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舞"的健身本质的研究,以及"舞"在生活中的锻炼价值和民族舞蹈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位,结合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创编1-2套健康舞蹈。推广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以弘扬民族艺术与文化,提高人民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增强人民体质,愉悦心情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以针为笔、布为纸、线为墨,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羌绣图案,而这些图案就是他们的特殊文字。羌绣承载着羌族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文章分析了羌绣的特征和技巧,探讨了羌绣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通过结构、重组等设计手法,进行服装设计,实现传统服饰元素与现代流行趋势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当代服装创新设计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为保护和传承羌绣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李惠  陈玉波  王宛春 《中国皮革》2023,(3):122-124+128
羌绣是我国传统工艺之一,是羌族社会历史的承载物,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羌绣工艺构思巧妙、技法精湛,流传时间久远,广受人民群众喜爱。本文立足羌族文化,挖掘羌绣这一传承的民间技法的设计元素,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研究羌绣图案在鞋包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吸取羌绣技术的内涵及技法,为鞋包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4.
羌饰古韵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地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众都会跳起欢快的沙朗来喜迎羌族最盛大的节日——羌历新年。今年,载歌载舞的羌族年轻男女穿戴着色彩鲜艳的羌族服饰,用上万人齐舞的庆典方式来欢庆年新,更创下规模最大的沙朗舞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1日新学年起,我市普通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将全面实施《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第三套广播操具有:身体活动幅度大;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培养,融入了健美操和舞蹈元素;注重体现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等特点。培训中我们发现这套操(舞动青春)的难度远比第二套广播操(青春的活力)大,通过我们实际教学,我们总结了教好“舞动青春”的十种绝招。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5,(8)
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羌绣文化技艺,尤其是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四川省茂县、北川、平武、理县、汶川等各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羌族地区羌绣服饰作品和资料,对羌绣的经典纹样进行了系统分类,探讨和解析了羌绣常用纹样题材的特点,阐述了典型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族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的映射关系。以期有助于多视角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对羌族刺绣的艺术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羌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陕南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陕南羌绣图案题材,通过对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等陕南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陕南羌族地区羌绣服饰作品和资料,对陕南羌绣的经典图案进行了系统分类,探讨和解析了陕南羌绣常用图案题材的特点。有助于多视角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对陕南羌绣的艺术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羌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羌绣是流传于羌族聚居地的手工制品,是展现羌族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工艺形式之一.羌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民族,只能通过心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基于此,通过分析羌绣在传承中的展现出的内涵与价值,探析将羌绣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意义,对羌绣的保护传承和产业融合提出初步设想,希望能为羌绣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羌族,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民族语言为羌语。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本民族文化。羌人们勤劳善良,他们热爱生活,敬重自然,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其中"羊"在羌族人民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代表着一种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在羌族人的生活中,他们把"羊"图腾化,运用到生活中各个方面。习惯居住在中海拔以上的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他们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用"云纹"来表达这一自称。并把"云纹"用于服饰和本民族特有的"云云鞋"中,以象征吉祥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由于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成文记载,他们只能通过世代心口相传。也正因如此,羌人们很担心,本民族文化在人们心中的逐渐淡化。因此本次选择以羌族图腾为出发点,分析羌族的特色服饰的文化蕴涵,旨在让羌文化延续下去,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故事。而图腾,正是羌人自然崇拜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通过对四川地域文化羌族特色图腾服装的研究,寻找体现在服饰中独特的羌之美。  相似文献   

10.
羌绣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深厚的人类学价值及突出的历史价值。5、12地震对羌族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引起大家对羌文化强烈的探索与发展追求。为使羌绣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羌族地区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羌绣进行探索创新是迫睫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铁核桃     
核桃,学名胡桃:(Juglans rega)。原产于我国西北羌族活动区域,又称“羌桃”。羌族始祖为炎帝,即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是否尝出羌桃可以食用,目前没有文字记录。但羌桃和大  相似文献   

