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研究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复合使用抑制ASR的效果,应用CECS 48∶93标准,研究了粉煤灰和硅灰复合使用,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粉煤灰、硅灰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抑制ASR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基准砂浆水胶比一定,且对比砂浆与基准砂浆具有相同流动度时:(1)粉煤灰和硅灰复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ASR,粉煤灰掺量越高其抑制效果越明显.(2)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时能够抑制ASR,其抑制效果优于粉煤灰、硅灰单独复合使用时的效果.(3)粉煤灰、硅灰和引起剂复合使用时能够抑制ASR,其抑制效果也优于粉煤灰、硅灰单独复合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锰铁合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锰渣和烟道灰进行了粉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锰渣易磨性优于烟道灰;通过添加助磨剂,可以提高粉磨效率。粉磨后,锰渣细度可达到水泥细度要求,而烟道灰经选择性分离后,也可达到水泥细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偏高岭土、硅灰取代水泥制备砂浆,经不同预养护时间后测试砂浆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和质量损失,对比分析偏高岭土和硅灰对砂浆干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和硅灰均减小了砂浆90d干缩,偏高岭土改善砂浆抗干缩性更优,延长预养护时间有利于提高偏高岭土和硅灰降低砂浆干缩的效果;在一定掺量范围内,随掺量上升,掺偏高岭土砂浆干缩不断变小,掺硅灰砂浆则先变小后变大;硅灰和偏高岭土砂浆中复掺粉煤灰能进一步改善砂浆抗干缩性,而复掺矿粉则不利于降低砂浆干缩。预养护3d的偏高岭土砂浆和硅灰砂浆质量损失在一定范围内与干缩呈线性关系,粉煤灰和矿粉的加入降低了线性拟合度;预养护14d的砂浆干燥质量损失与干缩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改善低活性粉煤灰的活性,提高二灰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试二灰混合料添加水泥、碳酸钠及硫酸钠化学外掺剂后的早期强度.结果添加化学外掺剂的二灰混合料与空白二灰混合料相比,一般7d强度要增加2~3倍.添加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化学外掺剂对于提高二灰混合料早期强度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和碳酸钠表现出最佳的早强效果,递减次序: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质量分数为2%碳酸钠和质量分数为1%的水泥.结论化学外掺剂可以改善该种低活性粉煤灰的活性,从而提高该种粉煤灰的早期强度.该试验研究成果对于推广低活性粉煤灰在沥青路面基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镁砂为基本骨料,分别选用粘土粉和转炉渣为结合剂配制系列喷补料并进行了实验室火焰喷补试验。试验发现结合剂的种类与用量对喷补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当结合剂用量的为30%时,其粘结强度和附着率都较好。使用复合结合剂可进一步提高喷补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镁砂为基本骨料,分别选用粘土粉和转炉渣为结合剂配制系列喷补料并进行了实验室火焰喷补试验。试验发现结合剂的种类与用量对喷补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当结合剂用量约为30%时,其粘结强度和附着率都较好。使用复合结合剂可进一步提高喷补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水覆盖剂的性能要求和稻草灰、珍珠岩作为铁水覆盖剂存在的有关问题;在研究保温、耐火材料热物特性的基础上,经工艺优化研制成AGB型铁水聚渣、保温覆盖剂;通过生产现场验证:AGB型覆盖剂的聚渣、覆盖和保温性能优良,并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基层材料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分析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和水泥稳定类的抗裂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必须同时提高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本文对不同级配和结合料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了干缩试验和温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集料级配对二灰砂砾的抗裂性能有显著影响,二灰砂砾的干缩性能优于水泥稳定砂砾,合理配比三灰砂砾的干缩性能最优.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系数在试验温度区间内,随温度降低而出现峰值,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西瓜保墒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业保墒措施和水利补灌技术措施出发,在宁夏同心县预旺镇南塬村进行西瓜的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和机械补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在补灌条件下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并对西瓜生理生育指标(株高、颈粗、叶面积、蔓长、产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经2 a试验观测的数据表明:不同覆盖材料对西瓜种子的萌发时间、出苗率、病害发生率、成熟时间、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无色膜草覆盖方式在当地表现突出,节水节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净收益和农田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烟气灰是从锰铁高炉烟道中收集下来的废渣,含有CaO、MgO和Al2O3等活性化学成分,但玻璃体数量较少,活性较低。文中采用机械活化和化学激发并用的方法,提高烟气灰的活性,并按照GB/T 12957-2005规定的比强度法对烟气灰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机械研磨有利于烟气灰的活性激发,随着粉磨时间的增长,烟气灰的比表面积增大,粒径趋于向小粒径方向分布,机械研磨20~35 min,烟气灰活性系数可达0.8;化学激发剂可进一步提高烟气灰的活性,掺入5%的自配FAA复合激发剂可使烟气灰的活性系数提高至0.9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两种煤配煤降低淮南煤高灰熔融性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两配煤的方法,对高灰熔融性淮南煤与4种灰熔融性温度较低煤进行配加,可以显著降低淮南煤的高灰熔融性温度,基本符合Texaco气化炉液态排渣要求。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变化不是两种单煤灰熔融性温度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非线形的关系,这与灰熔融过程中结晶矿物形成的种类不同有关。通过X-衍射分析,初步探讨灰熔融性机理。  相似文献   

