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FENTON试剂的反应机理出发进行讨论.提出了Fe2+既是催化剂又是反应物的论点.从而可计算出Fe2+与H2O2的投料比及投料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协同Fenton氧化技术对HMX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及功率、Fenton试剂的投料量、废水的pH值、反应初始温度等参数对HMX生产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始温度及废水的pH值对降解结果的影响较大。在超声波频率为45Hz、功率为5kW/m3、H2O2与Fe2+投料量分别为0.235mol和0.023mol,即n(H2O2)∶n(Fe2+)=10∶1,反应初始温度30℃条件下,100mL HMX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在H2O2投料量较少时超声波协同效应的优势明显,H2O2与Fe2+摩尔比越低,超声波协同效应越显著,比单独使用Fenton试剂处理的效果好;当H2O2与Fe2+摩尔比高于10∶1时,超声波的协同效应几乎消失。  相似文献   

3.
以钢厂废渣、浓硫酸及粉煤灰为原料,并以黄河水为原水,制备了不同Al 3+/Fe3+比的聚合硫酸铝铁(PAFS,2)。与市售聚铝(PAC,3)做絮凝对比试验取得良好的絮凝效果,测得其最佳Al 3+/Fe3+比为5∶5、最佳投料量为14mg(PAFS)/1000ml(黄河水),去浊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4.
不同催化剂在过氧化氢氧化苯酚反应中的催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梅  冯惠生 《化工进展》2004,23(6):661-663
主要对过氧化氢氧化苯酚反应中Fe2 + 的催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得出 :当Fe2 + 浓度为 0~0 0 5mmol·L-1时 ,催化活性增长显著 ,当浓度为 0 0 5~ 0 2 5mmol·L-1时 ,催化活性呈缓慢增长趋势 ,等量铁离子 (Fe3 + +Fe2 + )中不同含量的Fe3 + 对反应无明显影响。通过对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催化剂 (Fe2 + ,Cu2 + ,Fe2 + -Co2 + ,Fe2 + -Ce4+ ,Co -Fe -oxide)催化效果的研究发现 ,Fe2 + 作催化剂时苯酚与过氧化氢的转化率最高 ,Cu2 + 和Ce4+ 有利于邻 /对苯二酚含量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白帆  郑莹  李杰 《广东化工》2016,(21):111-112
通过平行对比试验,考察了分别外加Fe2+和Fe3+的SBBR反应器对实际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外加Fe2+/Fe3+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在60%左右,氨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氨氮出水可达国家一级B标准。在水质波动阶段,外加Fe2+比Fe3+对腈纶废水中COD的处理效果更好。Fe2+对亚硝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外加Fe2+的SBBR反应器对氨氮的降解速率较Fe3+更快。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钢铁在高于723℃的温度于普通电炉中加热会发生氧化脱碳。其主要原因是加热气氛中存在的氧、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物质与钢铁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这些反应如: 脱碳反应: γ—Fe(C)+O_2→γ—Fe+CO_2↑γ—Fe(C)+2H_2→γ—Fe+CH_4↑γ—Fe(C)+CO_2→γ—Fe+2CO↑氧化反应: 2Fe+O_2→2FeO Fe+H_2O→FeO+H_2↑ Fe+CO_2→FeO+CO↑  相似文献   

