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对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生产的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同家梁矿11~#煤层坚硬顶板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进行计算,并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矿压监测数据进行检验,为工作面的来压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VB与Pro/E的液压缸零件库形成及其对应装配库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类液压缸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Visual Basic的设计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输入用户需求基本数据就能快速给出设计计算结果。该计算结果应用到Pro/E软件中,给出了基于Pro/E的同类型、同结构、尺寸不同的机械零件库及其对应装配库建立方法。该方法缩短了设计周期,保障设计可靠性,节省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对平果铝土矿采矿用地周期过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缩短矿用地周期的办法,认为采取措施后,可将采矿用地周期缩短为3-4年。  相似文献   

4.
以圣华煤矿13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复采工作面过空巷时所选液压支架进行参数设计。采用实测统计法与数值模拟法确定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使工作阻力参数值更具合理性,为工作面生产提供安全保障。通过矿压实地监测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理论计算合理选择支架高度和初撑力,并最终分析确定工作面液压支架架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可实现任意跳汰周期特性的试验装置 ,应用该装置可对不同性质的原煤进行变因素试验 ,以便选择合理的跳汰周期。该装置的应用不仅对指导跳汰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为跳汰理论研究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露天开采工艺为主的平朔矿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煤生产基地,但该矿区的生产经营工作受当前用地方式的制约,用地成本压力巨大、安置负担繁重,而且不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农村稳定和农业生产发展。笔者认为对平朔矿区露天采矿企业采取以"租"代"征"的用地模式,对实现平朔矿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晓东  王海龙 《煤炭学报》2012,37(5):731-736
在经典实用矿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岩梁荷载为梯形荷载,建立了采场支架围岩结构力学模型,重新推导了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计算公式.利用新公式,结合汝箕沟煤矿32211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实际状况,计算了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并对比了经典实用矿压理论的计算结果及实测数据.研究表明,新公式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山地开采条件下的实测数据,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坚硬顶板控制是普采工作面支护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某矿1211工作面为背景,对坚硬顶板采场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采用岩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理论计算,表明1211工作面初次垮落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均较大,工作面支护困难;采用端部拉槽强制放顶减小初次垮落步距,循环放顶减小周期来压步距,保证初撑力,加强端头和特殊地段支护,提高普采工作面支柱支护质量,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邸帅  王继仁  宋桂军 《煤炭学报》2017,42(9):2254-2261
为保障8.5 m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在总结分析不同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基础上,采用工程类比、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对8.5 m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及支承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理论研究。在理论分析中提出基于D-P准则引进洛德参数修正传统计算公式,以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屈服函数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科学预测综采工作面动载系数。结果表明:12401综采工作面顶板厚度为22.68 m,初次、周期来压步距为56,21 m;正常开采期间,定量分析、估算法预测顶板来压强度为1.51,1.69 MPa;支承压力峰值点位置为13 m,影响范围60 m。研究成果为支架的选型设计和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不同途径导出了计算在铝电解槽中电解共析生产铝基合金时的合金浓度公式(逐步计算式与通式),并以生产Al-Si合金与Al-RE合金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阴极合金浓度随出铝周期的变化,开始阶段上升较快,以后逐渐缓慢,最终向最大浓度(a_M)逼近。  相似文献   

11.
露井联合开采条件下的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一直是采矿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采用KB鲁佩涅依特理论估算法、结构力学梁理论计算法、普氏拱理论估算法与数值模拟法,对鄂尔多斯某矿进行分析计算,对不同采空区跨度及顶板厚度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多种计算方法与实际生产状况结合,得出不同采空区跨度下合理的覆岩最小安全厚度值,为矿山设计合理采空区覆岩厚度提供了参考,对露井联合开采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露天矿山下部采空区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问题,以太钢集团袁家村铁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体工程地质调查及岩体质量评价;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得出了不同岩性采空区顶板保安层厚度与跨度的相关关系;基于采空区分布状况的精准测量,研究制定了不同赋存形态采空区的爆破处理方案,成功爆破处理了不同形态采空区,消除了露天开采生产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同时给同类矿山采空区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昆明空港经济区为例,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包括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性修正系数,计算昆明空港经济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理论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昆明空港经济区农村居民点较多,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385.87 m2,超过国家标准(150 m2/人)很多,整理的潜力较大;昆明空港经济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理论潜力为382.22 hm2,其中西冲社区理论潜力最大,规模为71.06 hm2,大板桥社区和阿底社区没有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对上覆岩层裂隙扩展发育及演变规律,以昌汉沟矿为工程背景,掌握上覆岩层力学特征及原岩应力的稳定性,运用理论分析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等方法对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上覆岩层的裂隙进行研究。建立了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贯通裂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不同的距离会对上覆岩层裂隙扩展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裂隙周期性的扩张与闭合,并且周期来压与裂隙的演化规律相对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为上覆水体渗入工作面的预防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矿业用地管理与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损毁、建设用地指标与耕地占补平衡矛盾等矿业用地问题的凸显已成为制约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矿业用地现实状况折射出了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矿业用地开发管理的问题与特点,从方法模式、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矿业用地科学化管理的思路与发展趋势;进行矿业用地改革是以土地复垦为基础的矿业用地利用过程,是创新采矿用地供地方式,拥有后期返还的复垦土地生产保障。  相似文献   

16.
考虑煤岩材料的非均匀特性对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神东矿区某8m 特大采高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提出煤岩微结构密度参数,理论推导工作面非均质顶板周期垮落步距计算公式;建立非均质煤岩体工作面推进数值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测结果验证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煤岩材料非均匀特性,周期垮落步距随煤岩微结构密度参数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周期来压过程,8m 采高工作面垮落步距约为15m,与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对于掌握神东矿区8m 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和保障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 安全开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2005年以来我国开展了露天矿供地临时用地改革试点,该政策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完善。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1)露天煤矿用地具有排他性占有、强烈扰动性以及时间的长期性、多样性特征;2)露天煤矿临时用地与地役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征用有密切关系,是一种为实现地役权有偿的、强制的与返还的土地征用行为。研究结论:从征地制到临时用地制,需要根据露天矿的资源禀赋和开采工艺确定合理用地周期、规范临时用地还地程序,政府和企业应适应制度变化调整各自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潞安集团潞宁煤业2211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工作面来压步距规律进行研究.现场实测数据显示,周期来压步距范围为18~24 m;数值计算显示,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步距范围为40~50 m,周期来压步距范围为20~30 m;理论计算显示,初次破断距为47 m,周期破断距为23 m.实测数据及模拟研究与理论计算结果较吻合,可以为工作面来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近距离下煤层回采巷道的围岩稳定,以杜儿坪矿73903工作面实际条件为工程背景,提出巷道支护原则,利用悬吊理论,计算锚杆支护基本参数,确定支护方案,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有力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充填料浆与挡墙作用机理复杂,充填挡墙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采充周期和回采安全。根据静水压力理论对料浆高度低于挡墙和高于挡墙2种情况分别进行了力学分析,同时计算出了最大扭矩作用点。对挡墙构筑工艺,包括位置选择、钢丝绳紧固及挂网、木板安装及尼龙布铺设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分析及现场应用表明:挡墙应力集中表现在2 m高度范围内,底部可适当加固。轻型挡墙制作周期短,大大缩短了采充循环时间,为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