨间局部挠曲约在1‰以内。基于叠加原理的组合分析方法可用于平面形状具有L形特征的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反力与沉降计算。 相似文献
10.
筏板厚度对双塔楼大底盘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双塔楼大底盘高层建筑动力响应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筏板厚度变化对结构振动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同筏板厚度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筏板厚度增加,结构主振周期呈减小趋势,地震侧移呈增加趋势,地震剪力在塔楼部分呈增加趋势但在地下室部分呈减小趋势。筏板的动挠度除在两塔楼外侧的边跨范围内,一般随板厚增加而减小,动弯矩除靠近地下室外墙局部范围内,一般则随板厚增加而增加。可见,筏板厚度并非越大越安全,应在满足承载力和冲切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经过优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模拟厚筏基础变形曲线,将上部结构、厚筏与地基进行耦合计算,降低了厚筏分析的复杂程度。同时,考虑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厚筏与地基的共同作用,根据工程实测结果,对高层建筑结构刚度进行了等代简化。数值分析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对比,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梁板式筏形基础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的基础,其受力机理及破坏性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天然地基上梁板式筏形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室内试验是在地基所试验室的实验坑内进行的,采用人工换填的均匀粉质黏土模拟天然地基,试验模型为单跨梁板式筏形基础,加载方式采用油压千斤顶在梁节点处同步加载以模拟均匀柱荷载,柱荷载均匀施加至试验模型发生结构破坏,测试内容为基底反力及沉降。通过试验及结果分析,发现了梁板式基础的荷载传递顺序及破坏性状,得出了梁板式筏基在大、小荷载作用下的不同变形特征和基底反力分布规律,并根据试验数据所反映出的变形规律,给出了大、小荷载作用下简化的基底反力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台1∶6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单体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1跨2层裙房的大底盘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底盘模型地基反力曲线呈盆形分布,单体模型地基反力则呈鞍形分布。相同上部荷载作用条件下,大底盘模型主楼中部地基反力值与单体模型中部地基反力值基本相等。地基反力由中部核心筒逐渐向主楼和裙楼的边柱、角柱传递,横轴方向柱下地基反力增速最快。正常工作状态下,大底盘模型裙房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约为核心筒下地基反力平均值的1/2。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试验对高跨比1/6的梁、板厚跨比1/12的两组梁板式筏基模型进行加荷试验。试验表明,梁板基础呈现整体正向挠曲、内部区域反向挠曲特征。荷载通过柱传递至梁,再由梁传递到板,当柱下荷载均匀时,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内,地基反力非直线分布,梁下平均反力与柱下平均反力相差不大,约为总平均反力的1.1~1.15倍,板下平均反力小于总平均反力,板格中点处的地基反力约为总平均反力的55%,结构破坏时裂缝出现在板格上表面,裂缝贯通后呈对角线破坏形态;对于角部区域板块,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与平均反力的比值约为1.2,其余部位地基反力均小于平均反力,区格板中心下的反力最小,约为角柱位置的地基反力的40%。结构破坏时梁中部顶面首先开裂,裂缝向下延伸至板边,由板边沿平行于梁的方向向板中心呈渐进式破坏,裂缝贯通后呈十字交叉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ANSY S有限元程序,结合片筏基础特点,对框架、片筏和地基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研究,重点片土体参数变化对三者相互作用的敏感性进行了测试,同时也揭示了三者相互耦合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厚筏基础和底层框架的刚度是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