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食品中三种γ-氨基丁酸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改良纸层析法和Berthelot 色法对不同来源介质中的γ-氨基丁酸(GABA)检测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建立了3种方法的GABA检测体系.结果表明,HPLC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改良纸层析法和Berthelot色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大量样品中GABA的检测.进一步地,改良纸层析法可用于微生物发酵液等色素含量较少介质中的GABA检测,而比色法更适合成分相时单一介质中的GABA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用平板划线分离得到10株菌株,通过对菌株个体特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以及纸层析法进行定性分析,改良纸层析法与HPLC法结合的定量分析,得到产γ-氨基丁酸的优势乳酸菌B2,产量为1.18mg/m1。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用平板划线分离得到10株菌株,通过对菌株个体特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以及纸层析法进行定性分析、改良纸层析法与HPLC法结合的定量分析,得到产γ-氨基丁酸的优势乳酸菌B2,产量为1.18mg/ml。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以纸层析法定量检测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V(正丙醇)V(正丁醇)V(水)=534;适宜洗脱剂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 洗脱时间为14 h.回收实验表明当点样量在150~250 μg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实验的变异系数为3.58%.纸层析法与HPLC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99%.实验证明,纸层析法可作为测定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得到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乳酸菌,本研究选取传统发酵食品作为菌株来源,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出的20株乳酸菌的GABA生产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高产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及产GABA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得到一株GABA高产菌株14#,其发酵液中GABA含量为2.30 g/L,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研究其产GABA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发酵优化条件为:MRS基础发酵培养基中以15 g/L的葡萄糖作为碳源,以10 g/L的酵母粉和15 g/L的牛肉膏作为复合氮源,添加1.5% L-谷氨酸钠,接种量为4%,初始pH为6.0,37 ℃静置培养48 h。优化后GABA含量可达9.12 g/L,比优化前产量(2.30 g/L)提高了近3倍。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产γ-氨基丁酸安全菌株,本实验从泡菜汁及酸奶液中进行定向筛选,利用薄层层析法(TLC)对其发酵物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对其进行了16S r DNA基因测序,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产物定量分析评估其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得到六株产谷氨酸脱羧酶催化L-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的菌株,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后,鉴定六菌株均为植物乳酸短杆菌。定量分析六株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发现其产量均在200~500μg/m L之间,其中最高产量为493.3μg/m L。实验结果显示,硅胶薄层层析可以快速定性检测培养物中是否含有γ-氨基丁酸,而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准确定量检测培养物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筛选获得的乳酸杆菌生物安全性高,有一定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纸层析法测定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考察了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 H、缓冲体系以及磷酸吡哆醛和VB6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Y-1发酵脱脂小麦胚芽累积γ-氨基丁酸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γ-氨基丁酸累积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γ-氨基丁酸的累积有显著影响,γ-氨基丁酸累积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起始p H 5.0、VB6浓度0.2 mmol/L,在此条件下利用纸层析法测得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0.954 mg/m L,进一步利用氨基酸分析得到γ-氨基丁酸含量为0.402mg/m L。经乳酸菌发酵后,麦胚中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了3.4倍。  相似文献   

8.
