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注采对应关系、大孔道、累积注入倍数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出了“两段三层四区”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印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内低渗透段、受夹层影响的低水淹段;层间状况差异大且物性差的层、累积注入倍数低的低水淹层及动用差或未动用的薄层;平面上动态注采对应差部位、受井闻渗流特征及大孔道等影响的滞留区、绕流区、起伏较大的微构造高部位。另外,对油层的认识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力。同时探讨了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法,对矿场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馆陶组油藏三元复合驱油矿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以根  王友启 《油田化学》1994,11(2):143-148
本文介绍了我国首例碱-复合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的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油剂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和很强的驱油能力,在水驱开采末期能大幅度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1.6%,采出水驱残余油的26.0%。  相似文献   

3.
单井示踪剂法测残余油饱和度,是在同一口井注入并采出酯类化学示踪剂,由采出液中酯及其水解产物醇浓度峰位置测算油层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本文介绍此法的原理、示踪剂乙酸乙酯注入及乙酸乙酯和乙醇采出分析及此方法优缺人、对比评价,详细介绍了孤东小井距开发试验区ASP三元复合驱实施前后残余油饱和度的测定并讨论了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孤岛,孤东油田馆上段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孤岛、孤东油田馆陶组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发育的微相主要有心滩、边滩、谷底滞留沉积、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湖泊、河漫滩等。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小型交错层理较发育,平面上呈连片条带状,垂向上呈板状或不对称透镜状,1~4砂组为曲流河沉积,5~6砂组为辫状河沉积,储层物性好,孔隙度大,渗透率高,不同微相储层物性有所差别。沉积相带控制了水洗过程中物性的变化,使孔隙率和渗透率显著增加,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岩心观察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砂体进行了储层构型的识别和划分,认为心滩坝中心部位及长轴方向迎水面的渗透率较高,两翼渗透率较低,造成构型界面两侧剩余油富集。同时利用实验手段表征聚合物对测井响应的变化,认为聚合物本身对测井响应并没有较大影响,但清水所配制聚合物驱替的不均匀性对测井响应有影响,表现在形成大量的聚合物小团块,而这种聚合物小团块主要出现在构型的边部,且在测井响应上呈现高阻特征,因此联合构型要素及测井响应特征对剩余油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在构型边部既有可能出现高电阻却富含聚合物的水层也可能出现富含剩余油的油层,对于构型边部的生产井建议加测套管进行C/O测井或采用其他能有效识别聚合物和油层的测井识别手段。  相似文献   

6.
孤东油田注水开发基本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统分析孤东油田近20年的开发实践和研究成果,全面总结该油田含水上升率,产能变化,油水运动以及储层参数等指标在油田注水开发中的基本规律,以服务于油田剩余油精细挖潜和进一步经济高效开发,同时也为同类油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密闭取心等方法,研究了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典型模型开展了层系细分及井网调整技术界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双河油田Ⅳ5-11层系进行了层系细分重组。模拟结果表明,调整后的井网显著提高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平面、纵向波及效率,为复合驱油体系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适应的井网条件。  相似文献   

8.
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的特点,在前期孤东油田七区先导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驱油体系配方优化设计和方案优化研究,并编制了矿场实施方案。通过对该方案进行跟踪研究,系统总结了二元复合驱矿场动态见效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二元复合驱后,注入压力呈先升后略降再升的趋势,吸聚剖面得到持续改善,单元阻力系数明显上升,增油幅度大、速度快,原油物性趋势表现为先降后增再降的特点,二元复合驱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单井之间见效效果主要受注入状况和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是有效的,可为其他地区方案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孤东油田八区聚合物驱前期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孤一田八区经过近一年多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已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日产油水平由407t/d上升到720t/d,综合含水由93.2%下降到82.7%,累积增油5.8×10^4t目前该区正处于见效期,并体现了聚合物驱试验的前期注采动态特征,通过对前期注采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得出了的初步认识“即一井一制”是今后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矿场应采用“加密-再加密”的取样化验方法,注采比应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二元复合驱试验,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也是我国砾岩油藏复合驱首个工业化试验。油藏经过50多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高(38.9%),油水分布复杂,为确保试验成功,剩余油分布研究至关重要。综合应用岩心分析、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特殊测井等方法对试验区剩余油进行了研究,为复合驱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位于七东1区克下组油藏中南部的复合驱工业试验区已处于特高含水、低产油开采阶段,开发形势相当严峻.该文在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通过油藏动态法、岩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及水淹层测井解释,结合地质特征与生产测试资料,从不同侧面描述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和量值大小,为复合驱工业试验方案编制,为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服务.  相似文献   

12.
郭振彬  王秉刚 《测井技术》1994,18(3):219-226
郭振彬等.雁翎油田油藏剩余油分布测井评价探讨.测井技术,1994,18(3):219~226雁翎油田北潜山雾迷山组是个块状底水裂缝性碳酸岩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油田的研究重点,从早期的油藏评价和产能预测向更深层的以提高采收率为核心的方向发展。本文应用电磁波、双侧向、地层倾角等测井信息对雁翎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磁波测井资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有关问题。研究结果与油藏以往的开发经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孤东二区出砂严重、油稠、水窜等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紧密结合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工程研究结果,预测研究孤东二区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开发调整方案,为补充和发展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挖潜增产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喇嘛甸油田剩余油挖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针对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的状况,从沉积学理论入手,对萨、葡储层进行精细解剖,揭示了储层沉积模式及非均质特点,林成因上分析特高含水期萨、葡储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喇嘛甸油田萨、葡储层的剩余油一般富集在点坝砂体顶部、边部,主要条件是注采方向与渗流方向不一致,而其他类型砂体形成富集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砂体物性变差、注采不完善、滞留区未射孔及井网控制不住等类型,措施调整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理庄油田南区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层内、平面剩余油潜力大,剩余可采储量42.3×104t.在建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经过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的影响,断层附近、井网非主流线上的滞油区、动用程度较低的非主力油层剩余油富集,采用加强注水、完善井网、侧钻井技术、堵水复射技术等方法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2.1%.  相似文献   

16.
曙光油田曙二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断块油田在高含水期开采中,对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是个重点课题。通过对曙二区高含水高采出时期的静动态分析,采用了水驱特征曲线法、物质平衡法、动态分析法和数值模拟等四种方法,互相验证,相辅相成,比较准确地确定了分区、分块、分层段的剩余油分布状态,并对剩余油在油藏平面、纵向和油层内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为老油田综合调整、挖潜上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试验区近年完钻的检查井各单砂层水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起单层剩余油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三次加密试验区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并分析了试验区剩余油潜力分布,从而为三次加密布井及射孔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砂体单井点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采用了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参数不全或未知参数单砂体和单井点的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查明了港东二区七断块剩余油分布特征,认为明Ⅲ1 3砂体水淹程度比明Ⅲ2砂体高,在构造高部位的断层附近、砂体局部发育的井区、岩性差的井区剩余油比较富集;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渤南油田十区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渤南油田十区为中渗透断块油藏,经过近20年的滚动勘探开发,于2001年进入快速递减期。在确定沉积体系和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受储层非均质性、采液强度和流体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叶状体和水道间微相、构造高点、正韵律油层顶部水淹程度相对较轻,剩余油富集。通过采取挖潜措施,采收率提高3.8%。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20年的开发,NS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含水率持续上升,综合递减率逐年加大。通过综合研究油水井在钻井、石油及生产过程中所录取的各项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和常规水淹层解释法分析了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K2层水淹程度相对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藏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处、井网控制程度低以及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区。微构造、沉积微相和注采井网的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