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垃圾衍生燃料技术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分类、组成和特性,并重点介绍了RDF的制备、应用及研究现状。最后结合中国垃圾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中国发展RDF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垃圾焚烧技术迅猛发展,垃圾衍生燃料的开发也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蜂窝型垃圾衍生燃料的制备、燃烧,尾气的处理等,使生活垃圾变为可以无害化燃烧的垃圾衍生燃料。  相似文献   

3.
垃圾衍生燃料(RDF)部分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RDF的颗粒形状、尺寸、处置量等会对其在分解炉内的运动轨迹、燃烧过程等造成巨大影响.本文采用CFD模拟研究了处置量、水分含量、粒径大小对RDF在分解炉内运动轨迹、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DF由分解炉中部喂入后,粒径<10 mm的RDF会随烟气...  相似文献   

4.
水泥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垃圾衍生燃料(RDF)正处在使用效率较低的初级阶段,将RDF更加高效地应用于水泥行业是实现水泥生产环境友好与RDF资源化的重要途径。RDF来源广泛,从而导致其物理化学性质复杂,准确评价和检测RDF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关键之一。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概述了组成分析和物性分析等仪器分析方法,并对各种分析方法获取的有用信息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RDF的高效利用与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混烧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的种类、制作方法以及目前研究状况。针对中国城市垃圾的特点,提出将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后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锅炉中的建议,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统计和分析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运行情况,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建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适合中国目前垃圾处理的国情。  相似文献   

6.
煤与垃圾衍生燃料的混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分析了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介绍了垃圾衍生燃料的种类、制作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鉴于我国城市垃圾热值低、灰分高的特点 ,建议将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后掺混到现运行的燃煤锅炉中 ,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统计了该方法在国外的运行情况 ,并对我国采取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 ,该方法投资省、污染低 ,对我国的环境卫生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重和气-质联用仪对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的燃烧特性和氯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燃烧和热解条件下,CRDF中氯的释放特性有明显的区别,在温度为500~600℃时CRDF燃烧无机氯的释放率可达90%以上,而CRDF热解无机氯的释放为76%;当温度达800℃时CRDF热解过程释放的有机氯化合物种类和浓度均高于燃烧过程。热重分析结果显示CRDF在热处理中存在3个明显的失重阶段,第一失重阶段温度约200~300℃,失重率38.5%;第二失重阶段温度约为400~500℃,失重率为20.35%,第三阶段为一个缓慢的失重阶段,温度在600~800℃,失重率约22.35%。  相似文献   

8.
邓旺明 《广东化工》2021,48(23):137-141,130
在垃圾分类政策的背景下,厨余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其处理处置也得到重点关注.厨余垃圾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价值高的生物质资源,可通过不同资源化技术手段将其转化成固态、液态或气态燃料,如沼气、乙醇、丁醇、垃圾衍生燃料、粗燃气等.本文调研分析了厨余垃圾的性质特性,介绍了厨余垃圾燃料化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将垃圾衍生燃料(RDF)作为替代燃料投加到水泥窑炉内进行高温焚烧,是水泥工业降低熟料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消耗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在管式炉中研究了粒径和助燃空气温度这两个因素对RDF热解燃烧气体组分的影响,并利用CFD软件模拟了RDF在分解炉内的减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粒径的RDF颗粒,总体上呈现出热解燃烧气体中CO、CmHn和H2还原性小分子气体浓度随着助燃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基于华新某工厂的运行工况进行了CFD模拟计算,当RDF的粒径分布取<50 mm(占80%),三次风温度为900℃时,过剩空气系数取1.2,燃烧室出口NOx浓度小于280 ppm,减氮效果明显,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0.
房科靖  熊祖鸿  鲁敏  黎涛  陈勇 《化工进展》2022,41(Z1):132-140
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是指从城市生活原生垃圾中分选出的若干类可燃固体废物,经过干燥、破碎、分选和成型等复杂工艺制成的一种固体燃料,由于具有方便运输和储存,较低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渣量和着火点,燃烧充分和稳定等特点,在国家“双碳”的背景下,RDF一跃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品之一,但大规模市场化应用过程中,面临着生产和制作成本高昂、投资利益主导和直燃式焚烧技术的成熟和国产化等问题。本文从RDF的制备工艺、热转化特性出发,到最终的市场化应用,介绍了RDF的制备工艺、简述了热转化特性,分析了阻碍RDF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未来推进RDF应用的三项措施:简化RDF生产工艺,降低制作成本;建立完善的RDF应用行业补贴体系;建立“减碳”奖励机制,以期为RDF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聚合物粉末涂料和涂装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高性能聚合物粉末涂料及其金属表面涂装技术、涂层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涂层界面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高性能聚合物粉末涂料和涂层应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燃煤砷污染和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污染和抑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概述了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危害 .分析了煤中砷在燃烧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的转化形态 ,烟气中砷的主要存在形态 ,以及煤中砷在燃烧产物中的配置和主要影响因素 .给出了美国不同电站的燃煤锅炉、工业燃煤锅炉以及民用燃煤锅炉砷的排放因子 .探讨了不同吸附剂与含砷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以及减少燃煤过程中砷污染的可行性 .强调了加强煤燃烧过程中微量砷排放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方法,重点讨论了微生物合成法、碳源、化学合成、分离方法及降低PHA生产成本的方法,介绍了PHA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论述了PHA在生物医学、农业、电子、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燃烧源超细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燃烧源超细颗粒物已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并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对燃烧源超细颗粒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介绍了超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分布和来源、超细颗粒物的危害以及燃煤电厂超细颗粒物排放和控制方法,并总结了超细颗粒物研究的难点所在,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丁羟胶的研究及开发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曹勇  金关泰 《弹性体》1996,6(3):29-37
详细地介绍了端羟基聚丁二烯(丁羟胶)的国内外合成及开发概况,侧重叙述了丁羟胶的多种阴离子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子筛膜的研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水热合成法、二次生长法、微波加热法、激光蒸镀法、汽相法等合成分子筛膜的进展情况、特点 ,介绍了分子筛膜的表征与评价、膜的应用 ,分析了商业应用的障碍 ,指出了分子筛膜未来开发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氨氮废水降解技术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氨氮废水的主要来源,论述了氨氮废水降解的各种技术及其工艺过程,重点论述了生物处理技术及工艺、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及工艺以及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和特点,并探讨了氨氮废水降解机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N-苯基马亚酰亚胺的几种制备方法,并论述了其作为新一代改进树脂耐热性的共聚单体在ABS树脂、PVC树脂改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耐辐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的耐辐射聚合物以聚丙烯为主,用于空间及核技术的抗辐射聚合物以聚酰亚胺为主,介绍了耐辐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耐辐射性能的检测,以及最新耐辐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液晶高分子的发展历史,综述1990年以来液晶高分子在合成技术、新产品开发及应用开发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其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