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荆江河段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型,下荆江为典型蜿蜒性河道.近40年来,荆江河段洲滩演变比较剧烈,影响了下游局部主流线走向及河势变化.特别是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重点洲滩的演变备受关注.本文根据大量水文泥沙原型观测资料,以关洲、三八滩和乌龟洲等三个典型洲滩为例,总结了典型洲滩演变特征,对三个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荆江河段典型洲滩的演变主要受上游河势变化、水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对各洲滩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平顺抛石护岸是长江中下游岸坡防护较为长见的形式之一,主要作用是增强岸坡的抗冲刷能力,提升岸坡的稳定性。文章以长江扬中河段落成洲右汊口门右岸岸坡防护设计为例,就设计、计算、布置等进行阐述,以期对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采用洪、枯两季的实测水位、流速、含沙量及大断面资料等,在对比洪水期和枯水期各实测水文要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个汉道的水沙分配特征,进而研究主航道及其它汉道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4.
右汊分流比的增加,导致太平洲洲头及其两缘局部岸坡增陡,并已造成右岸丰乐桥段数次坍江,增加了太平洲堤防的防洪压力,同时右汊水流在出口处与左汊嘶马方向的来流汇合,顶冲杨湾港区岸线,从而增加了杨湾港区的压力.为遏制落成洲右汊分流比增加,对顶冲岸段加以守护,迫切需要开展扬中二期落成洲右汊守护工程的研究.经对扬中二期落成洲右汊守...  相似文献   

5.
长江南京河段为典型的分汊型河流,五十年代以来,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治理,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梅子洲,八卦洲,兴隆洲三个汊道,其中兴隆洲汊道1985年堵汊复归为单一河段,梅子洲汊道处于变道的下半段,演变不十分剧烈,通过整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八卦洲汊道演变较为复杂,且治理时机稍晚,通过整治抑制了变化速率,兴隆洲汊道的形成和发展较快,堵截兴隆洲左汊这么大的发展中汊道在长江上尚属首例,本文对三个汉道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稳定长江中下游扬中河段的河势,归纳分析了新水沙条件下段内江心洲的历史治理情况,发现洲头崩坍后退、沿程阻力的减小等问题仍然存在。在现有河势控制工程的基础上,提出太平洲“裹头”及两缘护岸、落成洲右缘护岸和禄安洲“裹头”及两缘护岸的合理治理方案,模拟了治理方案实施前后的流量流速,分析了各治理方案下的治理效果。首先,太平洲近岸流速减小幅度在 0.01~0.05 m/s 之间,汊道分流基本无变化;其次,落成洲近岸流速均减小 0.02~0.04 m/s,对于该部位岸线的坍塌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最后,禄安洲近岸流速总体减小 0.01~0.04 m/s,有利于洲头以及左右侧汊道分流的稳定。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治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内近岸流量及流速,有利于洲滩及汊道分流的稳定,对遏制岸线崩退和坍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江心洲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演变和治理工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江镇扬河段是长江下游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其主要变化表现在世业洲左汊的缓慢发展及汇流后的主流不断右移、六圩弯道的崩岸及弯道向下游发展、和畅洲左汊的持续发展等。多年来为稳定河势,镇扬河段已实施了一、二期整治工程,使剧烈变化的河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根据镇扬河目前的情况分析了该河段来水来沙特点、近期河道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介绍了该河段二期整治工程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方案研究、设计、施工及工程效果等内容。工程后的实测资料分析表明,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长江镇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上起三江口,下迄五峰山,自上而下分为:仪征水道、世业洲汊道、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以及大港水道,河道演变剧烈.主要从分流比、平面形态及河道深槽变化情况,对和畅洲口门控制工程、12 m深水航道潜坝2项工程建成后对该汊道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项控制工程对和畅洲汊道左右汊分流比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重点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及断面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断面形态基本稳定,受三峡水库清水下泄、洞庭湖洪水顶托相互影响,断面年际间变化冲淤互现;分流分沙较稳定,右汊为主汊.从上游河势变化、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人类活...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河段是长江下游典型的顺直分汊河段,河段内洲滩众多,消长频繁,是长江下游重点研究治理河段之一。基于历年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马鞍山河段滩群演变特征及其联动效应,进而揭示了影响马鞍山河段演变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马鞍山河段内滩群以此消彼长的形式发生着局部格局的调整,随着江心洲左缘冲刷后退、心滩和下何家洲冲刷下移,牛屯河边滩淤积展宽、下延。上游河势调整以及来水来沙条件变化是马鞍山河段洲滩演变的外驱动力,河道宽而顺直的平面形态、滩群演变的互馈机制则是其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由于历史上主支汊易位多次,是长江下游分汊河道中演变最为剧烈的汊道之一.三峡水库蓄水、河道整治工程及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和畅洲汊道形态的调整.分析了该河段来水来沙特点,介绍了河道(航道)整治的基本情况,并对河段的分流比及整治工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了和畅洲汊道的河床演变,并统计了左、右汊断面特征值中...  相似文献   

12.
