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第一讲,读者对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单片机的发展,80C51系单片机在众多单片机产品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应当如何学习单片机等有了粗略的了解。下面,我们将从一个具体的设计要求,引出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从中看看单片机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该系统的框图和工作流程,了解单片机产品和传统产品、单片机产品的开发过程与用传统电路设计产品的过程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为了使单片机系统可靠运行,必须对单片机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为此,提出了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思想,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探讨了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技术途径。根据硬件和软件子系统的人—环境特性,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具体技术。这些可靠性设计技术的应用,使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单片机系统板是其中的核心模块电路板,本文以一种典型单片机系统板为例,阐述了单片机系统板的故障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单片机系统板的测试程序的编写和故障的检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20年是我国嵌入式系统辉煌的20年。在本期纪念单片机20年的专栏中,四川单片机学会纪念文章中多次提及“全国单片机学会”,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是对“中国微计算机单片机学会”的一个民间称呼。在研究我国嵌入式系统发展史时,不可能回避,也不必回避这一历史事实。 全国单片机学会是在1986年“全国首届单片机学术交流会”会议期间倡议,1987年正式成立的组织机构。由于我国学会机构的建制规则,全国单片机学会必须寻找挂靠单位。当时热心单片机事业的微机学会理事长何绍宗先生,愿意将全国单片机学会挂靠在微机学会名下。因此,全国单片机学会的正式名称应该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业委员会单片机学组”,民政部门批准的正式名称允许简化为“中国微计算机单片机学会”。“中国微计算机单片机学会”成立后,掀起了我国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高潮,各地纷纷成立地方分会,由于单片机应用主要在非计算机领域,许多地方分会在当地的挂靠单位是电子学会、自动化学会等,因此,常常将“中国微计算机单片机学会”简称为“全国单片机学会”。20年来“全国单片机学会”为我国推广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今许多嵌入式系统专家,都在单片机领域中“摸爬滚打”过。随着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多学科中的融合发展,“全国单片机学会”这个民间称呼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很多初学者看书,一年半载也不能入门;反过来,如果有条件自己真正动手编写几个程序,动手调试几个实验,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迈进单片机开发的大门了。笔者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从大一开始学习单片机技术,至今已有4年多的历史了,结合自身学习的经验,设计了Study-IV这款51单片机学习板,并精心准备了这套讲座,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更多想要进入单片机世界的读者顺利迈出第一步,并成为单片机开发的高手!  相似文献   

6.
单片机技术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单片机的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80C196系列单片机实现数字调速的系统控制方案,并在实际中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80C196单片机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深入研究,以期开发出更高性能的单片机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利用TP801对单片机的开发,这个开发方案设置了单片机的“总线请求”状态,使TP801与单片机的连接大为简化,文中设计了一个能开发MCS-48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电路,这个开发电路不需要监控程序,但它能以单步,断点和连续三种执行方式调试单片机程序。  相似文献   

8.
uC/GUI在单片机系统上的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文辉  蔡启仲 《计算机工程》2007,33(12):275-276
在传统8051单片机系统中,受到单片机内部资源的限制,人机接口的软件设计繁琐、不易移植。该文在介绍嵌入式用户图形接口uC/GUI的特点及移植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uC/GUI在单片机系统上移植的可行性,以C8051F120单片机系统为实例,描述了uC/GUI在单片机系统上的移植应用过程,给出了实验程序。  相似文献   

9.
文中简介了MB89630系列单片机的硬件概况,根据实际体会,叙述了该系列单片机硬件几个有特点的功能和使用技巧,也为尚不熟悉该系列单片机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单片机选型的参考,最后简介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加密的意义和利用单片机的掉电功能实现加密的一些常用方法,并对单片机的反跟踪技术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使单片机一发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