7.
采用真空浓缩冷却结晶法去除镀锡液中的Fe2+,考察了镀锡液初始Fe2+含量、体积浓缩程度、冷却结晶温度和时间对Fe2+去除率和Sn2+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Fe2+含量越高,浓缩程度越大,冷却结晶时间越长、冷却结晶温度越低,Fe2+的去除率就越高,并且相应的Sn2+损失率都远低于Fe2+去除率。真空浓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97~0.098 MPa,温度50°C,体积浓缩程度60%。冷却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5°C,时间2 h。Fe2+含量为13.44 g/L、Sn2+含量为30.30 g/L的镀锡液在该条件下处理后,Fe2+的去除率达79.73%,Sn2+损失率为39.48%。将该处理液按正常Sn2+含量(25~30 g/L)稀释后,Fe2+含量为4.46 g/L,满足镀锡液中Fe2+含量应低于7 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监测镀液吸光度和Sn2+含量随甲磺酸(MSA)高速镀锡液中铁离子(Fe2+和Fe3+)含量的变化,分析了镀液中Sn2+氧化水解速率与铁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简单盐溶液体系中,Sn2+先氧化生成Sn4+,再水解生成偏锡酸沉淀。Fe3+氧化Sn2+而生成的锡泥是影响镀液浊度的主要因素。Fe2+含量为5~15 g/L时,Fe2+对Sn2+的氧化有稳定的减缓作用;Fe2+含量为10 g/L时对Sn2+氧化水解的减缓作用最强。鼓气加速Sn2+氧化水解的试验表明,Fe2+含量为10 g/L的镀液中Sn2+质量浓度与鼓气时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廖求文 《净水技术》2021,40(8):9-15
针对O3/Fe2+催化氧化体系Fe2+消耗量大、适用的pH范围狭窄等问题,综述了O3/Fe2+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O3/Fe2+氧化反应机理和pH、Fe2+投加量、O3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O3/Fe2+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以及UV辐照、H2 O2、螯合剂等效能强化手段的机理和效果,并类比了羟胺(HA)强化Fenton反应的机理、应用和效果,提出利用HA构建Fe3+/Fe2+循环,可能是强化O3/Fe2+均相催化体系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利用冶金行业中的大量含铁固体废弃物制备高附加值的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法(DTA)研究了Fe2+、Fe3+对CASM系微晶玻璃析晶性能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e2+可以降低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温度,但是少量的Fe3+则会使热处理温度升高。同时计算了不同含量的Fe3+和Fe2+玻璃料的析晶动力学参数K(Tp)。分析结果表明,Fe2+对该配方下的微晶玻璃的析晶能力影响较小,当其含量为0~7.5%时Fe3+对析晶能力影响也较小;当Fe3+含量高于7.5%时其能够显著提高玻璃的析晶能力,但对于采用烧结法制备微晶玻璃工艺,析晶能力太强不利于微晶玻璃的烧结。因此固体废弃物中的铁含量较高时,其以Fe2+的形式存在时较为有利。综合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在该配方体系中Fe2+和Fe3+含量应分别不高于4.5%和3.0%。  相似文献   

11.
铁氧体与镉共沉淀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铁氧体与镉共沉淀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Cd2 含量在50~200mg·L-1时,在常温、Fe3 /Fe2 (质量比)=2、投料比Fe2 /Cd2 (质量比)=4、pH=10的条件下,Cd2 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出水镉含量小于0 1mg·L-1,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Ag+、Cu2+、Fe3+掺杂及Ag+-Fe3+共掺杂、Cu2+-Fe3+共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用其处理粉煤制气工艺的氨氮废水。结果表明:单金属离子掺杂时Fe3+掺杂TiO2的催化活性最高,在紫外光照射4 h、温度30℃、通气量为0.25 m3/h的条件下,Fe3+的最优掺杂量(Fe3+与TiO2的质量比)为0.001%,其氨氮去除率为76.4%。共掺杂的最优组合为Ag+-Fe3+,其中Ag+为0.05%,Fe3+为0.001%,氨氮去除率为78.92%。  相似文献   

13.
胡银  刘亚男  吴德礼 《广东化工》2014,(10):182-183,192
以偶氮染料酸性大红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Fe3+/H2O2类Fenton体系中,Fe3+浓度,H2O2浓度及反应溶液pH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H2O2浓度、Fe3+浓度和pH对脱色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对于50 mg/L的酸性红染料,Fe3+/H2O2体系脱色反应基本能在60 min内完成。pH=3,[H2O2]=33 mg/L,Fe3+浓度为25 mg/L时,染料脱色率达到97.2%。增加双氧水的投加量能够明显促进染料的降解脱色。Fe3+浓度大于25 mg/L,Fe3+投加量的增加不会明显促进染料的脱色,体系pH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酸性条件下,Fe3+催化效果优于Fe2+,拓展了Fenton反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金属离子助催化稀酸水解纤维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硫酸浓度、Fe2+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稀酸水解纤维素的还原糖得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纤维素水解反应工艺组合:反应温度180℃,Fe2+浓度0.0375mol/L,硫酸质量分数1%,反应时间90min。研究了Fe2+、Ni2+、Na+、Mg2+四种金属离子对稀酸水解纤维素制备还原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能明显提高稀酸水解纤维素的转化率和还原糖得率,其助催化作用的大小依次为:Fe2+Na+Ni2+Mg2+,Fe2+对稀酸水解小麦秸秆制备还原糖的催化效果最佳,还原糖得率最高可达73.05%,纤维素转化率达到85.79%。  相似文献   