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近期演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业洲汊道上承仪征水道,下接六圩弯道,百余年来支汊在左、主汊在右的状况未发生改变,但汊道从稳定到左汊缓慢发展、右汊相应萎缩的变化十分清晰。从分流比、断面要素等方面分析了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近期河床演变情况,概述了近期汊道整治情况,指出了汊道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利影响,根据和畅洲汊道整治教训,进一步提出世业洲汊道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长江中下游扬中河段小泡沙汊道为例,通过对汊道历史演变及现有问题的总结,提出对小泡沙洲头以及右汊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的必要性,并使用数模软件分别比选了洲头和右汊的两种方案.最终采用洲头守护加右汊护底的组合方案,以期一定程度上遏制右汊分流情况的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4.
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左汊潜坝工程是首次在长江主汊中采用全断面潜坝形式实施的汊道控制工程,工程建成后使和畅洲左汊分流比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实现了工程预期目标。为研究潜坝工程对和畅洲汊道近期演变的影响,比较了潜坝工程建成前后汊道平面、断面、分流比、槽蓄量等要素的变化;分析了来水来沙条件、上游河势变化、河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汊道的影响;从两汊道阻力变化对比、相对引水深变化及上游流速分布的改变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潜坝工程对汊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潜坝工程建成后和畅洲汊道发生了有利变化,而潜坝工程是和畅洲汊道近期演变朝着有利方向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荆江河段,尤其是上荆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无序采砂问题,给河道变形及河势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以长江荆江关洲汊道段无序采砂为例,利用河道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关洲汊道段河道形态的变化。采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模拟汊道的分流量及分流比,研究采砂后汊道主支汊易位的临界流量。利用河道及水文测验的实测资料,分析研究采砂对上游河道及枝城水文站水位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大规模无序采砂对关洲汊道的形态及分流格局产生影响,给上游河道带来一定影响,在河道整治及航道工程维护后,该河段若无大规模采砂发生,汊道格局将维持相对稳定,主支汊易位的临界流量维持在15 000~16 000 m3/s。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导流护滩带效果,以长江中游荆江太平口水道腊林洲低滩守护工程为背景,采用概化模型试验,分析了护滩带对河床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后的护滩带守护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护滩作用,腊林洲低滩的稳定性有所保障,并且滩体中段适当恢复,产生了较好的导流效果,强化了“南槽—北汊”的水流衔接形式,促进了太平口水道出口至三八滩段航道条件的改善。研究结果为太平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长江八卦洲汊道的治理,进行了定床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提出的整治工程方案已被采纳实施。近年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已见成效,成功地防止了右汊内新生圩港的淤积,并缓解了左汊的衰退趋势。对汊道及边滩型河道的演变理论及整治方法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取得的整治经验对长江大河的整治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长江八卦洲汊道的治理,进行了定床及动床河工模型试验。提出的整工程方案已被采纳实施。近年实测资料表明,工程已见成效,成功地防止了右汊内新生圩港的淤积,并缓解了右汊的衰退趋势。对汊道及边滩型河道的演变理论及整治方法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取得的整治经验对长江大河的整治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在地形测量、水文测验基础上,从分流比的变化、岸线及深泓变化、横断面变化等几个角度对长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工程的实施有效维持了左右汊河势格局,抑制了右汊发展,进一步保障了防洪安全,发挥了工程效益,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思考提出今后长江八卦洲河段及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依据长江扬中河段的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分析了扬中河段天星洲水域的等高线、深弘线、断面地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星洲左汊1992~2009年基本呈冲刷态势,但2003~2009年变化较小,左汊自1992~2009年同时还伴有窄深化的趋势;右汊1992~2009年先后发生泥沙冲淤。河道两汊的平均水深1992~2009年呈现增大趋势,该结果可为河段的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