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工业上,真菌α-淀粉酶通常是指一类由米曲霉生产的α-淀粉酶,它兼有液化和糖化能力。虽然它也是从淀粉分子内部切开α-1,4糖苷键,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还原糖的酶类,但耐热性较细菌α-淀粉酶差,水解产物含有多量的麦芽糖和麦芽三糖,而葡萄糖的产量则很少。由于真菌α-淀粉酶具有特殊的性质,使它在淀粉糖工业和面包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淀粉糖工业中可以利用真菌α-淀粉酶代替大麦芽或β-淀粉酶作为糖化剂来制造麦芽糖含量达50~60%的高麦芽糖浆。在面包工  相似文献   

2.
酶法制备玉米微孔淀粉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葡萄糖淀粉酶、α-淀粉酶及普鲁兰酶水解玉米淀粉制备玉米微孔淀粉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葡萄糖淀粉酶水解作用最强,α-淀粉酶和普鲁蓝酶的水解作用最弱,但若选择葡萄糖淀粉酶与α-淀粉酶复配使用能提高其水解率。水解率与其吸附量和吸油率不成正相关关系,淀粉水解率控制在50%为宜。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酶处理方法对所制备的抗性糊精进行酶解,并考察不同酶处理对抗性糊精消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糊精样品经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转苷酶作用后抗性含量比原样品降低;经α-淀粉酶处理后再经β-淀粉酶、真菌淀粉酶或不经过其他酶处理再经转苷酶处理的样品,其抗性含量比原样品有所提高;经α-淀粉酶和转苷酶处理后抗性含量最高可达68%。抗性糊精经过酶水解后相对分子量均会降低,样品经不同的酶处理后,其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α-淀粉酶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能水解淀粉产生糊精、麦芽糖、低聚糖和葡萄糖等,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制剂之一。目前,α-淀粉酶已广泛应用于变性淀粉及淀粉糖、焙烤工业、啤酒酿造、酒精工业、发酵以及纺织等许多行业。对α-淀粉酶性质及其应用进行了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5.
麦芽糖可以诱导枯草芽孢杆菌产生中温α-淀粉酶,甘薯淀粉的β-淀粉酶酶解产物主要为麦芽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对不同酶解条件下甘薯淀粉β-淀粉酶酶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液化酶加入量为5~10U/g干淀粉时,酶解产物中葡萄糖的含量最高可达0.94%±0.048%,其含量较低,不会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α-淀粉酶具有阻遏作用。酶解最佳条件为液化酶加入量5U/g干淀粉,β-淀粉酶最佳加入量为200U/g干淀粉,酶解最佳温度为60℃,最佳酶解时间为28h时,此条件下甘薯淀粉酶解产物中麦芽糖含量达75.8%±1.7%。甘薯淀粉β-淀粉酶酶解产物可以诱导β-淀粉酶酶解产物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中温α-淀粉酶。研究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中温α-淀粉酶碳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酶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壳聚糖溶解于20%的盐酸,配成25%的壳聚糖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射到含15%氢氧化钠和30%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凝结成2mm左右的中空球形壳聚糖。经4%的戊二醛活化的中空球形壳聚糖分别与α-葡萄糖转苷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切枝普鲁兰酶在室温反应2h,4℃静置过夜,制备固定化酶。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约降低1个单位,最适温度提高约10℃。固定化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相对酶活力分别为7.2%和22.3%。四种不同的固定化酶重组构成酶催化反应器,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38.9%。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制造啤酒时所使用的酵素只有木瓜酶。其作用是防止在冷却储藏过程中,由于变性蛋白质等物沉淀而使得啤酒混浊。有些国家除使用木瓜酶以外也使用其它酵素。如: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β-葡聚糖酶,它的作用是截  相似文献   

8.
对多酶协同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s)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建立了以玉米淀粉为底物,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液化,以α-葡萄糖苷酶、普鲁兰酶和β-淀粉酶同时糖化转苷制备IMOs的基本工艺。通过优化液化程度、糖化转苷过程作用温度和p H、糖化阶段α-葡萄糖转苷酶、普鲁兰酶和β-淀粉酶的添加量,形成了快速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工艺。最优工艺如下:以25%(w/v)玉米淀粉为底物,液化还原糖含量(DE值)为20~30,糖化转苷温度为55℃,p H6.0,α-葡萄糖苷酶添加量为500~1000 U/g、普鲁兰酶添加量为0.9 U/g、β-淀粉酶添加量为500 U/g。结果表明:反应15 h可得到异麦芽二糖、异麦芽三糖和潘糖之和为49.09%的低聚异麦芽糖浆。本研究所建新工艺可以淀粉为原料快速高效制备IMOs,其有效组分明显高于现有生产工艺,制备周期也较现有生产工艺缩短70%以上,研究结果对现有IMOs生产技术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春海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2):1454-1456
本实验参照淀粉糖车间现有糖化工艺条件,对大豆β-淀粉酶和正在使用的大麦β-淀粉酶糖化能力及两种酶的低pH和高温的耐受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豆β-淀粉酶添加量为大麦淀粉酶的1.2倍时与其有等效的麦芽糖生产能力,且大豆β-淀粉酶比大麦β-淀粉酶对低pH和高温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法制备低DE值脂肪替代物,比较高温α-淀粉酶,中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大米淀粉制备的脂肪替代物-麦芽糊精的性质.结果表明,高温α-淀粉酶最适合用于制备低DE值麦芽糊精,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酶用量3mL,pH6.2,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10min.该条件下样品的流变试验结果表明,DE值在3左右的麦芽糊精形成凝胶时相应的凝胶温度为73.6℃.  相似文献   

