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贵州镇宁黄姜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姜姜油,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association,GC-M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能较完整保留姜油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对其提取的姜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分别鉴定出48、39和45种化合物,PCA和聚类分析可以良好区分3种姜油共有的3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和溶剂提取的成分差异较小,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成分差异较大,从挥发性成分保留程度来看,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对姜油挥发性成分保留较完整,且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综上分析得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提取的姜油的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冷压榨、水蒸汽蒸馏及机械磨皮三种方法制备柚皮精油,比较直接进样和固相微萃取两种进样方式对柚皮精油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出特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直接进样法结合GC-MS从柚皮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69种物质,SPME结合GC-MS共鉴定出51种物质,直接进样比SPME进样更全面地反映出精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PCA分析能对直接进样法检测的三种柚皮精油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中冷榨油与磨皮油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PLS-DA分析发现能够将三种精油区分开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有:冷榨油中的桧烯、D-柠檬烯、α-松油醇、β-月桂烯、α-蒎烯以及4-萜品醇;水提油中芳樟醇、(R)-氧化柠檬烯、8,9-二氢新异长叶烯;磨皮油中的圆柚酮,n-棕榈酸以及(Z,Z)-9,12-十八二烯酸。其中水提油中特征挥发性物质氧化柠檬烯(5.19%)具有不良气味,磨皮油中保留指数大于2000的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4.61%)较高,影响澄清度和稳定性。综合以上成分分析得出,冷压榨法制备的柚皮精油的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玳玳花精油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组分分析,测定了其理化特征,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玳玳花精油是一种具有玳玳花特征香气的琥珀色澄清液体,共分离出41种成分,占总成分95.80%,其中包括13种醇类化合物(59.34%),16种萜烯类化合物(22.82%),4种烷烃类化合物、3种酸、3种酯类、1种吲哚和1种酚类化合物。玳玳花精油的总抗氧化能力在4 mg/mL时超过VC;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精油浓度为50 mg/mL时清除率为73.51%;对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10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5.63%和94.87%;综上,玳玳花精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茶叶加工方式对水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机(SPME-GC-MS)对对照组、水芹绿茶、水芹红茶、水芹黑茶4种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4种样品中共鉴定出47种物质,其中萜烯类16种,烯烃类8种,酮类4种,醇类4种,烷烃类6种。从对照样品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5种,水芹黑茶中21种,水芹绿茶中23种,水芹红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最多,达到33种。4种样品共有的成分有10种。不同加工工艺的水芹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4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物质为主,其中β-金合欢烯、α-香柑油烯、α-蒎烯含量比较高。本研究结果对水芹茶的加工工艺选择以及相关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HS-SPME-GC-MS法和电子鼻方法分析高压锅、微波炉、电磁炉3种不同熟制方式对葛仙米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葛仙米主要挥发性成分是烷烃类、酸类和酯类物质,不同熟制处理后葛仙米风味成分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相比,葛仙米中的烷烃类物质在高压锅和微波炉熟制处理中含量下降至约1/20,电磁炉处理后烷烃类物质含量下降约1/2;高压锅和微波炉熟制的葛仙米风味物质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近2倍,分析后发现加工后的葛仙米在感官上表现的更具清香味。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熟制和未熟制的葛仙米的风味可以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6.
