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录井各项录井水平的提高为综合解释油气层提供了前提条件。该通过对地质、气测和地化录井等30多项参数与储层物性关系的分析研究,分别得出了三种录井方法对地层流体性质的判别标准,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进而可实现现场油气层的自动、快速、有效识别。其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相比,总体解释符合率已达到85.7%。  相似文献   

2.
张成 《录井工程》2008,19(1):36-40
录井油气显示层解释是录井工作的关键环节,解释中有时会遇到不同录井方法解释结果相互矛盾、录井解释与圈闭成藏评价相互矛盾、录井显示与区域油气显示特点相互矛盾的情况,通过对泌阳凹陷B239井等7口典型井录井油气层解释的分析,总结了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些主要经验:注重区块油气显示特点,发挥各种资料在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作用,按照不同录井方法对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反映特征分析录井资料之间的矛盾,综合录井资料判断储集层物性、含油性,在录井资料解释可信的基础上,寻找圈闭成藏评价的矛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录井油气层解释的基本原则:善于借鉴相邻区块油气层解释方法,通过纵横向对比,发现各种录井资料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进而辩证分析、有所侧重、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3.
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多手段计算机处理是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实现量化的关键。该文通过作者近些年油气层解释评价经验,阐述了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油气层评价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围绕油气层评价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场录井要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确保录取准确资料;健全全局勘探开发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完善修订油气层综合评价标准及系统,加强新的评价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录井阶段的油气层评价逐步过渡到录井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可能性,进而解决好“有没有-有什么-产不产-产多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多手段计算机处理是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实现量的关键。该通过作近些年油气层解释评价经验,阐述了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油气层评价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围绕油气层评价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场录井要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确保录取准确资料;健全全局勘探开发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整修订油气层综合评价标准及系统,加强新的评价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录井阶段的油气层评价逐步过渡到录井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可能性,进而解决好“有没有- 有什么-产不产-产多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录井油气层解释专家系统溶入了地质专家判断油气层的经验、方法、逻辑思维方式、专家知识及油气层解释的原则和标准,用优先级法,通过计算机对油气层进行分析判断。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能对不同的单项结论进行正确的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还能对受影响的资料进行分析,决定其可信度,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它是以烃类性质为基础,对油气层进行判断,不受地区及层位的限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系统能对单项灵井资料和多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复杂程度逐年增加,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提高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符合率,该文对华北油田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快速色谱录井技术、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地化录井评价技术、气测图版评价技术等多项油气层录井单项评价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与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①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油气丰度、油气性质、储集层物性及其相互关系;②单一录井项目不能完成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录井的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利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FLAIR气测系统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电阻率油气层由于电阻率偏低和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常规测井手段难以识别,而借助气测录井手段进行解释评价具有优势.围绕低电阻率油气层气测录井解释,较系统介绍了FLAIR气测录井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解释评价软件(INFACT)的解释评价方法.应用该系统进行解释评价时,首先对解释井段进行质量评估,而后进行流体相分析、甲烷气体含量(甲烷校正值)计算及评价,结合常规烃类气体比率法组合特征分析,初步评价储集层流体类型,最后参考其他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确定油气水层.该系统在渤海湾盆地H 35井两井段的应用实例以及其他4口井9层低电阻率油气层应用统计资料表明,经试油验证其总体解释符合率为87.5%.  相似文献   

8.