11.
燕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国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4):25-27,49
研究了裸燕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燕麦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及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力明显地先增加后降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均随着发芽的进行呈下降趋势,发芽72 h分别降低了25.86%、11.08%和17.31%。相关性分析表明,燕麦发芽期间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与α-淀粉酶、β-淀粉酶及总淀粉酶活力呈显著正相关,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均与淀粉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及体外消化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及其在模拟过程中的消化特性。采用α-淀粉酶水解法,以酶解液中还原糖释放率为指标,对芡实淀粉的酶解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α-淀粉酶的最优酶解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350U/g、底物质量浓度为10g/100mL、pH值为6,于50℃水浴中水解60~80min。在此条件下,芡实淀粉酶解液中还原糖释放率可达79.61%。体外消化模拟结果显示,芡实淀粉在模拟消化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释放率均远低于酶解过程;且与米淀粉相比,芡实淀粉较难消化。研究认为,芡实淀粉在α-淀粉酶作用下,较易水解;消化模拟过程中,芡实淀粉的可消化性稍低于米淀粉,可能与其中残留的植物多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后烟叶碳代谢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采后离体烟叶内碳代谢的变化规律,以烤烟品种豫烟12号和秦烟96为供试材料,测定采后不同时段烟叶淀粉、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并对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秦烟96采后烟叶淀粉含量显著高于豫烟12号,烟叶采后0~30 h,淀粉含量逐渐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且糖含量在采后12 h后增加速率变快。秦烟96鲜烟叶中淀粉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高于豫烟12号,而淀粉分解相关基因Ntα-amylaseNtβ-amylase表达量低于豫烟12号。烟叶采后30 h内,淀粉合成相关基因NtAGPS1NtAGPS3和直链淀粉合成关键基因NtGBSS1表达量逐渐下调;支链淀粉合成的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呈无序增降模式;淀粉分解代谢和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或呈先升后降趋势,或呈逐渐上升趋势。NtAGPS1NtGBSS1表达量变化与采后烟叶中淀粉和糖含量变化相关性显著。同一生态条件下,豫烟12号和秦烟96采后烟叶淀粉和糖代谢规律存在差异,其中NtAGPS1NtGBSS1可能是采后离体烟叶碳代谢的关键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α-淀粉酶对麦麸淀粉进行水解,以还原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0.6%,料液比1∶1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此时淀粉的水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石彦忠  余平  韩颖 《食品科学》2009,30(8):132-136
研究了膨化玉米粉的液化、糖化和精制方法,获得了膨化预糊化、中温酶液化、筛滤法麸质分离的玉米制糖新工艺。结果表明,膨化玉米粉可使淀粉液化收率提高7.82%,糖化时间缩短16.7%,糖化最终DE值达97.4。与湿法淀粉制糖工艺相比,新工艺可降低生产成本约20%,是一条节能、节水、环保、综合效益好的制糖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buckwheat phenolics on in vitro starch diges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xtruded noodles with buckwheat starch and phenolic extract (0.50%–2.00%). The cook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sugar released during in vitro diges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extractable phenolic content along digestion was also monitored to reveal a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ucing sugar released and the release of phenolics. Noodles containing increased phenolics released less reducing sugar (230–188 mg g−1) during digestion. Cooking and digestion made phenolics more extractable, and most of the phenolics were released at the end of the gastric phase (85.6%–94.8%) compared with during the small intestinal digestion. The IC50 of buckwheat phenolic extract (0.102 mg mL−1) was four times that of acarbose (0.032 mg mL−1).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was further analysed using molecular docking, in which the activity of α-amylase was inhibited by phenolics that bind with active sites of α-amylase through hydrogen bonds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Phenolics interacting with starch and the released phenolics can both explain the reduction in starch digestion.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出酶解复合法改性玉米淀粉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挤出酶解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改性工艺的主要因素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挤出温度、玉米淀粉含量进行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玉米淀粉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前后的低聚糖组成、表观结构、结晶度以及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40 U/g、挤出温度140 ℃、玉米淀粉含量70%时,挤出改性玉米淀粉葡萄糖当量值为19.5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挤出物低聚糖的组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低聚糖样品中各组分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的质量比为1.0∶3.4∶7.5∶6.0∶1.8。玉米淀粉经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后颗粒表面出现孔洞,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水解率为指标,研究α-淀粉酶与糖化酶复合水解绿豆淀粉制备微孔淀粉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糖化酶=1:3,酶用量2.0%,时间20 h,温度42℃,pH4.2。经吸水、吸油率测试,对酶解前后绿豆淀粉进行性质分析表明,微孔淀粉吸水、吸油能力明显大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19.
机械活化强化玉米淀粉液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淀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作用玉米淀粉.以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为评价指标,考察反应体系pH值、糊化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机械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液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能提高玉米淀粉酶解反应液中还原糖的含量。说明机械活化能有效提高玉米淀粉的酶解反应活性,酶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0.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 ℃冷藏保鲜过程中百合鳞茎内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的含量与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淀粉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 ℃、60 d的冷藏保鲜期内,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兰州百合鳞茎内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达62.29%,可溶性糖与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2.22%和1.39%。β-淀粉酶是兰州百合鳞茎中的主要淀粉酶,其活性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降低,α-淀粉酶的活性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总淀粉酶在高活性的基础上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鳞茎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淀粉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水平有所不同。总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淀粉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增加与低温诱导下淀粉在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