12.
强薇  安胜男 《西部皮革》2023,(22):41-43
羌族刺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文章以羌族刺绣文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羌绣的概念、技法与图案内容;结合羌绣图案从几何化、抽象化、像素化方面凝练了羌绣文化视觉语言艺术特征;根据皮革文创产品设计要点,从纹样图案、色彩构图、针法技艺等方面提出了羌绣文化在皮革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设计思路,旨在为开发具备民族风情的皮革文创产品提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羌族的儿童"尾巴帽"是一种民间艺术,是民族服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解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四川茂县羌族博物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材质、工艺、装饰用色、图案、装饰特点、装饰规律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羌族儿童的"尾巴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律,与其他类服饰相比更具特色,而且童帽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羌民族的审美和情感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羌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来,保护传统文化,留住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14.
羌族的"咂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捷 《酿酒科技》2007,(10):110-112
羌族的咂酒在现今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还呈现出不断深化提高的趋势。羌族咂酒的发展趋势,既保留了古代羌人继承和发扬的古代羌文明成分,又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现代文明文化。醇香的咂酒文化将和其他文化一样,在现代羌人独具匠心的创作中将会闪现更加绚丽的光彩,羌族的咂酒文化也将使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更加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5.
羌族老腊肉     
正羌族老腊肉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特色传统肉制品。由于老腊肉用自然放养的山猪肉腌制,既有野猪肉清香味,又有家猪肉柔嫩感,是羌族人羌年节里喜欢的肉制品。羌族老腊肉有两种吃法,一是清蒸,二是火烤,无论哪种吃法,味道都香美厚醇。自然放养的山猪不是野猪,是羌族人圈养的一种家猪。每天早上将猪放出笼,任凭它上山下河自己寻食,少用饲料喂养。羌族的"羌"字,字型从羊从人,为牧羊人,羌族以前是以养羊为主的游牧民族,定居后,便从事农业耕作和放牧生活。牧猪对羌族人来说是拿手活。牧养的家猪凭着阿坝龙门山区里许多野菜杂果,磨炼得嘴尖毛长,滋润得膘肥体壮,猛一看还真像野猪。一到年尾,这些山猪就成了羌年节里的美味佳肴。屠宰这些山猪,羌族人不用刀,而是用绳将猪勒死后放净血,再去毛洗净,把部分肉分割成条块,用粗盐腌渍一周后,再取出烟熏,然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用这种山猪肉做成的腊肉,能久放多日不变质,羌族人称之老腊肉。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宁强县原名宁羌县,是一个有数万羌族群众聚居的地方,羌文化在当地颇有影响。该县地处川、陕、甘三角地带的秦巴山区,盛产核桃。  相似文献   

17.
张芃 《纺织教育》2010,25(3):58-60
艺术形体舞蹈的创编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想象、概括、提炼、加工,并有序地组合为一个整体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和领会艺术形体舞蹈动作创编的基本特征,这是创编出优秀艺术形体舞蹈动作的前提,也是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树立与保持创新意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完成编舞和排练工作,还需要考虑舞台的灯光、布景等。除此之外,舞蹈服饰与道具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幼儿舞蹈在当前素质教育实践中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幼儿舞蹈创编中,服装和道具的选择与运用是增强舞蹈表现力和丰富幼儿舞台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将从幼儿舞蹈的特点出发,探讨服装和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研究不同类型的服装和道具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选择与运用。希望能够为幼儿舞蹈创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进而提升幼儿舞蹈创编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许静  张皋鹏 《丝绸》2012,(7):49-54
以羌族刺绣图案设计元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收集羌族刺绣图案资料的整理对比,提取出图案中每一题材的造型元素;结合羌族刺绣历史文化内涵和图案设计理论,分析其题材、造型、形式、色彩特征,形成图文分析资料。分析表明羌族刺绣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其图案造型形象生动,构图错落有致,图案元素丰富又生动,艺术风格率真灵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和艺术市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指出羌族刺绣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沙晓慈 《四川烹饪》2003,(10):46-46
我随旅游团去九寨沟,车到汶川县时,羌族导游小姜指着入云的山峰上那一座座用石片砌成的碉楼说:“这些是我们羌族人的房子。我们原来不居住在这里,因为秦始皇是我们羌族人,后来汉朝推翻秦朝,于是汉朝皇帝驱赶羌人,我们先祖就从春风不度的玉门关来到了天府之国,说来还不算吃亏。”没想到秦始皇是羌人,我还记得夏朝的大禹也是羌人。羌人善治水,历来都江堰的清理扩建,都少不了他们。羌人的民居雄踞高山之颠、险道之咽,看来羌人不但善治水,还英勇善战,没有军事家的眼光,是选不出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的。途中,一对来自昆明且显然是大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