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显示丰富,正在成为主要的油气接替领域.亟需研究录井评价技术方法为该区泥页岩油气层评价提供依据。为此.通过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录井、测井响应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优选岩石热解、综合录井和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参数,重点对泥页岩储集性和含油气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录井和测井一录井泥页岩有效储集层和油气层评价方法及标准。测井一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对泥页岩油气层识别效果更理想。文西构造带、濮卫环洼带、文东斜坡带16口井中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老井、新井油气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5.6%。认为泥页岩油气层的岩石热解、气测、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参数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能实现油气层的有效识别与评价。在缺乏脆性矿物资料的情况下。结合反映储集体特征的厚度因子和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将会使泥页岩油气层解释符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研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已成为石油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分析了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对应用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结合及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现场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录井新技术在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显著效果,为该油田现场储集层解释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正本期刊登文章23篇,内容包括非常规油气层录井综合解释思路与方法、水平井地质导向相关技术、新型录井装备及地质综合研究等多项内容。其中非常规油气层录井综合解释思路与方法、水平井着陆过程中深度误差判别及随钻调整、同位素录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及井下随钻微型气体检测装置的研究与试验等文章都具有较高的阅读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化和气测录井是综合录井过程中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地化和气测录井的特点,探讨了集地化和气测参数为一体的综合解释评价方法,阐述了地化与气测综合参数的产生过程和解释软件及图版的研制方法。该图版的研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评价,克服了地质复杂条件下,单一方法解释评价的局限性。实际应用表明,该一体化解释评价系统对产层与非产层的划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然气藏的气测录井参数具有的特殊性,作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纳了储气层的四种类型及优选录井系列,介绍了其气测响应特征及气层的解释评价方法,其解释评价依据是储集层的物性、含气饱和度以及钻井中的液柱的压差不同,气测显示值也就不同,同时参考曲线形态、特征,来判别流体类型和储气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分类及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认为,风化壳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分为裂缝-溶洞型、裂缝型和孔隙型三类;并根据储层类型和裂缝识别敏感参数建立了裂缝识别技术及相应的裂缝型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同时根据水平井测井特点,利用综合测井处理解释技术,确立了风化壳储层水平井测井解释方法,建立了气、水层测井解释识别标准,为风化壳水平井的测井解释评价奠定了基础。该方法在大牛地气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的五参数综合解释模型,是井口地质录井综合解释油气水层的一种定量解释方法。它以气测、K.S法、判别模型和电测解释结果为基础,用逐步判别法建立的。它用最大概率解决归类问题,使油气水层解释符合率和正判率都得以提高,为井口地质综合解释自动化作了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在油气勘探中完善录井综合解释方法已是必须加强的工作,文章以胜利油气区为例,强调了油气层综合解释的重要性,并对解释的要点及其解释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可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验证,同时提出了制约油气层录井综合解释的难题及亟待要做好的工作。以便引起读者的重视,共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盐穴储气库是国家能源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工程。在建库选址中利用测井资料可以评价盐岩盖层封闭性、盐岩稳定性、盐岩分布规律、盐岩的力学特征等,以此分析是否具备建库的基本条件。利用常规、电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盐岩地层矿物岩性,建立解释模型,实现盐层及夹层矿物含量的精细计算,从而对库体进行纵向、横向多方位盐岩品质评价。利用常规、阵列声波测井对盐岩盖层进行岩石力学特征描述,评价盖层封闭性。因此,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对盐穴储气库建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旭 《石化技术》2020,(3):94-95
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DB33井区2005年投入开发,2006完成产能建设,主要生产层位青一Ⅱ和青二Ⅳ,流体性质为原油。2006年9月4日-9月9日对DB33-5-5井青二Ⅱ砂组2092.2~2093.7、2098.8~2101.6井段压裂测试,生产时间89.5h(1.5天),累计产气7.085×10^4m^3;2006年10月5日-11月1日对DB33-9-3井青二Ⅱ砂组2080.5~2085.2井段常规测试,生产时间35.5h(3.7天),累计产气1.767×10^4m^3,发现了青二Ⅱ气藏。因此对DB33井区107口井青二段进行研究,利用老井测井资料与最新的测井技术进行测井二次解释,新解释气层98层,并对DB33-5-3新解释气层测试,取得工业气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及其在录井气测数据解释中的应用方法。该网络是基于气测解释的3H方法图版的识别,在现场进行油气层的解释,具有符合率高,速度快,并成功地编程应用于综合录井在线软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了提高塔里木油田油气水层录井综合评价解释符合率,对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基本原理、不同储集层三维定量荧光基本特征、评价方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自2003年以来,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按储集层性质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油质分别建立了解释标准,并结合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建立了解释图板,在应用中效果显著,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的符合率不断提高,2006年符合率达92.59%,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等常规测井评价方法,用大量岩心样品作为校正依据,使用测井曲线重叠法、测井参数图版交会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三叠系八宝山组储层岩性、物性、有机碳含量等关键参数的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解释模型,并结合实测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和补偿中子(CNL)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储层含气量解释模型。通过测井模型拟合计算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三叠系八宝山组页岩储层孔隙度分布在0.5%~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02~2.3)×10-3 μm2之间;有机碳含量分布在0.2%~7%之间,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2.3%~3.12%之间,平均含气量为3.7 m3/t。储层整体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和含气性及较高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