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7.
8.
首先测定巴西、澳洲及中国的10种铁矿粉的高温特性,将其与实际生产统计所得的高温特性适宜区间比较可知:巴西矿的同化性偏低,澳洲矿偏高,中国精粉则相对接近适宜区间;有两种巴西矿、一种澳洲矿以及一种中国精粉的液相流动性适宜,一种巴西矿、一种澳洲矿以及两种中国精粉则偏低,一种澳洲矿和一种中国精粉的液相流动性稍高;澳洲矿的黏结相自身强度偏低,巴西矿和中国精粉则较为适宜,且中国精粉相对更高.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互补而使混合矿高温特性指标适宜的烧结配矿新思路,并设计优化配矿方案,烧结杯实验结果显示均获得优良的烧结指标,证实了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进行配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配加不同比例外购铁精矿生产的烧结矿质量进行对比研究 ,达到确定最佳配比方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外矿原始粒度大,褐铁矿比例高、烧损大的特点,石钢公司烧结厂在确保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制作安装可调式自动压料装置、提高燃料配比、混匀料二次加水、合理调整烧结工艺参数等措施,280 m2烧结机实现了全外矿烧结,有效降低了铁前成本。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通过对烧结机进行改造、所用进口外矿的试验研究,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实现了大比例外矿配比下的烧结生产,烧结矿指标稳中有升,适应了市场变化,降低了铁前成本.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钢宣钢外粉配比升高后,烧结负压大幅下降、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等质量指标出现下滑的问题,通过实施800 mm厚料层生产、降低入烧混合料水分、优化入烧燃料粒度、提高点火负压等工艺参数控制,以及优化烧结矿FeO和MgO含量、改进布料方式、控制返矿质量,烧结工艺过程稳定、可控;烧结矿转鼓强度指标维持在78. 5%左右,烧结矿粒径提高到平均20. 5 mm;还原性指标提高至80. 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优化措施实施后,烧结矿质量及性能可较好地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邯钢高炉供焦流程长、落差大、焦炭容易破碎的问题,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供焦流程、改造高炉槽下焦炭筛分、加强制度管理等措施,提高了焦炭的成焦率和使用率。在保证入炉焦炭粒度合格的前提下,铁前焦粉比从71.7 kg/t降低到40.1 kg/t,焦粉率从15.66%降低到8.74%,显著降低了焦炭消耗,平均铁水成本降低3.96元/t。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