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业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矿业发展中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多、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的严峻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向深部和高强度、大规模开发方向发展.针对矿山深部开采和工程地质灾害的重点危险因素和隐患,指出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矿山深部开采和工程地质灾害事故隐患实施监控预警,提高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保障能力,是矿山控制和消除安全隐患并减轻灾害损失,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分析金属矿山产生工程灾害事故的类型与原因,阐述矿山工程灾害的控制与防治技术,认为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灾害控制技术、措施和手段,实行预防为主的控制方针,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灾害的发生,并提出安全预警、充填新技术等搞好金属矿山工程灾害防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谢亮 《中州煤炭》2022,(8):68-72
矿山作业是一项比较危险的工作,多年来高突综采工作面时常发生大型事故,危害矿工人身安全。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出高突综采工作面地质灾害超前综合探测技术方法。通过划分高突综采工作面相关地质灾害,分析煤矿矿体变形灾害、地下水导致的地质灾害及矿体内灾害,明确每种灾害类别的具体灾害内容。采用高密度电阻法、瞬变电磁法、槽波探测技术组建超前综合探测技术预测地质灾害结果,实现地质灾害超前综合探测。利用综合探测技术完成工程概况探测,地质灾害探测精度较高、探测范围覆盖全面、实时性较优。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靖下岭大理岩矿区地形地质特征,工程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工程地质灾害及诱因,提出监测预报技术方法,并结合采矿生产实践的经验,对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进行理论研究与探索,提出防治的技术措施,并运用于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分别实施了在地表的防治,巷道掘进施工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地下采矿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上海某道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地区某道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对各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危险性评估,对上海地区的道路工程地质灾害评估方法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属矿山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金属矿山固体废物的来源,总结归纳了矿山固体废物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及引发工程地质灾害等危害.为了从矿山开采的源头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提出了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福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矿山地质灾害有明显上升的势头,灾害防治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面对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矿山土地复垦问题也来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分析矿山因开采而产生及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总结了闭坑后潜在的灾害类型及其可能对已复垦土地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在矿山开采与土地复垦规划应相互结合应用,采用矿山"开采和复垦工程同步"的现代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林长进 《矿冶》2006,15(3):8-11
根据南靖下岭大理岩矿区地形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程度,结合采矿生产实践的经验,对工程地质灾害与防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探索,分析了工程地质灾害及诱因,提出了监测预报方法及防治的技术措施;实施了地表、巷道掘进施工工程及地下采矿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赋存条件相对较差,矿山开采过程中井下瓦斯、水、火等灾害问题极为突出。矿山灾害监测监控系统能够收集矿井内部的有关参数信息,迅速做出控制、调整和预警,减少灾害事故发生。在分析了矿山灾害事故的基础上,回顾了矿山灾害监测监控技术的发展,并对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在矿山灾害监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述了矿山灾害监测监控系统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为绿色矿山和智能矿山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矿山建设基本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兵 《中国矿业》1994,3(5):7-11
本文从矿床成因型和矿山工程实践两方面分析论证了矿山工程基本工程质问题。具体从矿床成因类型制约矿山基本工程地质问题,高陡边坡稳定性,深部采掘围岩稳定性和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等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矿山地压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建华 《采矿技术》2002,2(1):31-33
有色金属矿山大部分为地下开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地压问题及相应的地质灾害隐患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研究、探索其灾害发生的规律,分析了矿山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并对由开采引起的地压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赵玉新 《煤》2005,14(4):65-67
经过地质灾害调查发现,山西地质灾害以矿山(尤其是煤炭矿山)开采和人工开山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诱发的人为灾害为主。矿山开采引起的地面裂缝与地面塌陷是山西的首要地质灾害,其次为开山修路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并提出整改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非线性动力学在工程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对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分析和预测预报矿山地压灾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与诱因入手,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地质灾害探测技术,并对预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而选取和建立适当的预警模型,推断矿区地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评价围岩的稳定性,为矿山地压灾害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国内地下矿山无废开采和灾害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取得的技术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在开采矿产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诱发矿山地质灾害和污染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以地下矿山无废开采和灾害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地下矿山无废开采方法及工艺技术、地下矿山废石与尾矿混合充填料充填技术、地下矿山采场稳定性及岩层控制技术、地下矿山地面沉降塌陷灾害预警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下矿山无废开采和灾害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国内地下矿山无废开采和灾害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取得的技术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国内在开采矿产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诱发矿山地质灾害和污染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以地下矿山无废开采和灾害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地下矿山无废开采方法及工艺技术、地下矿山废石与尾矿混合充填料充填技术、地下矿山采场稳定性及岩层控制技术、地下矿山地面沉降塌陷灾害预警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程虎 《云南煤炭》2006,(2):42-46
文章从工程地质条件及采矿影响等方面,初步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根据矿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开采影响范围及产生的损失程度,将矿区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Ⅲ区)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区);从引发灾害和发生灾害损失的影响程度,规划了两个防治区:重点防治区(A区)和一般防治区(B区).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现状,将矿山地质灾害类别划分为5类,通过采用灰色理论建立矿山地质灾害模型,预测出未来几年地质灾害损失,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特点建立模型区分灾害发生的不同级次区域,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这样既考虑了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总体相似规律,又区分了不同区域内的差别,进而达到评价结果更精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年来已发生的370处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永新县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对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进行孕灾环境分析,研究了与地质灾害发育相关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等孕灾因子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区内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受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控制和影响。充分考虑区内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以工程地质岩组和地形地貌为主控因素,将永新县孕灾环境划分为3个大区和19个亚区,为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地质灾害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强了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矿山重特大恶性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为此,针对矿山安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立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专业中心是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安全问题的技术手段.它在矿山灾害预防、事故的鉴定分析和安全技术研究等方面为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