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中国"是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把握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的绿色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的时代之美和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转变发展路径,推动生态发展;健全生态制度,在制度层面保障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靠物质方面的进步,也需要精神道德意识层面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因此,公民生态道德建设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分析生态道德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状,从生态道德视角探索推进湖北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它与"中国梦"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中国梦"视阈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继承性、超越性及现实性。美丽中国围绕四个方面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重视全民生态价值观教育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成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美丽中国背景,以淮安市高校为例,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高级阶段。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揭示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来探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给出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儒家、道家、佛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万物一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了全新部署,这表明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说明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生态文明关系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关系我们社会每一名成员,因此,必须认清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认真分析,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对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历史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建设生态文明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前提;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民族、全社会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梦"也应该拥有一个"美丽中国"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梦。把握发展契机,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共建"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危机的产生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和意识形态。资本的扩张逻辑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矛盾决定了生态危机的必然性;控制自然的观念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意识,以此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启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文明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中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在充分借鉴一般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之上,应立足本国的现实国情,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治理,提高生态意识,为生态文明构建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明进程不仅带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生存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平等、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威胁着人类生存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与国民安全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严峻的形势,需要社会和民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完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要任务,使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回顾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历程,总结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满足生态文明要求的方法及实施途经,展望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生态文化思想、中国古代诗词中描绘的生态文化境界,都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源与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生产力概念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是工业文明的传统意识反映,其哲学根基是“人类中心论”。生态文明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它要求生产力概念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追求“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19.
"美丽中国"缘起于党首次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升华。"美丽中国"可以理解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又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辩证法的角度而言,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内部具有结合紧密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美学意义而言,它全方位地体现了"和谐之美";从伦理道德意义而言,它体现的是道德创化之美;从价值维度而言,它体现了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测度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采用全排列多边形模型,从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系统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江华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就江华县生态文明综合建设水平而言,2011年~2017年期间,综合建设水平逐年提升,2014年~2015年增速最快,至2016年江华县生态文明综合建设水平由较高转为高等级.就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系统而言,2011年,属于发展平衡型;2012年~2013年,属于社会发展落后型;2014年~2015年,属于经济发展落后型;2016年~2017年,虽仍属于社会发展落后型,但三大系统建设水平均脱离较低达到较高等级.总体而言,2011年~2017年三大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