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描述了非经典碳正离子和经典碳正离子的区别及邻基参与形成的非经典碳正离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六氢吡啶与聚异丁烯链端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证明了亲核试剂六氢吡啶既能捕获质子 ,又能稳定增长的碳正离子。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亲核试剂与质子和碳正离子之间的作用 ,通过聚异丁烯增长活性中心与亲核试剂的反应活化能以及在亲核试剂作用下聚异丁烯活性链端的电量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在聚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六氢吡啶是一种适宜的亲核试剂。六氢吡啶与质子反应的活化能为 - 16 7.5 4kJ·mol-1,而2 ,6 -二叔丁基吡啶与质子反应的活化能为 - 12 6 .15kJ·mol-1。提出了亲核试剂对异丁烯作用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静电正离子辐射对蔬菜生长的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静电正离子辐射所形成的“大气电气”和“大气电流”对蔬菜(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试验表明人们地正离子密度的有效控制达到促进蔬菜生长和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用HF方法,基组采用STO-3G^*,分别对半片呐醇和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机理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了半片呐醇和环庚烷正离子重排过程中的各个状态的几何构型、零点能,同时对反应路径也进行了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半片呐醇重排是环的扩大过程,在扩环过程中,N≡N逐渐远离C7,键角C7-C6—O8发生很大变化,导致C7与C1之间的距离变短,同时C1-C6之间的键长变长;而环庚烷正离子的重排则是环的缩小过程,在缩环过程中,经历了两个过渡态;首先是C1-C7的键长变长,C1-C6的键长变短,形成State2结构,然后是H17的位置移动,两面角C(7)-C(6)-C(5)-C(1)发生很大变化,产生甲基环己烷正碳离子的椅式结构。  相似文献   

5.
非经典振型反应组合及非经典反应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非正交阻尼体系非经典振型反应的组合问题,得出了可供工程抗震分析应用的振型组合公式。同时,本文还得到了非经典地震反应谱和经典地震反应谱的关系、阻尼比和标准反应谱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为在工程抗震分析中应用非经典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Pegg—Bamett的量子相位理论,研究了负P表示的非经典光场的相位特性和相位的涨落。研究结果表明,负P表示的非经典光场是相位完全随机态,相位算符的涨落为π^2/3.  相似文献   

7.
为注记和揭示底部单元为非经典阻尼下位移输入模型与多点反应谱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本文涉及理论推导与计算分析两个层面.讨论了在时域模型中底部单元分别为经典与非经典阻尼的区别,在时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给出底部单元为非经典阻尼时多点反应谱公式,并通过算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底部单元为非经典阻尼时,位移输入模型不会出现底部单元刚度有关的阻尼项;理论上证明了在底部单元为非经典阻尼下位移输入模型和多点反应谱不存在结果不收敛问题;验证了底部单元为非经典阻尼下,采用位移输入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定向凝固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轴向碳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实验样品的轴向碳浓度分布符合分凝规律.用经典分凝公式模拟该铸造多晶硅的轴向碳浓度分布,得到该铸造多晶硅的有效分凝系数为0.45.取硅熔点温度为定向凝固过程温度,通过BPS公式计算得到,碳在定向凝固过程中的扩散速度在4.72×10-8~4.72×10-7 cm/s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讨论一类非一性积分偏微分方程组初值问题的整体经典解的存在性,该问题描述无限长均匀粘弹性杆的纵振动,在关于p和f的一些假设下,证明了该问题整体经典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经典诵读无疑是一条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经典诵读方面,既要选择优秀的经典文本熟读成诵,也要通过阅读先贤们对经典的诠释来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与领悟.王安石关于经典诠释的创新,对于今天的经典诵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邻基效应在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自由基反应等反应中,对反应速度、反应产物和构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解气相色谱仪和岩石评价仪,对松辽盆地干酪根进行热解模拟实验,考察了岩石中矿物介质对松辽盆地干 酪 根热解产物组成 特征和生烃动力学的影响,完成了矿物对干 酪根热解生烃过程 全面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各种介质均改变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特征,并不同程度降低了干酪根裂解的表观活化能,从而加速了反应的进行,实验结果支持了粘土矿物的正碳离子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解决水合离子团的阻塞问题,以碳纳米管进行海水淡化为背景,选取(6,6)扶手椅型碳纳米管作为研究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碳纳米管的水分子通过性和离子选择性,研究了碳纳米管振动频率对水合离子团的阻塞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加外力使碳纳米管发生周期性振动,可有效改善水合离子团对碳纳米管的阻塞;不同的振动频率对水分子通过碳纳米管的速率有不同影响,且得出了最恰当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对埋藏式单晶硅波导基槽进行了反应离子刻蚀的研究,介绍了氟化物反应离子刻蚀机理,对CF4和SF6气体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刻蚀速率及刻蚀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刻蚀优化工艺条件,解决了刻蚀中存在的工艺难题。试验表明,在CF4加O2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其刻蚀具有良好的各各异性和较高的重复性,获得了良好的刻蚀效果。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过程中硫化物的分布及转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催化裂化过程中影响产品硫分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评论 ,认为原料中硫化物类型是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非噻吩硫主要发生分解生成硫化氢 ,进入气体产物中 ,而噻吩类则主要发生侧链断裂 ,进入液体产物中 ,或聚合进入焦炭。同时综述了硫化物的可能转化机理 ,硫化物通过不同方式吸附在催化剂上 ,非噻吩型硫化物主要通过离子机理发生分解 ,而部分噻吩型硫化物则通过氢转移反应 ,生成非噻吩型硫化物 ,进一步发生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7.
The chloride ion transmission model considering diffusion and convection was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for different zones in concrete by analyzing chloride 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nder the dryingwetting cycles.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as adopted to solve the model. The equation of chloride ion transmission model in the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zone of concrete was discreted by the group explicit scheme with right single point (GER method) and the equation in diffusion zone was discreted by FTCS difference scheme. According to relative humidity characteristics in concrete under drying-wetting cycles, the seepage velocity equation was formulated based on Kelvin Equation and Darcy's Law. The time-variant equations of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of concrete surface and the boundary surface of the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zone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oftware MATLAB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model and basic material parameters from the experiments. The calculation of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concret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rying-wetting cycles experiments.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chloride ion transmission model and the seepage velocity equation are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hloride ion transmission in concrete considering convection and diffusion under the drying-wetting cycles is the better correl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an that only considering the diffusion.  相似文献   

18.
根据离子的离子势,离子极化率和化合物的结构,定性的判断某些离子化合物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镉离子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镉离子进行吸附试验和共吸附试验,研究了阳离子壳聚糖对铅、汞、镉离子的吸附能力和共吸附情况.结果表明:阳离子壳聚糖对汞、铅、镉单独存在时吸附效果好,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10,1.140,1.000 mmol/g;汞、铅、镉离子共存时,阳离子壳聚糖对汞、铅、镉离子的吸附能力和总吸附量明显下降,阳离子壳聚糖优先吸附汞、铅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