以冬笋为原料,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得到冬笋干制品,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鲜冬笋及其干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阐明鲜冬笋和冬笋干制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性质,比较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揭示干燥后冬笋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鲜冬笋及其干制品中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成分。鲜冬笋中检测出31种挥发性成分,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后干制品分别检测出12、30和33种,其中,醛类为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1、4、8和8种。鲜冬笋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正己醛,经过干燥处理后其关键的挥发性成分为正己醛、异戊醛、2-甲基丁醛,正己醛的相对含量最高。经过干燥加工后,冬笋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的变化,但主要的挥发性成分(醛类化合物)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干制方式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运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香菇鲜样及自然、热风、热风联合远红外和远红外四种方式干制的香菇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和权重值,对香菇干制品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鲜香菇、自然干制、热风干制、联合干制、远红外干制分别检测出12、23、27、25、27种化合物。干制方式对香菇中的醇类、酮类、酸类及含硫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干制后香菇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均减少,酸类化合物均增加,含硫类化合物除自然干制外含量均大幅增加。热风干制香菇的综合评分最高为7.07,联合干制和远红外干制分别为3.32和2.47,自然干制评分最低为0.20。热风干制因生成较多阈值低的风味物质而能较好的保持香菇风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慈姑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慈姑鲜样和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其风味化合物,探讨不同干燥方式下慈姑风味成分变化。结果显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分别检测出19种、25种、28种风味化合物。干燥方式对慈姑中的醇类、醛类、烯类、醚类、杂环类及含硫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醇类化合物数量和含量上均减少,醛类化合物含量均增加,除了热风干燥,数量上也增加,醚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减少,而含硫类化合物含量大幅增加。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该方法结合了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生成风味物质的优势,可促使慈姑干燥片风味物质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超声波(ultrasonic)和微波(microwave)预处理紫苏,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紫苏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超声波预处理紫苏,一共检测到33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的总量为6939.15μg/g;用微波预处理紫苏,一共检测到39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的总量为4893.15μg/g。两种预处理方式一共得到48种挥发性成分。超声波预处理比微波预处理得到挥发性成分种类少,但挥发性成分的总含量和具有香味成分的含量更高,说明超声波预处理更适合香味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马钤  胡涛  郭川川  李镓  熊伟 《中国酿造》2023,42(3):235-240
为提高甘松精油提取效率,该试验以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甘松精油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精油最佳条件为NaCl含量3%、料液比1∶5(g∶mL)、浸泡时间5 h、蒸馏时间4 h。此优化条件下甘松精油得率为3.72%。GC-MS结果表明,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主要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且以倍半萜数种类最多。该研究优化了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甘松精油的工艺,可为甘松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探究热风、热泵和微波3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通过GC-MS 分析,在3 种干燥滑子蘑样品中共检测出39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微波干燥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数量与种类最多,且各类物质占比较为均衡。通过GC-O 分析,在3 种干燥滑子蘑样品中共鉴定出23 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微波干燥样品鉴定出的香气活性物质数量最高,且整体香气强度明显高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样品。综合分析,微波干燥处理后的滑子蘑风味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冻结方式对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翠翠  施文正  方林  王锡昌 《食品科学》2018,39(14):229-235
为探明冻结方式对草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以草鱼背肉和红肉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材料MonoTrap作为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经过速冻、酒精浸渍冻结和冰柜直接冻结的草鱼背肉和红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良好区分新鲜和不同冻结方式处理草鱼背肉和红肉气味,主成分分析显示冰柜直接冻结样品的气味与新鲜样品的气味差异最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新鲜、速冻、酒精浸渍冻结及冰柜直接冻结草鱼背肉和红肉,从背肉中分别鉴定出45、33、28?种和22?种挥发性物质,红肉中分别鉴定出49、38、33?种和25?种挥发性物质,以醛类和醇类物质为主。结果表明,戊醛、己醛、庚醛、辛醛、2-辛烯醛、壬醛、2-壬烯醛、癸醛、2-癸烯醛、十一醛、2,4-癸二烯醛、己醇、2-辛烯醇、1-辛烯-3-醇、二甲苯等化合物对草鱼肉总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3?种冻结方式中与新鲜样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接近的是速冻后的样品,差异最大是冰柜直接冻结样品。速冻更有利于保持冻结草鱼肉的品质,冻结后草鱼肉的风味接近于新鲜鱼肉。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的柠檬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以及同时萃取蒸馏法三种方法提取柠檬精油。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这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考察了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柠檬精油中相对含量在0.2%以上的挥发性成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有56种,索氏提取的有72种、同时萃取蒸馏提取的有46种。三种菌种对柠檬精油呈中度敏感。三种方法提取的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同时萃取蒸馏超声波辅助提取索氏提取法。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4.