李文  董明盛 《食品科学》2018,39(16):147-153
采用复合诱变的方式提高乳酸菌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能力,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食品打下基础。以植物乳杆菌M-6作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紫外、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确定紫外照射最佳时间为240 s,氯化锂最佳质量分数为1.25%。采用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平板法、纸层析法、berthelot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突变株的产GABA特性进行检测,筛选到21?株GABA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菌株,其中紫外-氯化锂诱变所得突变株UL-4产量最高,在MRSG培养基(含1%?MSG)和鹰嘴豆乳(含0.2%?MSG)里的产量分别为899.27?mg/L和369.53?m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64.25%和30.46%,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比色法与HPLC法对比测定桑叶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彩云  王涛  屠洁  刘冠卉  黎鹏  赵静 《食品科学》2018,39(24):256-260
应用酶标仪定量分析桑叶茶(下称桑茶)中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经优化的显色体系在波长640 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建立GABA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相关方程。比色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所测GABA在所需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比色法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28%,平均回收率为98.46%;HPLC法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37%,平均回收率为100.10%。表明2?种检测方法均可准确定量测定GABA。经t检验比较分析,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比色法对桑叶与桑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会影响GABA含量。比色法方便快捷,更适合大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以纸层析法定量检测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V(正丙醇):V(正丁醇):V(水)-5:3:4;适宜洗脱剂为0.1mol/L的盐酸溶液.洗脱时间为14h.回收实验表明当点样量在150-250μg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实验的变异系数为3.58%.纸层析法与HPLC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99%.实验证明,纸层析法可作为测定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食品组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研究食品科学的一类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及食品溯源等研究中。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将色谱对复杂生物体系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等优点相结合,具有分析速度快、定性定量结果准确、样品用量少等特点,是目前食品组学研究中一种强有力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食品组学技术的分析流程及该技术在食品营养品质、食品加工及贮藏、食品溯源及真伪鉴别、食品中农药残留、食品过敏原五个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旨在为食品科学与质量安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季铵盐类纺织助剂的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济邦 《印染》1997,23(1):32-34
用于纺织印染的季铵盐类助剂具有品种多、用途广、效果好的特点,本文对该类助剂的分离鉴定,从化学方法以及纸层析、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定量分析方面,文章较具体地介绍了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可供工厂化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采用的测定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1948-2007进行了改进。通过优化质谱条件,在ESI负离子模式下,根据选择的特征离子,结合保留时间,发现另一个裂解离子对(178.0/96.0)可作为定性分析,实现负离子模式下同时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改进的方法,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1~400 n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0.9999;加标回收率在84.6%~101.2%之间,检出限为0.01mg/kg。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适用于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进行样品前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0~20μg/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是0.9998,植物油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3%~94.4%,相对标准偏差为2.3%~4.9%。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对5种不同浓度质控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均获得满意结果,说明本方法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法检测韭菜中阿维菌素残留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韭菜中阿维菌素农残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乙腈提取韭菜中的阿维菌素,用氨基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利用液相色谱作为检测手段,紫外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这种前处理方法经过氨基柱的回收率在98.11%~102.23%,相对标准偏差为5.31%~6.76%,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结论韭菜中阿维菌素的残留检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添加回收率理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功能性和安全性两大特点,保健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为提高保健食品的功效,在其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相关功效的化学药物较为普遍,加强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的检测,才能有效预防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物的危害。色谱技术是复杂成分分离纯化最有效方法,配以合适的检测手段,广泛用于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及其与紫外、红外、拉曼和质谱等技术联用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检测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分析,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方便面中富马酸二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方便面中富马酸二甲酯(DMF)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测试方便面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萃取方式,并考察超声波萃取的温度和萃取时间。在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富马酸二甲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方便面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蔗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折光检测器),摸索出对食品中蔗糖测定的色谱条件和前处理方法,进行准确定量测定的研究。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在95%~105%之间;RSD<3.0%,精密度高;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9g/kg,方法定量限为3.0g/kg。  相似文献   

19.
潘媛  牛华  马雪涛  张学忠  任艺 《食品与机械》2012,28(3):90-92,95
为满足检测需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立阿维菌素类生物毒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基质样品的前处理进行优化讨论。利用乙腈作为提取液,在去除水分的条件下,三氟乙酸酐、N-甲基咪唑作为衍生化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完成前处理操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C18色谱柱,在甲醇-水(92+8)条件下对被测物质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达0.1μg/L,在0.1~20μg/L浓度水平进行基质加标,回收率在80%~108%,相对偏差为4.1%~11.4%。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干扰小,满足检测实验室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生物毒素残留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食用植物油中掺混棕榈油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为植物油掺假提供检测依据。方法植物油样品先经过皂化和甲酯化处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植物油中的各种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以月桂酸为特征指标,直接定性,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配比实验验证和检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月桂酸检出限为0.01%,植物油中棕榈油的定量限为5%~100%,最低可以分辨出添加了5%棕榈油的食用植物油样品。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精确度高,是一种分析迅速、经济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