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锁 《陕西水利》2012,(3):141-142
城市供水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应对和解决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城市安全供水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本文从系统管理理念出发,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论证了极端气候变化可能对铜川地区城市安全供水带来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全面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对于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和城市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课题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共性问题,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对基于水质保障的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水质模拟分析、水质多因子评估与综合优化改造、多水源切换供水条件下的优化运行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平台"、"城市供水优化运行系统"及"基于智能化遗传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改造设计系统",建立了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保障体系。通过在济南示范区管网的应用与示范,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运行及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源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城市单一的水源供给形式使城市供水安全性和保证率降低,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作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安全储备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现阶段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之一。沧州市地处九河下梢,属水质、水量双重缺水地区,大浪淀水库是沧州市城区唯一供水水源地,就沧州市供水水源地现状、存在问题、备用水源地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云 《治淮》2013,(1):24-25
饮用水安全关系着南通市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供水水源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应急供水及突发性水源污染的高发态势仍将存在。一旦出现供水危机,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结合水资源环境的现状和水资源特点,建立突发性水源污染的城市应急供水保障体系,确保城市饮  相似文献   

5.
从加快引供水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设引供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意义、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对水环境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安全管理策略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提出了安全评估在引供水工程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是宝贵的资源,供水安全对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备受各界关注。该文以泉州湄洲湾南岸供水工程在保证区域供水安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为例,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性长距离管道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宪韶 《中国水利》2006,(24):74-76
“十一五”对于海河流域发展来说.是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期。海河水利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结合流域特点与海委工作实际,确定了“十一五”流域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这就是:把握一条主线——把水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作为第一要务,打造湿润海河、清洁海河;实现两个突破—初步建立主要跨省河流的基本水权制度.基本建立完善的水利应急机制:确保三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建设四个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与环境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管理能力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既对城市防洪提出了更高要求,又面临着水环境恶化、水质型缺水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新的水问题。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相适宜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走综合治水之路。发展城市水利,首先要切实保证城市水利规划的科学性,逐步建立完整的城市水利规划体系,分轻重缓急,逐步实现规划的目标。本结合对广州市番禺区的实地考察,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城市水利规划中的重点、目标、要求与措施的选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导致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及相关联的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尤其在长江下游上海等滨海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更加凸显,这已成为长江大保护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典型滨海城市上海为例,重点论述变化环境对长江流域的供水安全风险问题;分析当前和未来上海城市供水极端干旱影响、长江淡水与河口咸潮互动供水窗口压力,以及上海城市供水管理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预警预报、调度等非工程措施的挑战;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包括供水安全保障的系统思维与战略规划、提升城市供水安全的系统智能化与智慧化管理水平以及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妍  李星  赵锂  陈永 《给水排水》2013,(Z1):28-30
饮用水水质问题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饮用水安全保障不但涉及水源水、净水厂和市政管网系统,还包括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系统。研究、建立和完善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体系是城镇饮用水全流程多级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分体现"从源头到龙头"总体目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终端核心。在分析现阶段城镇供水末端存在的水质和安全保障设施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供水末端系统的水质安全与保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指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要求,分析影响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诸多因素,建立一套反映农村供水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保障程度,对云南省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解决农村供水保障程度系统化和定量化的测度问题,为促进农村供水发展,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国田  郑丹 《给水排水》2012,(Z2):163-1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环节,二次供水水质安全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从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构建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邵阳市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水量的水质均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经常发生供水告急的现象,不能应对突发性的水源污染事件。寻找安全可靠的供水水源,对确保邵阳市城区供水安全,构建符合邵阳实际的供水保障体系,切实提高邵阳市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邵阳市城市安全供水水源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城市供水安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沈阳市为例,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沈阳市压采后的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后沈阳市供水安全面临的风险,探讨规避城市供水风险的措施,旨在为推进地下水封井压采、水源置换及构建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特大型城市供水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特大型城市供水安全的水源地水质、水源地水量、城市供输水状况、城市用水状况及城市供水管理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特大型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构建特大型城市供水安全模糊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将此评价方法应用于北京市供水安全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北京市的供水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构建京郊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的供水规划与供水模式选择、水源选择与保护、水处理工艺选择、消毒工艺选择、材料设备选择、工程建后管理与监督、计量收费、农民参与机制等8大关键环节,为科学构建京郊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圳市根据高度城市化的市情和水资源严重缺乏与洪涝灾害频繁并存的水情,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供水和防洪排涝保障体系的总体地求,规划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在建立水务前期工作运作机制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百海 《成都水利》2004,(3):35-37
治水害、兴水利,历来关系着我市兴衰与共的大事,贯穿于成都文明发展史。尤其是建国50余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江河治理和城乡水利建设,修建了大量的防洪抗旱和城市水源供水工程,初步形成了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保障体  相似文献   

19.
城市供水安全关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严峻、水质污染程度的加剧,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再加上各类突发性污染,给城市安全供水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城市供水的现状,总结了城市供水安全面临的资源型缺水、水源条件复杂、净水工艺不够完善、输配水系统安全性能较差、供水安全应急措施不完善和设备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水源保护与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升改造供水设施系统、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系统治理、建立完善的水污染应急体系和加强智慧水务建设等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策略,从而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上海市供水及供水技术概况,就目前原水水质、出厂水水质及管网水水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上海市供水水质的技术措施。构建上海市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的对策:中心城区通过改善原水水质,强化给水厂常规处理,全面实施给水厂深度处理,更新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管理新机制;郊区推行供水集约化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系统;同时完善城市供水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