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飞行器雷击附着点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击直接威胁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基于深入研究雷电电磁脉冲(LEMP)对飞行器的雷击特性,提高飞行器雷电防护性能的目的。文章应用一种静电场分析的方法,利用CST电磁仿真软件的EM工作室对某飞行器的等比例模型进行了雷击附着点的仿真研究,并详细讨论了放电间隙尺寸、雷击方位等相关参数的选择对飞行器闪电分区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的结果完成了对飞行器的闪电分区并与SAE-ARP5416标准分区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结论对该飞行器的雷电防护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子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一旦遭受雷击将会对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雷电入侵电子信息系统的途径及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雷电入侵电子信息系统的2种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合理、有效的防护电子信息系统的方法,以确保该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的结构、探测原理、探测参量与指标,对数据存储结构及基础数据进行了说明。利用数据库查询功能从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筛选出深圳市闪电定位的数据,采用ArcGis软件的Arcmap组件中的点密度分析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深圳市的历年平均地闪密度分布图及雷灾点附近地闪定位图,并统计得出某一位置附近雷电流雷击概率,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灾调查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合理选取地闪密度值、判断灾害是否由雷电引起以及可能引起雷灾的闪电位置及参数等。  相似文献   

4.
白杨 《电子测试》2020,(5):93-94,120
飞机在遭受雷击,往往会对机载设备造成损伤和干扰。AFDX网络通常在飞机中作为飞机主干网络,若遭受雷击导致工作不正常时,可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介绍了AFDX网络接口雷电损伤的机理,介绍了几类常见的雷电防护器件,针对AFDX网络接口的特点,进行了雷电防护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测量雷电放电通道电流产生的三维磁场分量,设计制作了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LEMP)三维磁场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时域标定、波形矫正和数据修正研究.对自然雷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根据所测三维磁场峰值的大小可判断云闪和地闪;利用所测数据,结合磁定向法和声光差定距法,可确定雷击点的方位和距离,从而实现对地闪雷电流的间接测量;采用由实测数据间接获得的雷电流波形、测点与放电通道的距离,经数值模拟得出的LEMP磁场时间特性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目前航空器雷电附着区研究时多采用试验方法,理论划分研究不多。以某类航空器为研究对象,应用"尖端效应"理论,对雷云起电、发展机理、飞行中航空器的带电机理及雷电先导初始附着机制等进行研究,进一步理论划分航空器雷电附着区域。依据GJB3567《军用飞机雷电防护鉴定试验方法》和SAE ARP5416《飞机雷电试验方法》中相关方法,对该航空器的1:3 缩比模型进行雷击附着点试验,并与国内外相关划分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证明了划分区域的正确性和该雷电附着区划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一定程度上为包括航空器在内的多种导体的雷电附着区划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役通信装备遭受雷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介绍雷电产生和损坏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可以预防雷击的技术和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役通信装备遭受雷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介绍雷电产生和损坏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可以预防雷击的技术和方案,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雷电的形成、放电过程、活动强度、雷击区域的选择及雷电对广播电视系统的破坏程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针对雷电对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广播电视系统破坏程度提出了防范措施,并对防范措施及方法做了详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雷电防护系统及接地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雷击对通信基站的破坏,并给出了雷击危害案例,最后从天线铁塔的雷电防护系统、基站机房的接地系统、电涌防护装置等方面介绍了综合性雷电防护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翔 《通信电源技术》2007,24(6):100-103
文中从电信企业村村通基站的实际出发,结合雷击产生原因,探讨基站引入雷害的主要途径,着重讨论村村通基站防雷工程的主要措施以及在材村通基站工程建设中雷害防护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对民航空管铜仁雷达站遭受雷击现场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雷击造成INDRA雷达编码器故障、MICA02板故障的原因,发现该站在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及接地、信号系统防护等方面均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防雷保护改进措施,为该雷达站的防雷改造提供了有力依据,对民航空管系统雷达站设备防雷,特别是雷达系统的防雷提供了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电对铁路通信系统会产生严重损害.本文分析了雷击对通信设备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真实地形对雷电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two-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2D FDTD)算法,采取共形网格剖分技术,通过与平坦地面相比,首先研究了云南昆明地区复杂地形地貌对雷电电磁场传播的影响,然后利用时差定位算法,进一步探讨了该地区复杂地...  相似文献   

15.
用于多雷地区的通讯光缆,对其进行雷击防护能力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生产的光缆进行的雷击防护能力试验进行了阐述,试验结果表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生产的光缆具有良好的抗雷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雷击高塔时会在周围形成很强的电磁场,分析高塔辐射电磁场对雷电研究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就电磁场中的辐射电场部分,根据加速运动电荷产生辐射电场的基本原理,将雷电流等效为运动电荷,分别计算MTLE(Modified Transmission Line with Exponential Decay,回击电流随高度以指数减小)回击通道和高塔中电流产生的辐射电场,进而得出雷击高塔总辐射电场。结果表明,高塔辐射电场在总辐射电场中所占比例很大,在初始时间总辐射电场波形不断振荡出现多个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其多次振荡波形主要取决于高塔中雷电流的多次反射和透射过程。高塔上方回击通道对辐射电场有一定的贡献,提高了总辐射电场的首次峰值,使得电场强度幅值得以增加。加速电荷方法直接给出了每个过程所辐射出的电场,避免了常规计算方法中复杂电流的积分和微分运算过程,也有助于理解雷击高塔辐射机理。  相似文献   

17.
Worldwide lightning location (WWLL) using only 30 lightning sensors has been successfully achieved by using only VLF propagation in the Earth-ionosphere waveguide (EIWG). Ground propagation or mixed "sky" and ground propagation is avoided by requiring evidence of Earth-ionosphere waveguide dispersion. A further requirement is that the lightning strike must be inside the perimeter defined by the lightning sensor sites detecting the strok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tim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troke can be determined, along with the rms errors. Lightning strokes with errors exceeding 30 Ps or To assist with identifying impulses from the same lightning stroke, the lightning sensor threshold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allow an average detection rate of three per second. This largely limits detection to the strongest 4% of all lightning strokes, of which about 40%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for time and loca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入研究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LEMP)对飞行器的危害,提高飞行器雷电防护性能的目的。通过详细阐述雷电特性,分析影响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遭受雷击的主要因素,应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计算了雷电能量与飞行器的耦合,总结出雷电电磁脉冲对飞行器的危害效应。最后,主要从内部防护和外部防护两个方面,提出了飞行器LEMP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静止卫星闪电测绘仪设计特点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心志 《红外》2011,32(3):4-9
自然闪电是一种全球现象.静止闪电测绘仪探测涉及全球范围内自然闪电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分布.这一飞行任务的功能和性能与其他对地光学遥感器有很大差别,因此仪器的设计必须完全建立在新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分析自然闪电的光谱特性、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了解空间探测闪电环境,以及研究自然闪电和其探测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对这种仪器的设...  相似文献   

20.
赵雷 《通信技术》2012,45(8):120-122
提出了雷击对电厂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几种具体破坏形式,阐述了电厂数字程控交换机预防雷击的一些观点和方法经验,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安全接地、数字程控交换机防雷击电磁脉冲、数字程控交换机电源浪涌防护、以及数字程控交换机信号防雷保护等措施来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应安全防雷规范,从而实现电厂数字程控交换机安全可靠防雷,实现电厂数字通讯网的安全可靠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