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对原料进行120℃、10 min烘烤处理,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对冷榨法、溶剂法和超声辅助溶剂法3种方式提取的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烘烤处理及不同提取方式对辣椒籽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提取方式辣椒籽油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明显。在烘烤前后不同提取方式辣椒籽油的特征风味中,未烘烤冷榨法、烘烤冷榨法、未烘烤溶剂法、烘烤溶剂法、未烘烤超声辅助溶剂法、烘烤超声辅助溶剂法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38、38、20、18、11、13种。冷榨法对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保留的最好,其呈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酯类、醇类和酮类。烘烤处理辣椒籽油中未出现新的挥发性成分,但促进异戊醛、正丁醛、3-甲基-2-丁醇、正丙醇、异丁醇等呈香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精油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菏泽牡丹花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和超高压提取法三种方法提取牡丹精油,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精油的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所得的牡丹精油为黄色澄清液体,具有牡丹花的特征香气,所得精油理化指标相差不大,均具有良好的品质。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精油进行组分鉴定分析得知,三种方法所得精油有效成分的种类分别为44,45和54种,其中有17种成分相同。水蒸气蒸馏法在提取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部分精油成分挥发或分解,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和超高压提取法可较好的保持牡丹精油中的芳香成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分离提取黑胡椒籽中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其挥发性香味化合物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鉴定,鉴定了其中的68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8.27%,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各种成分的含量,其主要成分为石竹烯(21.66%)、蒎烯(19.37%)、柠檬烯(13.61%)、β-蒎烯(13.55%)、3-蒈烯(9.87%)、α-松油醇(1.92%)、邻异丙基甲苯(1.78%)、异松油烯(1.77%)、氧化石竹烯(1.54%)等。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7):166-172
以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为原料,根据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水蒸气蒸馏花椒精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花椒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值0.11(g∶mL)、蒸汽量73 mL、蒸馏时间96min,在此条件下花椒精油得率达到6.71%。最佳工艺所得花椒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分析显示,精油中共检测出73种化合物,鉴定出31种,占挥发油总量的95.16%,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20.204%、芳樟醇16.645%和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19.733%,且邻氨基苯甲酸芳樟酯在甘肃武都大红袍花椒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香茅精油的超声辅助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超声辅助技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精油,考察了料液比、NaCl浓度、提取时间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香茅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420 W、超声时间为30min的前提下,料液比为1∶20、NaCl用量为10%的条件下,提取时间180min,香茅精油得率最高,为2.8%。GC-MS技术检测出香茅精油共含45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香茅醛,其次是香叶醇、香茅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枣汁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加热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酶解浸提法制备红枣汁,对制备得到的红枣汁的香气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加热提取法制备的枣汁中共检出16种成分;超声波提取法中共检出18种成分;酶解浸提法制备的枣汁中共检出11种成分。不同的枣汁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枣汁的香气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热脱附结合气质联用技术(TD-GC-MS)对冷榨法、超临界法、亚临界法和溶剂提取法所得椰子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4种椰子油中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酸类、酮类、酯类、醛类、烃类等化合物;亚临界法制得的椰子油中检出醇类化合物种类最多,达8种,与其他3种椰子油几乎无共同性;辛酸在4种椰子油中均有检出,在亚临界油中含量最高,达58.75%;酮类及醛类化合物在4种椰子油中种类与含量均较少;酯类化合物在各椰子油中种类最为丰富,δ-辛醇内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达21.53%;D-柠檬烯在溶剂提取油中含量最高,为2.68%;1,3,4,6,7,8-六氢-4,6,6,7,8,8-六甲基环五-γ-2-苯并吡喃在超临界油中含量最高,为2.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