15.
李瑞  谢伟  严世强 《应用化工》2009,38(8):1191-1193
以自制Fe3O4磁粉、微晶纤维素与淀粉、丙烯酸,交联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磁性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Fe3+、Fe2+加入速度对Fe3O4磁粉的影响以及Fe3O4磁粉加入对磁性高吸水性树脂的饱和磁化强度、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3+、Fe2+加入速度过快,Fe3O4磁粉磁性降低。实验测得磁性高分子吸水树脂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7 Am2/kg、吸水率为60 g/g,能够应用于油田堵水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干法脱硫工艺以其工艺简单和技术成熟而得到广泛应用,其脱硫剂主要是氢氧化铁,亦即多种结晶形态的水合氧化铁,其中α-Fe2O3·H2O最有效。生产实践表明,水合氧化铁的活性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而提高,而新配制的脱硫剂活性反而比再生后的低。氧化铁的脱硫反应如下:2Fe(OH)3+3H2S→Fe2S3+6H2O(1)2Fe(OH)3+3H2S→2FeS+S↓+6H2O(2)2Fe(OH)3+FeS→3Fe(OH)2+S↓(3)当脱硫剂呈碱性时,脱硫反应按式(1)进行;呈酸性或中性时,按式(2)进行。再生过程的反应如下:2Fe2S3+3O2+6H2O→4Fe(OH)3+6S↓(4)4FeS+3O2+6H2O→4Fe(OH)3+4S↓(5)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带钢甲磺酸体系高速镀锡工艺中,杂质Fe2+对镀锡溶液电化学行为及其镀层的影响。镀液循环伏安特性和调制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e2+主要对甲磺酸镀锡液的阴极放电过程有影响,提高了镀液的析氢活性,降低了电流效率,Fe2+在H+和Sn2+的放电过程中不参与沉积。转速1 000 r/min、Fe2+含量大于5 g/L时,Sn2+电化学反应扩散控制拐点消失,H+和Sn2+的混合反应控制区增宽,析氢电位随转速提高而正移。赫尔槽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e2+不影响镀液的分散能力,但降低了镀液电流效率;Fe2+含量大于15 g/L时,1.1 g/m2锡量的镀锡板的镀层表面粗糙,结晶不均匀细致,Fe2+的存在使镀层孔洞明显增加,镀锡板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李峰  王泉 《应用化工》2003,32(4):51-53
研究了以重铬酸钾间接滴定甲基磺酸锡中Sn2+和Sn4+含量的方法。在6mol/L盐酸中用锌粉把Sn4+还原为Sn2+,加入硫酸铁铵快速氧化Sn2+,硫酸铁铵中的Fe3+被还原为Fe2+。用重铬酸钾滴定Fe2+来间接测定Sn2+和Sn4+含量。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65‰,回收率99.98%。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3,5-diBr-PADAP作指示剂连续测定磷矿石中铁和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桦  沈潜 《磷肥与复肥》2004,19(6):70-70
磷矿石中分析Fe3+和Al3+,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基氨基苯酚对Fe3+是良好显色剂[1],对Cu2+也是灵敏的显色剂,对Al3+并不灵敏。付佩玉[2]等曾用其作硅酸盐样品中Fe3+、Al3+的测定。本文探讨用该指示剂连续测定磷矿石中Fe3+、Al3+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pH1.5~1.8时,用EDTA标准液滴定Fe3+,终点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于滴定Fe3+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EDTA液,在pH3.8~4.0煮沸下,与Al3+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剩余EDTA用CuSO4标准液回滴,终点由黄绿色变蓝紫色,突跃明显,灵敏度强,实现了一种指示剂在不同酸度下连续测定Fe3+和Al3+,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Fe改性的Cu/Zn/Mg O催化剂,研究了其CO加氢制低碳醇的催化性能。采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CO-TPD表征了Fe的添加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Fe的加入形成了Mg Fe2O4相,有助于Fe、Mg物种的分散。适量Fe增强了催化剂表面对CO吸附强度,有利于C2+醇的合成。当Fe加入量n(Fe)/n(Cu)=0.15时,总醇中C2+醇质量分数w(C2+醇)由未加Fe时的19.6%增加到59.7%,C2+醇时空收率由23.3 g/(kgcat·h)增加到45.3 g/(kgc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