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IP-ATM互联网络环境,ATM子网在IP主机通信经过的路径上,ATM网络边缘(入口和出口)设备将IP与ATM网络物理上互联起来.在这种互联网络环境支持IS服务的时候,资源预约机制在IP网络实现资源预约,在ATM子网,由边缘设备执行IWF(interworkingfunction)功能,为ATM子网进行资源预约代理.边缘设备执行的IWF功能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进行IPIS服务模型到ATMQoS模型的服务映射,通过服务映射,在ATM子网入口边缘设备和出口边缘设备之间建立起满足IS服务要求的VC连接,并对连接进行管理.文中给出互联环境中,IS服务模型到ATMQoS模型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参数映射解决方案,在进行服务参数映射的时候基于流模型提出利用边缘设备的缓存调节数据流参数映射,并导出相应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当今IP Over ATM技术采用的设计方案(局域网仿真、IP交换、标签交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然后在总体上将IP Over ATM与IP Over SDH/SONET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IP-ATM互联网络环境,ATM子网在IP主机通信通过的路径上,ATM网络边缘(入口和出口)设备将IP与ATM网络物理上互联起来。在这种互联网络环境支持IIS服务的时间,资源预约机制在IP网络实现资源预约,在ATM子网,由边缘设备执行IWF(inter working function)功能,为ATM子网进行资源预约代理。边缘设备执行的IWF功能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进行IP IIS服务模型到AT  相似文献   

4.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被认为是当前各种 ATM支持 IP技术中的最佳方案,将成为 ATM下一步发展和演进的方向。但是 ATM向 MPLS发展时具有很多不同于基于传统路由器的 MPLS网络的特点。该文从标记堆栈的封装、环路控制、扩展性与流合并中的信元交织、ATM协议与MPLS协议的关系、M的处理和对IP O&M的支持5个方面对基于ATM的ISR和基于ATM的MPLS网络的实现这些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并比较了各种可能的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胡福军  蔡家麟 《计算机工程》1999,25(7):49-50,57
用户需要更多的带宽和QoS支持使得人们对将ATM作为因特多链路层的技术广泛的兴趣。其中困难的是如何将ATM潜在的优势应用到因特网当中。同时能够保持IP层的内在优势。为达到此目标已经有许多的方法。将重点集中在如何将IP层和ATM层集成起来,从而提出了混合ATM交换/IP路由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宇缨 《软件世界》2000,(4):62-64
ATM与I P的性能对比 1. ATM概况 ATN的概念起源于1983年美国贝尔研究所Joh Tumer提出的快速分组交换(FPS)和1984年法国电信CENT提出的异步时分交换(ATD)思想。 1990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建议将ATM作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基础技术和技术体制,全面开始ATN标准、基础理论和实际技术的研究,并于1992年7月由美国ForeSystems公司率先研制出ASX-100系列ATM交换机。 ATM将信息划分为48个字节定长信元和5个字节控制信息的信元头,它继承了…  相似文献   

7.
IP over ATM模型上集成服务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 Internet的集成服务和 ATM的 QOS要求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将基于 IP协议的 RSVP与 ATM的 QOS控制和管理相结合,以实现 Internet与 ATM集成中的多业务 QOS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8.
综合网络布线厂商Anixter涉足ATM领域著名的综合网络布线系统增值供应商美国艾利斯特(Anixter)公司与美国FORESystems公司达成协议,成为其中国区的增值代理商。按照协议,艾利斯特公司将在我国国内销售FORE公司的局域和广域ATM及L...  相似文献   

9.
于秀云 《微机发展》1998,8(2):16-19
简要比较了ATM(异步传输模式)的3种支持方案,并介绍IPOverATM在两个方面,即IETF的“集成服务Internet”概念(包括RSVPIPV6等)和下一站地址解析协议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一种多于网IP/ATM路由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它的软件系统框架,提出了一种IP前传机制,IP流交换,提出了一种可适应非安全循环服务规则(AICS)来减轻突发性流量对时延的影响,保证端到QoS需求,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时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1.
IP Switching—ATM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ATM异步传输模式的技术特点,介绍一种高性能的网络交换协议(IP),从而提高ATM的网络资源效率,改装ATM系统的多协议交换,IP Switching交换技术的引入,推动着ATM新技术向广泛的适应性、兼容性和理论上可攀登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场总线技术论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场总线技术发展到了现在,已经给各界有了明晰的认识。1989年PROFIBUS的DIN19245的推出,并成立了PNO组织。1994年由ISPFoundation与北美WorldFIP合成FieldbusFoundation即FF,并在1996年发布...  相似文献   

13.
ATM网上高效运行多种协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M网上运行多种协议(MPOA)适用于下一代基于交换LAN结构的技术。从本质上来说,MPOA扩展了局域网仿真与ATM上的IP传输技术。本文讨论了MPOA叠加模型,分析了虚拟路由器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MPOA叠加模型中逻辑功能的划分和逻辑功能间信息流。  相似文献   

14.
SOHO十分关注DSL市场的增长,并要求DSL架构必须支持虚拟专用网(VPN)、 IP上话音(VoIP)、 ATM上话音(VoATM)和视频等新的应用业务。数据业务的增长导致了用户对网络设备和使用多种技术(以太网到帧中继和帧中继到ATM)的日趋复杂的网络的需求,并要求增加新的传输媒介(如电缆调制解调器)和传输端口。除数据外,传输话音和视频的融合网络必将成为标准网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体系结构,重点叙述了其上的交换技术,并指出,ATM中的IP交换技术将快速ATM硬件直接与IP集成在一起,提高了信息的交换速度。这种解决方法综合了IP的简单性、伸缩性和健壮性,以及ATM的速度快、容量高及多服务的通讯能力。  相似文献   

16.
IP电话采用的信道复用和基于分组交换的传输技术提高了线路传输利用率。HFC网双向改造的完成和 DOCSIS的不断完善为开展 IP电话增值业务提供了理想的接入网平台。本文研究了IP电话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 IP电话的标准 H.323规约、 SIP、 MGCP、 RTP/RTCP和RSVP。最后介绍了一种国内开发的 HFC网上IP电话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MS-DOS平台运行的特殊应用程序在网络环境里如果能够为网络所共享将是十分有用的。为了让UNIX操作系统的机器能够访问,需要有TCP/IP网络协议和相应的支撑软件。本文即介绍了这样一个软件包,包括TeInetserver和FTTserver。Telnetserver用来连接MS-DOS机器,运行上面的程序;FTPserver用来在两机之间传输文件。很多其他功能,象身份识别和设置文件访问权限等,Telnetserver和FTPserver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M和IP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两种组网技术),二者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随着用户对综合业务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强,ATM和IP的融合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ATM和IP的融合有多种方式,MPLS是其中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案。本文对MPLS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交换过程等作了一个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IP发展的潮流已不可逆转,整个数据领域正向着IP领域方向大跨步前进。尤其是在接入方面更是如此,IP技术已经牢牢控制着绝大部分前台及桌面的应用。因此,在ADSL的实际接入应用方面,就必须向IP接入方向靠拢,走IP接入的发展之路。RFC1483-Bridged——桥接接入方式最初,RFC1483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网络层上多种协议的数据包在ATM网络上的封装传送。它已被广泛使用于ATM技术中,现已成为在ATM网络上处理上层多种协议数据包的封装标准。ADSL接入依托于ATM骨干网络,在接入侧上继承了许…  相似文献   

20.
基于ATM的交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ATM与IP相结合的重叠模型和集成模型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集成模型中的IP交换,Tag交换及MPLS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基本工作过程,并对三种交换技术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