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VOIP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机制,以及对影响VOIP业务QoS性能的3个主要因素(时延、抖动和丢包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MPLS、diffserv—aware TE(流量工程)集成模型进行端到端QoS性能优化的方法和解决办法。MPLS、diffserv—aware TE能够感知CoS(服务等级),并提供根据CoS细粒度来预留带宽资源,在每个CoS级别提供MPLS容错的仉制,能够为VOIP提供低丢失、低延迟、低抖动以及确定的带宽服务,很好地满足服务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VOIP传输的基本原理、传输机制,以及对影响VOIP业务QoS性能的3个主要因素 (时延、抖动和丢包率)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MPLS、diffserv-aware TE(流量工程)集成模型进行端到端QoS 性能优化的方法和解决办法。MPLS、diffserv-aware TE能够感知CoS(服务等级),并提供根据CoS细粒度来预留带宽资源,在每个CoS级别提供MPLS容错的机制,能够为VOIP提供低丢失、低延迟、低抖动以及确定的带宽服务,很好地满足服务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GMPLS接入网中区分服务的Qo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配置区分服务体系实现基于光GMPLS环状网络的QoS测量,涉及到不同的实时多媒体服务.讨论并分析区分服务结构的三种服务级别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过载的情况下,快速转发类和保证转发类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加速转发类适合于实时服务,而最大努力类对任何类型的服务}生能都非常低,同时保证转发非常适合于视频流.  相似文献   

4.
在MPLS网络中如何保证VoIP的Qo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IP为基础的网络中,IP网络上传送语音(VoIP)成为新一代语音系统的代表,但其业务质量因由IP网络承载而受到限制。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当前被普遍看好的高速骨干网络技术,通过MPLS,第三层的路由可以得到第二层技术的很好补充,以保证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将MPLS的QoS特性与区分服务(DiffServ)相结合,可实现更优化的网络业务QoS。  相似文献   

5.
对于下一代网络(NGN),如何保证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是NGN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先介绍了NGN的内涵和体系结构,阐明NGN中QoS问题,然后着重介绍QoS的框架模型和几种实现QoS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对于NGN QoS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Internet分组网中提供QoS机制的四种模型,分别是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多协议标签交换模型(MPLS)以及流量控制模型。这四种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所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本文介绍了与上述四种模型相关的概念,并对各个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目前Internet网络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了目前QoS机制在不同网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下一代Internet网络中的QoS保障机制。在文章最后,对QoS体系结构及各种服务模型进行了总结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IP网络及其QoS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捷  张同须 《电信科学》2005,21(5):23-27
目前IP Qos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系统地论述了IP QoS的有关问题,并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其体系结构、业务需求和保障机制,进而给出了对IP QoS发展的一些观点.同时也对电信网络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QoS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QoS能力是互连网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网络中几种主要的QoS技术。包括综合服务模型,区分服务模型,多协议标签交换,流量工程等。这些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最终实现端到端的QoS。  相似文献   

9.
MPLS Qo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解决IP QoS的两种基本模型: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和区别业务模型(Diff-serv)。Int-serv模型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质量要求较高的边缘网络,Diff-serv模型则适于骨干网。同时ATM MPLS Diff-serv解决方案也在文中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QoS保障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是软交换网络,而IP网将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所以,保障下一代网络的QoS可以从IP网、接入网、接入设备分别入手.文章首先在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新特征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作为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IP网的端到端QoS的保障方法:MPLS与IntServ和DiffServ相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IntServ与DiffServ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最后文章对接入网(FTTB LAN接入时)和接入设备(媒体网关,IAD)如何提供QoS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协议是IP与ATM结合技术的一种,现已成为架构宽带的基础.文中介绍了MPLS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在ATM上实现MPLS必须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如VC合并、环路的检测预防等,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Issues in Building an IP over WDM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echnologies of IP over WDM have presently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wing to the rapid growth in Internet traffic and the need for next-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ies. The challenge now is how to integrate the services of IP over WDM optical networks to take full advantages of WDM technologies and IP technologies, and yield a high-throughput optical platform directly underpinning next generation data network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of the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issues for the design of IP over WDM optic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13.
基于MPLS的QoS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质量(QoS)保证是IP网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基于连接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为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文中介绍了综合服务模型(Int-Sev)和差分服务模型(Diff-Serv)的原理及特点,以及利用MPLS技术实现这两种模型的方法。并对MPLS和QoS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双喜 《通信技术》2002,(11):51-53
首先回顾了MPLS的发展过程及其背景,接着介绍了MPLS的原理和体系结构,然后具体分析了MPLSVPN的运作原理、组网模式以及MPLSVPN安全性的实现方法,最后阐述了利用区分服务实现QoS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首先回顾了IP网络流量工程的概念和所面临的挑战,然后讨论了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指出了MPLS巨大的流量工程能力和主要功能,最后着重分析了MPLS在IP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MPLS/ATM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贞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1):108-110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是目前Internet网上最看好的技术,同时基于异步传输模式技术(ATM)的数据交换具有快速交换、支持业务质量(QOS)等优点。本文对采用分布式转发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MPLS/ATM交换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的两种核心协议RSVP、CR-LDP以及两种IP QoS体系结构(int-serv、diff-serv)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 IP和 ATM结合的方法中 ,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 S)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通过讨论标记的分配、分布和封装 ,以及标记站和数据流融合等问题 ,详细说明了 MPL S的基本模型及其工作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对使用 ATM技术后的多协议标记交换与传统 Internet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