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避雨栽培葡萄需水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本项目以巨峰葡萄为供试作物,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果园布设痕量灌溉、滴灌、软管灌溉处理,对葡萄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墒情、需水规律、作物系数、灌溉用水量等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水分生产率以及对葡萄产量结构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痕量灌溉比滴灌节水18%~25%,比软管灌溉节水34%~39%;痕量灌溉在设备运行期间日需水量比滴灌小15%~22%,比软管灌溉小24%~37%;痕量灌溉也有助于改善葡萄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痕量灌溉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滴灌高1.31%~3.70%,比软管灌溉高7.62%~8.13%;痕量灌溉与滴灌产量接近,但比软管灌溉增产15.6%.相比滴灌和软管灌溉,痕量灌溉用于葡萄生产,同时具有节水、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阳县是全国25个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之一,区内水资源紧缺,通过农田水利重点县节水滴灌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作物增产丰收并节约成本。文章通过分析合阳县2015年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区域基本概况和农业生产状况,对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总量有限、灌溉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提出滴灌节水方案,并以城关街道办南楼村机井葡萄滴灌工程为典型设计进行举例说明,以推动当地农业节水灌溉工作。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实际生产情况,在小英葡萄发展有限公司小英葡萄种植基地应用了微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灌水方式对葡萄园进行灌溉,通过现场安装计量水表记录葡萄避雨栽培模式下采用微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确定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下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辽宁省葡萄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在设施大棚条件下,设置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处理,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对葡萄生长、含糖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节水效果明显(M3>M2>M1>CK),田间持水率为80%(M2)时综合效益最好。滴灌能明显促进葡萄的生长,增加茎粗、株产、穗重,从而增加亩产,M2对于葡萄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使茎粗增长0.82 cm,相较对照组提升了7.9%,同时,使新梢生长量增长了8.84%。此外,灌溉制度的优化能够明显使葡萄含糖量得到改善,含糖量达到19.18%,相较对照组提升了0.74%,同时,使葡萄增产9.23%。滴灌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80%时,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果品的质量及产量等都好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区,即M2为最佳土壤含水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沙雅县农田灌溉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田间灌溉以滴灌为主,结合农作物种植式多采用红枣套种棉花,通过沙雅县托依堡镇枣树间作棉花滴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详细介绍了滴灌设计中的参数确定、滴灌带参数的选择、灌溉定额、管网的布置、水利计算等分析,为沙雅县其他乡(镇)推广枣树间作棉花种植提供重要技术依据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葡萄痕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进北京普泉公司痕量灌溉技术,建立葡萄井水痕量灌溉试验区,开展葡萄痕量灌溉试验研究。监测土壤湿润范围、土壤含水率变化、作物生长状况,并与大田葡萄沟灌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痕量灌溉节水效果优越,作物根系层土壤长期处于适宜含水率范围,能够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环境,灌溉均匀度高于滴灌均匀度,研究提出了葡萄痕量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首先计算灌溉技术保证率,得出有效抗旱天数,以选择合适的取水方式进行灌溉;其次对水利工程规划的灌溉形式进行分析;最后对灌溉技术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滴灌技术能够改善地区经济、技术、生态环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来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设计工作中,总结了喷灌、滴灌各自的优缺点。实践证明,喷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在节水灌溉中具有节水及丰产等作用,喷滴共用系统灌溉方式更是综合了喷灌和滴灌的优点,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泥沙含量较高,对于沿黄灌区推行滴灌是一个难题。为保障黄河水滴灌在黑石灌区顺利运行,设计了基于平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碟片过滤器的三级过滤系统。同时考虑到灌区实现远程控制和精确灌溉,提出基于物联网与模糊专家决策系统,通过Lora无线网络将指令发送至相应的无线阀门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模块实时采集灌区土壤墒情信息,建立模糊决策数学模型,实现精确灌溉。该系统为沿黄灌区滴灌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滴灌系统不仅能满足农作物灌溉需求,而且能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目前农田水利最为有效的科学灌溉方式。本文根据新疆莎车县水资源现状,结合现有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对荒地镇农田水利灌溉滴灌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施工分析,为该地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临夏市北山绿化工程田间灌溉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田间灌溉以滴灌为主,详细介绍了滴灌设计中的参数确定、水力计算、运行复核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坡耕地高差变化范围较大,坡耕地梯田恒压滴灌系统一直存在局部超压及灌水均匀度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分级变频控制灌溉技术,通过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控制水泵压力和流量,使整个滴灌系统在不同高程范围内都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实例表明:与工频控制灌溉相比,变频控制灌溉提高了灌水质量,可以满足灌水均匀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缺水地区,大力发展河水自压滴灌是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而影响河水自压滴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洪水期大量悬移质泥沙对滴灌系统的堵塞。本文从设计原则、工程位置选择、水力要素计算、平面布置、防渗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详细分析了河水自压滴灌平流式沉沙池工程各部分设计要点,为解决干旱缺水地区洪水期悬移质泥沙对滴灌系统的堵塞问题提供了完善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滴灌是我国灌溉常用的一类技术,主要是为了体现灌溉的节水理念。近几年,我国开展了滴灌的自动化研究,在滴灌中引入自动化系统,既可以提高滴灌的效率,又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的负担,利用自动化,提升大田灌溉效率。通过对滴灌自动化系统的阐述,分析其在大田灌溉中的实际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5.
滴灌是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受水资源量影响,孪井滩灌区逐步加大了滴灌工程的发展。但由于灌区缺乏灌溉试验资料,灌溉工程设计和用水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以滴灌玉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土壤含水率下限的灌溉试验。  相似文献   

16.
发展间作套种经济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对间作套种的作物如何实施高新节水灌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引入双支管滴灌系统技术,并以新疆皮山县为例,对红枣套种棉花进行了双支管滴灌的设计。实施和运行结果表明,双支管滴灌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间作套种情况下的作物灌溉问题,为今后在立体种植模式条件下的滴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水资源和京郊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基础,结合常规滴灌灌溉果园存在的问题和重力滴灌的特点,全面阐述了重力滴灌系统在京郊果园应用的必要性.从重力滴灌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件国产化的可行性,利用国产化重力滴灌系统灌溉果园的经济合理性以及这种灌溉方式对果品最终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重力滴灌系统在京郊果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鲜食葡萄最佳灌水生育期,本试验于2015年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西坡乡宋畔村千亩葡萄园产区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不同生育期滴灌调亏灌溉方式,以当地葡萄"红地球"为供试品种,跟踪记录了葡萄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等相关指标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相较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CK,萌芽期亏水处理产量增加显著(增加11.71%),且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50%)。因此,萌芽期是河东半湿润地区鲜食葡萄进行亏缺灌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滴灌技术作为最高效的微灌技术,在新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减棉增粮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对主要粮食作物春小麦滴灌技术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新疆春小麦滴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及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定,通过试验初步得出新疆春小麦滴灌的灌溉定额,并进行了效益分析,经分析计算得出滴灌系统比地面灌溉可节约支出1 901元/hm2。  相似文献   

20.
节水灌溉技术在葡萄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葡萄种植都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随着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大,葡萄灌溉水源也越来越紧张,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葡萄产业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本文根据某项目区位置、地形、地块及水源条件,结合项目种植作物(葡萄)的生长特性,提出节水灌溉工程采用滴灌方式,从而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减少葡萄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