12.
滚筒冷渣器广泛应用于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上,其运行可靠性和热量回收性能是保障锅炉机组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从冷渣器的结构和锅炉机组运行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宁夏国华宁东电厂330MW CFB机组上滚筒冷渣器流渣的原因.针对滚筒冷渣器设计、返料腿和排渣口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在锅炉运行方式,入炉煤粒径控制及煤种掺烧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抑制冷渣器流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利用造纸工业酸法制浆的副产品麦草木素,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木素与煤混烧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研究.将质量分数为0~95%的麦草木素与煤混烧制成混烧灰,通过测定混烧灰的熔点,观察到随着木素质量分数的增大,混烧灰的熔点出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合灰成分分析,利用K2O-Al2O3-SiO2和CaO-Al2O3-SiO2 2个三元系统相图,验证了混烧灰熔融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相图中矿物形成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从而得出灰成分变化是造成混烧灰熔融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发现了生物质与煤混烧可以改变生物质类燃料低熔点的性质,在燃烧利用上较单纯燃烧生物质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污泥固化方法中固化污泥体易收缩开裂等问题,基于骨架构造原理,用煤矸石作为骨料,加入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等固化材料,按照不同配比对污泥进行一系列的固化实验。考察了在28 d养护龄期污泥固化结实体的开裂与收缩特性。研究表明加入煤矸石作为骨料能有效地抑制固化污泥的收缩与开裂,生石灰能抑制开裂,粉煤灰对污泥固化体的收缩开裂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内外文献报导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我国粉煤灰的来源和治理现状,提出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铺筑道路基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粉煤灰的性质及大量的室内外研究试验的分析 ,以粉煤灰在道路基层试验路段中的实际应用为依据 ,总结出粉煤灰作为路面基层材料与石灰等其他材料的合理配合比 ,该配合比在室内及施工现场均能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及弯沉标准 .这不仅可拓宽道路基层材料的应用范围 ,而且可节约能源 ,使粉煤灰变废为宝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  相似文献   

17.
接种菌根对充填复垦土壤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将菌根真菌接种于复垦土壤中 ,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植株的生物量随覆土厚度增大而增大 ;与非菌根植物相比 ,接种菌根真菌的植物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 ,而向地上部运移的 Na较少 ,抑制了植株积累过量的 Na盐 ;植株生物量及其植株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 ,接种菌根真菌后 ,覆土少的 (覆 5 cm厚的土壤于 1 0 cm厚的粉煤灰上 )相应高于不接种且覆土厚 (覆1 0 cm厚的土壤于 5 cm厚的粉煤灰上 )的 ,说明接种菌根具有抵消由于覆土少而导致的植株产量降低的潜力 ,其对粉煤灰充填复垦的植被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可以节约复垦费  相似文献   

18.
煤质变化对锅炉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分析了煤质变化,特别是灰分增大和挥发分减少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合韶关电厂燃煤品质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定量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试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利用采煤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和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湿排飞灰)这两种工业废渣的烧结砖试验研究,摸索出了全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的基本制造参数,以煤矸石为基本原料,探索出粉煤灰掺入量对烧结砖质量的影响。另外,对由于掺入粉煤灰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硫煤的燃烧脱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利用SC-132定硫仪的红外吸收原理,测定高硫煤中硫的挥发规律,选用含CaO量较大的脱硫剂与高硫煤混合燃烧,使煤中硫在挥发过程中与脱硫剂中的CaO结合较稳定的CaSO4固定在煤的灰渣中,并使低温分解的脱硫剂捕捉有机硫,使中、高温分解的脱硫剂捕捉硫铁矿物硫,可达80%的脱硫率。配合反烧法充分利用煤的灰渣对SO2挥发的阻挡及吸附作用,可使脱硫率进一步提高至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